初三“特色理论”教学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特色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简称“特色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对学生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为了落实江总书记的指示,现行中学政治教材的初三部分,相对集中地介绍了“特色理论”的基本内容。这不仅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需要,更是培养无产阶级事业接班人的需要。政治教师如果不善于根据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艺术地组织教学,就不能达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目的。如何利用政治课主渠道向初三学生灌输“特色理论”,并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上努力探索,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在教学环节上做到“五有”,将“特色理论”融进教学之中
1.有备。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领会和掌握“特色理论”的主要内容,有意识地充实自身的理论储备,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备课时对学生进行有关基本国情、改革开放等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在教学内容上有意识地融进“特色理论”的主要内容,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较全面地向学生进行“特色理论”教育。
2.有序。向学生进行“特色理论”教育,必须通俗易懂,把理论知识分成若干知识点,运用心理规律,循序渐进。如“坚持改革开放”是第一课的难点之一,笔者选择“改革也是革命”作为突破口。第一,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根本原因;第二,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为例,讲现在改革是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消除其弊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可见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止是没有出路的。这样以生产力为线索,通过新旧知识点的联系,使学生懂得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克服了学习中的难点。
3.有机。向学生灌输“特色理论”,不能生搬硬套地从理论到理论,而要把理论与课本知识、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教材第二课“我国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实际上是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教学中通过对二类五种经济成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分配方式的具体讲解,学生掌握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这一教学重点,再结合分析改革的原因,就不难弄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用竞争机制对人力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加深学生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理解,并联系常德纺织机械厂的兴衰进行分析,使学生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理论有了新的具体的认识。
4.有心。“特色理论”的主要内容不仅分散在教材的各个框节中,有时一个理论观点也不在一课内,教师要向学生宣传完整、系统的理论观点,必须做有心人。如“社会主义的本质”,笔者在了解这一理论观点和熟悉教材的前提下,讲完第二课“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后,与第一课中“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等内容结合起来,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教师如果不做有心人,仅按教材的解释来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不准确。其他“特色理论”观点的教育也是如此。
5.有效。向学生灌输“特色理论”,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还应有实效,即不仅要求学生了解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还要引导和帮助学生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为此,笔者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仔细推敲,拟定了集中体现“特色理论”主要内容的问卷,以便检验其效果。例如“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的问卷如下: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间、标志分别是什么?B、我国基本国情表现在哪三个方面?C、我国经济方面的基本国情如何?D、阶级斗争是否存在及其理由怎样?它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吗?如果不是,什么是主要矛盾呢?E、社会主义制度不成熟、不完善的表现有哪些?F、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止时间分别是什么?G、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有何重要意义?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正确回答,就可以掌握第一课的学习重点,从理论上把握“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从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二、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向学生灌输“特色理论”
1.自制教学挂图。教学挂图可以跨越教材框节,容纳较多的信息,概括相互关联的知识点,集中反映某一理论观点,加深学生的认识,能收到单纯口头讲述所收不到的效果。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笔者提示学生从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入手,自制第二课的复习挂图,学生制出的挂图如下:
笔者利用这一挂图进行如下引导:(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其它经济成分并存;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实际上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基础。(2 )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可以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满生机和活力。(3)从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的消极作用可以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需要完善。可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分配为主体、其它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达到了宣传“特色理论”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要求。
2.利用幻灯教具。幻灯教学的优点之一是能增强教学密度、缩短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能够将问题形象、直观地显示在人们面前,较挂图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制作灯片也较简单。使用的灯片材料除胶片外,还可利用透明玻璃。如在讲解“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时,进行了以下演示:
┌物质生活的需要
(1)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
└文化生活的需要
(2)虽有较大提高,但还远远跟不上增长速度,存在许多困难, 如:住房紧张、文化生活单调等。
(3)说明:社会生产落后,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生产与需要之间存在矛盾。当对立阶级消灭后,它上升为主要矛盾。
(4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需要才得以满足。
(5)结论:为了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 必须要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这样,学生不仅弄懂了教师讲解的观点,为掌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教学重点打下了基础,而且又在接受“在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上”的有关理论观点的教育。
3.节选录像资料。政治课内容多,知识点细而繁,光靠口讲耳听,难以保持长久的记忆;同时,有些问题如没有足够的形象材料,学生难以真正领会和理解。录像教学与挂图、幻灯教学相比具有更直观、更生动的特点,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解“必须加强对极少数敌对分子的专政”时,笔者节选法制教育宣传资料的有关录像,使学生认识到了必须对形形色色的反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否则,人民的利益就要受到损害,正常的社会秩序就无法维护,四化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制度也将受到威胁。从而加深学生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重点的理解,提高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这一问题的认识。
通过以上措施,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对“特色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基本确立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提高了学习效果。
初三政治教师如何利用主渠道向学生灌输“特色理论”,不是一时之事,也非一时之功,还需要做长期的探索工作,认真总结。
收稿日期:199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