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护理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精神状态及疾病认知的影响论文_冯丽艳

系统护理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精神状态及疾病认知的影响论文_冯丽艳

冯丽艳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系统护理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精神状态及疾病认知的影响。方法:对9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情况、精神状态和对疾病的认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管理结束时,两组在降压效果上无显著差异,实验组的精神状态、饮食控制、生活习惯和心理调节上优于对照组;护理管理后6个月,实验组的血压治疗情况、精神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知识的掌握和改善情况也有显著差异。结论:结果表明,系统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系统护理管理;精神状态;疾病认知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277-01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ntal status of analysis system of nursing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cognitive effects of disease. Methods: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group study, giv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by nurs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n to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mental state and carry on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the cognition to the disease.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the end of the nursing management,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mental state, diet and lifestyle habits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6 months after nursing management, the blood pressure treatment, the mental st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of patients on the mastery of knowledge and improvement are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of nursing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atient's rehabilitation, therefore,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the system of nursing management; Mental state; Disease cognitive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食物热量越来越高,运动越来越少,压力越来越大等,这使得越来越多的疾病走向我们。高血压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该疾病以动脉血压持续性的升高作为疾病症状,一般认为收缩压大于等于140 mmHg,或者是舒张压大于等于90 mmHg时被确定为高血压。我国的高血压存在患病率高、病死率高、残疾率高的特点[1]。因此,对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迫在眉睫,有研究表明,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因此,本文对9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0例进行研究,男50例,女40例,年龄在28岁-49岁之间。排除有严重高血压并发症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和病情上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给实验组患者系统护理管理,具体方法如下:1)对医院的相关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培训,让他们熟练的掌握理论知识和具体措施;2)对患者进行信息采集和入档,其中包括患者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营养情况、运动情况和生活习惯、个人史、生活史、疾病史、工作环境以及可能引发疾病的原因等;3)根据前期采集的相应的信息,对每位患者的健康状态、疾病的危险程度、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进行初步的预估;4)给相关的患者进行讲座普及健康教育。首先,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制定相应合理的饮食,限制钠盐的摄入,少食用脂肪高的食物和甜食,可以适当摄入蛋白质,多食含钙、镁、维生素的食物。告诫患者要戒烟戒酒,给患者详细的讲解烟酒的危害。其次,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运动时间一般在半个小时,运动要循序渐进。最后,对患者进行一个月一次的随访,随访时要再次告诉患者相应的服药方法、控制病情的方法等一些健康教育内容。

1.3 观察指标

降压效果的评定:显效---舒张压下降大于15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的范围在10-15 mmHg,或者收缩压下降大于30 mmHg;无效----没有出现以上现象的患者。

精神状况评价: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2]进行评定。

高血压相关知识和改善情况的评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评定。包括病因、诱发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治疗依从性、饮食控制、生活习惯和心理调节等,以此来评价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和改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资料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处理,所有的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处理采用X2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降压效果的比较

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降压效果的比较

组别系统护理管理结束时系统护理管理结束6个月后

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有效无效

对照组(45)3654181017

实验组(45)376224165

P>0.05<0.05

2.2两组患者精神状态的比较

结果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精神状态的比较

组别住院时系统护理管理结束时系统护理管理结束6个月后

SASSDSSASSDSSASSDA

对照组(45)45.41±4.1246.61±3.5838.42±3.7839.71±4.2042.39±4.5542.88±5.11

实验组(45)45.67±3.9345.98±3.7940.52±4.0141.45±3.9345.45±5.0146.12±6.01

P>0.05>0.05<0.05<0.05<0.05<0.05

2.3两组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改善情况的比较

结果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改善情况的比较

组别系统护理管理结束时系统护理管理结束6个月后

实验组对照组P实验组对照组P

病因8.24±0.977.98±0.92>0.057.50±0.876.02±0.93<0.05

诱发原因8.25±0.788.18±0.95>0.057.37±0.836.65±0.77<0.05

临床表现9.21±0.549.19±0.32>0.058.74±0.938.25±0.89<0.05

治疗原则9.36±0.459.27±0.65>0.058.88±0.737.59±0.65<0.05

治疗依从性13.57±1.2313.25±1.43>0.0513.05±0.5511.43±0.79<0.05

饮食控制13.24±1.0212.43±1.04<0.0511.19±1.1210.45±1.34<0.05

生活习惯11.92±1.1211.21±1.23<0.0510.67±1.238.87±1.18<0.05

心理调节13.25±1.1112.51±1.09<0.0511.78±1.349.85±1.24<0.05

3 讨论

临床上,为了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愈率,减少相应的并发症,在给予患者相应用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护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3]。因此,相关的护理人员应该充分熟练的掌握有关高血压产生的病因,发病机制等。从而运用这些知识,给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系统护理管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本文对两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果表明,在护理管理结束时,两组在降压的效果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结束护理后6个月,实验组的血压显著优于对照组,这是由于患者接受到的基础护理等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护理管理后6个月,对照组在治疗时获得的相关知识和习惯得不到巩固。因此,血压情况要比实验组差;在进行护理管理结束时和结束后6个月,实验组的精神状态优于对照组,而结束后6个月时,差异更显著,这是因为护理人员对实验组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能积极的进行治疗后的护理,保持身心的健康;在护理管理结束时,实验组在饮食控制、生活习惯和心理调节上都优于对照组,这是由于护理人员对实验组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和健康引导;在结束6个月时,两组患者有显著差异,这是因为实验组接受了长期的健康教育,使得相应的知识和习惯已经得到了真正的掌握。以上研究表明,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红娟. 护理风险管理及质量控制[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32): 328.

[2]张明圆.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35~142.

[3]胡晓玲.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10, 5 (31): 214.

通讯作者

王久亮,男,汉族,出生年月:1958-8,主任医师,学历:本科,邮编010050,邮箱:nmgfy5881@sina.com

论文作者:冯丽艳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  ;  ;  ;  ;  ;  ;  ;  

系统护理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精神状态及疾病认知的影响论文_冯丽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