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临床价值评析论文_朱剑波

新田县人民医院 湖南永州 425700

【摘 要】目的:分析并探讨核磁共振技术在术前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住本院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给予所有患者核磁共振检查。对核磁共振技术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把术后病理结果作为最可靠、最准确、最好的诊断方法。结果:将核磁共振的扫描结果和术后的病理分期相比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术前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临床诊断可直观显示出患者宫颈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肿瘤体积。同时还可将患者病变程度和范围明确下来,进而可为临床分期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宫颈癌;核磁共振成像;淋巴结转移;诊断;临床分期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value of MRI in th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Methods:10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2016 in January were selected. 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mri.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Results: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MRI and pathological staging,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preoperative us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r clinical diagnosis can directly show the depth of cervical cancer invasion,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tumor volume. At the same time,the extent and scope of patients can be defined,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staging.

Key words:cervical cancer;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lymph node metastasis;diagnosis;clinical stage

现阶段,医学界尚未完全明确宫颈癌的发病原因,病毒感染、性行为等因素均可能与之相关。相关数据表明,30~55岁是女性宫颈癌的高发年龄段,而近些年该病症的发病逐渐呈年轻化趋势,早期诊断并及时实施干预十分重要。在为宫颈癌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主治医师需以临床分期为依据。传统的内镜、活组织检查、物理检查等常规检查方式难以将局部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浸润情况一一明确下来。具有多方位、多序列成像以及较高分辨率等优势的核磁共振技术可直观观察和判断宫颈癌的相关病变因素。本研究选取100例至本院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简要探讨核磁共振技术在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住本院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纳入标准如下:(1)所有患者经实验室和病理学检查后均确诊是宫颈癌;(2)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的治疗,并于术后接受病理检查;(3)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核磁共振检查;(4)不纳入术前有化疗或放疗史的患者。患者年龄在32~68岁,平均年龄(45.2±8.1)岁;8例为透明细胞癌,9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10例为腺鳞癌,73例为鳞癌;根据[国际妇产联盟《FIGO》分期标准],14例患者为IA期,31例为IB期,37例为IIA期,10例为IIB期,6例为IIIB期,3例为IVA期。给予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并安排其于术前核磁共振检查。

1.2检查方法

本院应用西门子1.5T超导MR扫描仪,所有患者均行横轴位及平行于骶骨长轴的斜冠状位压脂质子密度加权像以及快速自旋回波T1WI,扫描参数为矩阵:512×512,层厚3mm。横断

面及冠状面脂肪抑制序列(FSE)T2WI,TR5000ms,TE95ms;256,常规SE脂肪抑制序列采用常规SE T1WI,TR500ms,TE15ms。检查过程中,阅片需安排2名院内资深影像医师独立进行,当对诊断结果出现不一致意见时,则请第三名医师加入诊断。

1.3观察指标

检查结束后对核磁共振扫描图像进行分析,以此判断患者的临床分期以及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评价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效果则以患者手术后的病理结果作为最可靠、最准确、最好的诊断方法。

1.4核磁共振分期标准

本研究将患者的核磁共振分期标准分为宫颈间质部分受侵、宫颈全层间质受侵或宫旁受侵、盆壁或器官受侵、阴道受侵以及宫体受侵。(1)宫颈间质部分受侵:T2WI上可见子宫颈内高信号且较局限的肿块组织,并于肿块四周可见宫颈间质低信号环;(2)宫颈全层间质受侵或宫旁受侵:宫颈间质低信号环消失或中断,宫颈旁脂肪组织间隙分界锐利且清晰,宫颈外缘较光整,在各个方位及各个成像序列上均未发现明显异常;(3)器官或盆壁受侵:盆壁肌肉的边缘较为毛糙,盆壁和肿瘤组织之间的脂肪组织间隙不可见;(4)阴道受侵:通常而言,阴道壁在T2WI上呈现高信号。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9.0进行数据分析,使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经检验。当P<0.05时视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病变分期比较

通过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比较得出,本组试验中,术前核磁共振分期总体符合率和临床分期总体符合率分别为87.0%和7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淋巴结转移

手术后病理结果表明,本研究中共有21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则说明共有19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此次研究中核磁共振分期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为94.0%(94/100),敏感度为84.2%(16/19),特异性为96.3%(78/81)。

3 讨论

目前治疗宫颈癌较为有效的手段是手术切除,但医师在制定手术方案时需严格按照患者的病变分期,因此需在术前进行分期评估。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是判断病变分期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临床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十分重要。近些年,具有多方位、多序列成像以及清晰显示信号差异的核磁共振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其在判定局部病变以及评估肿瘤组织侵犯范围时更为客观、真实。核磁共振分期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为94.0%(94/100),敏感度为84.2%(16/19),特异性为96.3%(78/81),这些数据表明,核磁共振技术在诊断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效果较高,其可为临床分期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罗松江.核磁共振在术前诊断宫颈癌宫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J].中国卫生产业,2014,31:149-150

[2]李治群,高金鸟.MRI术前诊断宫颈癌宫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04:632-634.

[3]陈丽珍,林莉萍.MRI在宫颈癌临床分期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5,27:87-88.

[4]张湛.MRI在宫颈癌诊疗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6,04:128-130.

[5]马辉,张燕.磁共振成像在宫颈癌分期及腹腔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10:898-900.

论文作者:朱剑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4

标签:;  ;  ;  ;  ;  ;  ;  ;  

核磁共振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临床价值评析论文_朱剑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