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还是拆台?——评引银行存款入股市之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说论文,银行存款论文,股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有人建议引导一部分银行存款进入资本市场。也就是说,希望老百姓从银行中提取一部分存款,投入股市,从而激活目前很不景气的证券市场。根据中国金融领域当前的状况,如果把一部分银行存款转移到股市会出现什么结局?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假定某个银行的信贷资金总额为100亿元,如果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5%,也就是说,有95亿元是老百姓和企业的存款,只有5亿元是银行自己的资产。
假定银行把这100亿全贷出去了,不良贷款率为30%。从银行的资产方面来讲,在100亿当中正常贷款只有70亿元。假设银行存款利率为2%,贷款利率为5%,那么,银行从发放贷款上收到的利息收入为3.5亿元。而银行需要支出的存款利息为1.9亿元。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实际得到的收入为1.6亿元。银行之所以还能够保持正常运作和资金流动性,就在于还有这笔收入。假定这家银行没有任何成本,完全拿这些收入来消化他们的不良贷款,大约要18.8年。假定银行在这个时候破产了,那么每个存款者最多可以在破产清算以后拿回73.7%。
如果在金融当局的鼓励和诱导下,有10亿元的储蓄从银转移到股市。那么,居民存款总额从95亿下降为85亿。正常贷款也必然随着从70亿下降为60亿。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惟独不良贷款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仍然保持在30亿。按照同样的公式,银行最大的利润将下降为1.3亿元。用这些“利润”来消化银行的不良贷款需要大约23年。假定在这个时候银行关门清算,存款者最多只能拿回自己存款的70.6%。
我们按照同样的逻辑计算假定更多的存款被转移出去。结论是很清楚的,银行的“利润”将逐步减少,银行可以用来消化不良贷款所需的时间越来越长。这个模拟告诉我们,如果银行内部存在着较高的不良贷款的话,把存款转移出去的做法很不利于银行的信用。转移出去的量越多,负面的影响就越大。
实际上,在任何银行手里的流动资金都不会大多。银行把储户的钱集中起来,发放了贷款。在一般情况下,银行发放的贷款通常是长期的,例如1年、3年、5年甚至更长。在经济发达国家,例如经合组织国家(OECD),银行持有的流动资金也就是在10%左右。在上述的例子中只有第一个10%才有实际意义。如果储户在短期内要求提取10%的存款,立刻就会让银行捉襟见肘,失去资金流动性。不要说资产质量有问题的银行,就是一般的银行也难以应付突然的大量资金挤提。为了防止突然出现大量资金挤提威胁资金流动性,在银行之间建立了联盟关系,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向兄弟银行或者直接向中央银行请求支攘,短期拆借。不过,当需要伸手借钱的时候,人们自然会考虑这家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于是,平常似乎无关紧要的不良贷款问题就会首当其冲,成为焦点。
目前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8万亿存款来自于千家万户,是老百姓储蓄用来养老、子女教育、购房、治病的钱。由于金融渠道单一,所以,老百姓除了把钱存入银行之外别无他途。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里的钱多得很,根本就用不着向别人拆借。于是,人们也就不会注意到他们的资产质量。在过去50多年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确实拥有良好的信誉。这是维持金融稳定的基本条件。
只要银行的信贷资金总额在上升,那么老百姓就不会怀疑银行的信用。一旦银行的信贷资金总额下降了,那么,银行的信誉问题就会被摆到桌面上来。
实际上,四大国有银行想要维持过去那种信贷资金逐年上升的局面恐怕越来越难了。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外资银行将逐步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外资银行在信用、资产结构、服务水平上都优于国有商业银行,他们可以在不违背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管制的原则下,为储户提供多种服务。老百姓有了新的选择,就会有相当一部分储蓄从国有商业银行中分流出来。有相当一部分储户会跳槽它去,这原本是意料中事。有人估计在加入WTO之后10早内外资银行将占有国内金融市场份额的30%。倘若如此,从四大国有银行抽出去的存款总额恐怕要比10%还要多些。于是,考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时候就到了。只要四大商业银行中有一家出问题,其他几家都会遭殃。在这种情况下,储户很快就会明白,银行的不良贷款是悬在他们脑袋上面的一把剑。从银行流出的钱越多,万一破产时能够拿回来的百分比就越少。于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最好还是尽快离开是非之地,提出存款,投靠别的银行。
众所周知,银行业的命根子就是信用。如果一家银行的信用被动摇了,储户会尽快地撤回自己的存款。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当民众怀疑某家银行的信用时,很快就出现了挤提风潮。在金融危机来临之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也许是一则政府官员的丑闻,也许是一则金融诈骗案件,也许是一条流言,也许是毫不相干的什么事件,金融危机说来就来,防不胜防。千万不要低估民众在金融问题上采取果断行动的能力,他们在维护自己血汗钱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涌进银行。在这个时候,无论银行主管作什么解释,无论政府作什么担保,无论如何号召人们发扬爱国精神、共济国难等等,都没有用。世界上最难对付的就是银行挤提风潮。在银行大门前通宵达旦排队的大多是退休的老头、老太太。存在银行里的钱就是他们的保命钱。
鼓励银行存款进入股市的人可能没有想到,就算是银行中的存款涌进股市,拾起了萎迷不振的股市,如果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出现了问题可怎么办?拆东墙补西壁,恐怕越搞越糟糕。四大国有银行的信贷资金总量下降,从而影响其资金流动性,这是迫在眉睫的威胁。要对付这个挑战已经很不容易了,不知道怎么还会有这样的馊主意,鼓励储户提前从国有银行撤出。这个主意到底是在帮国有商业银行的忙还是在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