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工程中灌注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曹永海

光伏电站工程中灌注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曹永海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青海 西宁 810007

摘要:桩基础施工对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将桩基础工程作为工程的首要建设项目。并且,灌注桩基础是现阶段工程建设采用的主要桩基础建设方式。灌注桩基础具有无振动、无挤土的特点,适用于建筑密集的地区。但是,受施工水平的影响,灌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钻孔倾斜、钻孔坍塌、桩体断裂等问题,严重影响灌注桩基础的质量。因此,灌注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成为施工单位的重要工作,必须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对灌注桩基础施工的控制。本文主要对光伏电站工程中灌注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光伏电站;灌注桩基础;质量控制

1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1.1钻孔施工

钻进成孔的施工当中,采用液压反铲螺旋钻或手扶式汽油机螺旋钻进行造孔。造孔前将钻头的中心对准孔心,用锤球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控制钻机的垂直度。造孔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其垂直度和深度,如发现孔斜或孔偏,及时进行校正,必要时进行扩孔处理。沙地造孔时,为避免出现塌孔,在造孔前1小时对孔周围进行浸水,由于沙地属盐碱土壤,浸水处理可保证沙土固结硬化,以便增加成孔率。钻机钻孔时钻出的土石应远离孔边,避免钻杆提出后周围土石受震动影响塌入孔内,造成孔深不够。每一桩孔完成后,对孔底洒水湿重,同时下放套管并对该孔孔顶进行防护,避免风沙飞扬影响孔深。

1.2清孔施工

清孔目的是清除钻渣、沉淀层,尽量减小孔底沉淀层厚度,这是保障灌注混凝土质量和加强承载力的重要举措。成孔之后就要进行两次清孔作业,首次清孔应满足规范要求才下放钢筋笼,待钢筋笼安装到位下放导管再进行二次清孔。其中常用的有换浆清孔的方法,也就是在钻孔之后不再进尺,进行循环换浆清理的作业实施。在清孔的过程中要保持孔内水头的高度,混凝土灌注前的孔底沉淀厚度、泥浆比重、含砂率不能超过规范要求,也不能使用加深孔底的方法来替代清孔方法。

1.3钢筋笼制安施工

在清孔作业之后进行钢筋笼制安作业。钢筋笼应经过监理验收后方可使用,钢筋笼拉运至现场过程中必须保证钢筋笼不受损伤变形,经过防腐处理的钢筋防腐涂层不被破坏。安装钢筋笼时应对钢筋笼二次检查,如发现钢筋笼变形或防腐涂层被破坏,应在现场进行调整或补涂。钢筋笼安装位置应保证与护壁套管或孔壁有足够距离,并处于孔正中位置,如在浇筑过程中发现钢筋笼安装位置有偏移现象,应在浇筑过程中及时进行人工调整。

2光伏电站工程中灌注桩基础施工的事故处理措施

2.1桩孔的孔壁坍塌现象

在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成孔之后经常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孔壁坍塌,出现这样事故的原因:(1)钻孔过程中施工人员不规范钻孔,导致了孔内的受力不均匀,在成孔后发生坍塌;(2)进行护筒埋设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未能够按照工程施工设计的标准进行埋设,护筒的深度未能够达到工程设计的要求;(3)完成钻孔施工后,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的灌注间隔时间过久,导致了混凝土之间发生了分层。

根据以上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施工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钻孔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安装钻孔施工的规范进行施工,确保钻机的钻杆始终垂直,并且要保证桩机状态的稳定。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的规范进行套筒的埋设,确保埋设的深度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最后在整个混凝土灌注的过程中,相邻两次灌注的时间间隔不能够太长,一定要尽量确保灌注的时间间隔在3小时以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掉钻、卡钻现象

