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正在不断的提升,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包括供电质量以及稳定性等。其中,电力系统设备的检修以及维护工作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对相关设备进行检修时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所以为电力工作人员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需要详细分析数据,并在数据分析中应用计算机系统,所以产生了诊断设备的专家系统。对该系统的应用,使传统的检修模式得到了更新,更为电力系统的现代化以及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变电检修;状态检修法;应用
1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历史
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囊括了如下两部分:故障检修和预防性检修。其中,故障检修是最早应用到的检修技术,它是通过设备的故障来判断是否需要检修,是一种事后检修的方式,但是这种检修模式只适用于设备发生故障无法正常运行的设备。此外,它的投入成本高,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行业的生产工作,所以其检修的效果差强人意。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系统检修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如今,检修方式也出现了新的变革,由最初的故障检修和预防性检修,拓展为定期检修、可靠性检修以及状态检修。状态检修是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检查及巡视,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然后以设备的状态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检修计划。只有设备少、设备水平保持一致的电力系统,才能应用定期检修的方式,然而针对目前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如果继续沿用定期检修的方式,可能会消耗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而可靠性的检修模式,是以整个电网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设备的风险、维修成本进行充分的研究。
2 变电检修中的状态检修法
2.1检修隔离开关
一般情况下,隔离开关出现的异常情况有两种:①触头部位温度过高;②回路的温度过高。出现触头部位温度过高的原因非常多,如:零部件发生老化、隔离开关异常、触指夹出现锈蚀等情况;出现回路温度过高的原因包括:隔离开关的设计工作,由于载流接触的面积会小一些,而且活动性接触面会比较大,极易发生触电不良的状况,这便导致了回路的温度过高。所以,在对电力系统进行检修时,会发现接线头与触头臂之间的紧固螺母产生松动的情况,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为:由于接线座的质量较差,加之安装前没有对质量进行严格检查,使得引线设备的线夹与接线座出现了接触不良的问题。此外,由于制造工艺与标准要求不符,或者很长时间没有进行检修工作,导致了导电带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这也是引发隔离开关出现异常的主要原因。
2.2对主变压器的检修
电力系统中的变压器包括本体与附件两个结构。相比较而言,对于变压器附件的检测与问题处理较为容易进行,相应的数据信息搜集以及故障排查处理较为简单。但是,对于变压器的本体来说,由于其中中包含着铁芯、线圈、绝缘本体等结构,对其进行内部的检测与维修工作较为困难。在传统的电力系统变压器检修工作中,需要进行停电处理,会造成大量的财物损失,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基于这样的情况,利用状态检修,能够更好的减少企业的损失。电力系统变压器的故障通常是由于绕组变形或是潮湿等因素造成的,所以在进行变压器的状态检修时,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展开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绕组直流电阻分析、绝缘电阻及吸收比和极化指数分析、泄露电流分析、绕组介损分析、铁芯绝缘分析、电容型套管介损和电容量分析都是变压器运行状态下故障问题的检修方式,相关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电力系统变压器的故障排除与处理。
2.3对互感器进行检修
在互感器的检修工作中,通常会发生局部放电损坏、互感器潮湿以及绝缘热被击穿的现象。一旦有大电流经过高压电流互感器时,极有可能会造成绝缘介质的过度消耗,进而导致绝缘介质表面的温度升高。如果是绝缘介质自身导致的缺陷,并且长期作用于强、大电流下,进而导致绝缘热击穿现象的发生。如果在端屏铝箔没有孔眼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非真空条件的注油,会致使电容屏间累积众多的气泡,进而改变电压分布的情况,产生局部放电的现象。如果未得到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2.4检修继电保护设备
结合相关的调查显示,如果只凭借常规的方式,不能对干扰的原因进行查找。在设备正常运行的环境下,不会有故障的任何征兆。因此,需要对投产实验室以及选型等相关步骤实施严格的管理。产生保护不正确的最关键原因便是装置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在没有任何保护装置的状况下,进行外加故障电流 58A 时方向元件拒动项目的过程中,在切除故障量的过程中,会出现三次误动的状况。利用对该案例进行的分析可知,对于继电保护设备进行检修时,对于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设备在巡检中、通流试验以及标准校验等相关实验中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评级结果,对解决方案进行制定。在众多继电保护设备,的相关检修步骤中,还要考核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同时强化对交流电以及直流电的分离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抗干扰措施等等。
2.5设备运行的监控与维护
在变电设备运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对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掌握和解决,控制变电设备故障的影响范围。例如,电力企业可以在变电设备的不同位置安全热能感应与反馈装置等监控装置,并建立起通信网,使得变电设备运行时的数据得到实时的反馈。一旦变电设备的运行产生异常数值,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自动进行一定的处理。另外,当工作人员观察到变电设备出现表面失去光泽或是腐蚀的现象时,要及时进行处理,对于腐蚀的部件进行更换。在更换好部件后,要对其进行检测,保证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正常。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变电设备进行日常的检测与维修工作,对于变电设备运行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有效的排除,提升变电系统整体的运行稳定性。
结论
综上所述,变电系统运维工作通过合理运用状态检修技术,使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充分地与变电系统相互结合,对变电运行设备展开实时、动态的运行状态判断,最终达到对设备使用情况和故障发生的预估,有效避免了故障问题和作业问题,提升了变电运行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艳蕊.变电检修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刘少华.变电检修中的状态检修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8):222.
[3]王永宏.电力系统安全角度下的变电检修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8(29):195.
[4]赵航.状态检修法在变电检修中的应用与注意事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197.
论文作者:宋晓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设备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状态论文; 故障论文; 变压器论文; 工作论文; 过高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