在钻孔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掉钻、卡钻事故,导致这一类事故的原因有:(1)在进行钻杆的安装时,施工人员未能够紧密的安装钻头,导致了钻头的连接不够紧密,这样在钻孔的过程中就容易导致掉钻;(2)钻机的钻头与滑丝在接触的过程中不够牢固,进而在钻孔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生事故。应当加强对钻机的质量控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钻孔设备,并且要定期对钻孔设备的质量进行检查与保养维护,对于钻机、滑丝以及钻杆等零件要定期的检查,一旦发现损坏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更换。在施工的而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掉钻事故,应当请专业的处理人员进行打捞。

2.3孔底沉渣过多

在钻孔施工的过程中,导致孔底沉渣过多的原因有:(1)在施工的过程中选择的泥浆浓度过低,在清理时未能够充分的清理,导致了部分沉渣残留在孔内;(2)在进行钢筋笼的安装时施工人员未能够控制好安装的位置,导致了钢筋笼与孔壁碰撞进而产生了泥土落进了孔内;(3)在清孔后混凝土灌注的施工时间太长,导致了泥浆发生沉淀。

根据以上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选择优质的泥浆进行清孔,成孔后提离钻头至10~20cm,低速空转清孔>30min;确保钢筋笼垂直缓慢置入孔中,减少对孔壁的损坏;清孔后即刻开始混凝土灌注,灌注过程中导管应埋设至距混凝土面深1m,借助混凝土的冲击力去除孔底沉渣。

3光伏电站工程中灌注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施工前质量控制

(1)施工前要对灌注桩基础工程进行审查,重点审查灌注桩工程的施工设计、施工组织、施工人员、施工材料等。并且,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流程、施工技术、施工方案和施工人员技能进行考核。另外,审查单位需要对灌注桩基础工程勘察报告、施工日期、施工计划等进行审查,并对测量防线参数进行核对。

(2)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规划,规划好施工进度,制定施工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为灌注桩基础施工提供统一的技术和质量标准。

(3)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应打扫施工现场,清除施工现场的垃圾、废弃物等,并平整施工地面;并做好排水系统,保证施工污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合理排放。

3.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施工单位应抽查施工材料,对施工材料的生产日期、合格证明、材料质量等进行检验,并使用少部分施工材料进行实验,进而判断施工材料是否符合施工要求,保证高质量材料的应用。

(2)施工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对钢筋笼的质量进行检查,委派专业质检人员对钢筋笼的规格、质量等进行检查,并检查钢筋笼的图纸设计,确保钢筋笼的焊接长度能够满足灌注桩基础施工的要求。另外,检查人员还要检查钢筋笼的焊接质量,确保钢筋笼的焊缝饱满,避免因钢筋笼焊接问题而造成灌注桩基础质量不达标。

(3)施工单位应积极设置混凝土灌注及钻孔的旁站制度,要求技术人员对钻孔作业和混凝土灌注作业进行全程监督,并在钻孔和混凝土灌注的过程中检查桩位和桩高参数,确保钻孔的直径、深度、倾斜度等,使钻孔符合工程要求。并且,工程管理人员要在灌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进行旁站,审查混凝土的配比和搅拌。同时,也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资格审查,检查施工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另外,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灌注桩工程进行现场取样,并对取样进行检查,记录施工流程,安全保存施工资料。

3.3施工完成之后的质量控制

在灌注桩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工程进行验收,检测灌注桩工程的强度、质量、承载能力等各个方面,并根据检测结果对灌注桩工程进行质量评估,指出灌注桩工程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问题的处理方法。

4结语

光伏电站基础施工中的灌注桩技术的应用,涉及到诸多复杂的内容,通过对每个环节的实施加强质量控制,保障灌注桩技术应用的顺利实施,光伏电站基础的整体施工质量就可以得到保证。希望在此次对灌注桩技术的研究下,能够对实际施工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占杰,张军营,郑庆义.光伏电站钻孔灌注钢管桩基础施工工法[J].太阳能,2015,(12):70-75.

[2]余祖良,陈魁.光伏电站方阵基础的施工方法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09):123-125.

论文作者:曹永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光伏电站工程中灌注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曹永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