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互利共赢的开放之路——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路论文,对外开放论文,三十年论文,中国论文,共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30年间,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双翼,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中国现已进入世界经济大国行列,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四,贸易总额排名世界第三,利用外资连续15年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这些辉煌的成就表明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受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同时对全球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也逐步显现。针对新环境和新问题,2006年我国提出了互利共赢的新开放战略,从而确立了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为我国未来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升奠定了战略基础。站在历史的关口,总结对外开放三十年的经验与教训,思考对外开放各个阶段的收益与成本,对于我们深刻理解新的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和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年历程的再思考
30年来,中国走过的是一条迈向互利共赢的开放之路。从最初提出对外开放,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再到今天互利共赢战略的提出,中国经历了“部分让利”、“互利”到“共赢”的三个发展阶段,中国的对外开放从数量扩张逐步转向质量提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
“让利”,是指在对外开放的某一个具体阶段暂时牺牲短期的经济利益来达到更为重要的长远目标。
“互利”,是国际经济交往的基础,体现了国际经济交往中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所带来的非零和博弈的结果,它是交易双方愿意长期交易的经济保障。正如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绝对优势说和比较优势说中所揭示的那样,各国应该并且愿意对外开放的原因在于自由贸易给贸易双方都能带来好处。
“共赢”,则在互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它是指交易双方能够更加公平的共享开放红利,实现双方协调发展的要求。它就如同比较优势说中的贸易条件,决定了两国在贸易利益上的分配。如果说“互利”是一个做大蛋糕的效率问题,那么“共赢”则是一个切割蛋糕的分配问题,互利可能使双方共同受益的程度不同,从而造成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而共赢正是要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双方的协调发展。互利,是开放的基础,而共赢则是开放的理想目标。
下面我们就从成本收益的新视角来回顾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年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一)“部分让利”的初始开放阶段(1978-1991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开始了中国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并逐步形成了低度开放的经济。这一阶段的对外开放是由经济特区逐步扩大到沿海、沿江、沿边地区的渐进式梯度开放。1979年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0年决定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分两步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和辽东半岛、胶东半岛。1988年设立海南省,兴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政策。1991年开放满洲里等4个北部口岸,还相继批准上海外高桥等沿海重要港口设立保税区[1]。
这一阶段的对外开放主要是通过发挥经济特区的“窗口”作用,一方面是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另一方面是为了引入国际通行的经济运行和管理的体制,建立中国与世界联系的通道,还谈不上实现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在经济上的互利,而为了引入我们急需的外国产品、资本、技术和管理,实现我们改革开放的长远战略目标,我们在税收、土地等政策上给予了较大的优惠,没有过多计较开放的短期经济利益,但我们却从这阶段的对外开放中获得了长远的收益。一是打破了中国长期存在的高度集权式和行政式的经济管理体制,为我国僵化的计划经济注入了一股清泉,竞争的归位使经济充满了新的活力。二是突破了我国经济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缓解了国内资源的短缺,并借鉴外国经验推动了国内的体制改革和价值观念的再造。三是形成的从经济特区到沿海、沿江、沿边地区的渐进式开放战略成为我国30年对外开放成功的主要经验之一。
总之,在这阶段的对外开放中,我们是通过部分让利,牺牲暂时的经济利益换取了长期、宝贵的成功经验,并逐步走向了体现互利的全面开放阶段。
(二)“互利”的全面开放阶段(1992-2000年)
1992年,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标志,中国的对外开放加速向纵深发展,并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1992年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开放武汉等6个沿江城市和三峡库区,实行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同年,开放哈尔滨等4个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开放珲春等13个沿边城市,开放太原等11个内陆省会城市。2000年,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外开放又进一步扩大到广大西部地区。至此,全方位对外开放地域格局基本形成。但这一阶段的对外开放已不同于上一阶段,出现了重大的战略转变。不仅开放的地域由沿海向内地拓展,而且战略重点也由特区体制试点转向全面的制度建设[2]。根据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中国陆续对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外贸体制和外汇体制等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扫除了制约开放的制度障碍,理顺了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为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大幅提高提供了重要的保证。1993年进行了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之后的几年内中国大幅降低进口关税,调整出口退税税率,并对加工贸易实行进口料件保证金台账监管制度。同年,我国还进行了金融体制的改革,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体系和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离的金融组织体系。1994年改革了外贸体制,提出统一政策、开放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运行机制的外贸体制改革目标。同年,进行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汇率并轨,1996年中国开始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随着一系列重大改革的实施,中国的对外开放度大幅提高,中国经济从对外开放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中国的经济总量从1992年的2.66万亿元上升到2000年的8.95万亿元,增长了近3.5倍。同期,对外贸易总额从1655.3亿美元上涨到4743.0亿美元,增长了近3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110.1亿美元上涨407.2亿美元,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233.1亿美元,外汇储备从194.4亿美元增长到1655.7亿美元,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从30.5亿美元增长到113.3亿美元。同时,人民收入水平和财政收入也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从1992年到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6.6元上涨到6280.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784.0元上涨到2253.4元,全国财政收入从3483.4亿元增加到13395.2亿元,分别上升了3.1倍、2.9倍和3.8倍,特别是涉外就业岗位的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外商投资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这一时期是各类企业中最高的[3]。
在中国获得对外开放巨大红利的同时,世界各国也从中国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中获得了极为可观的收益。首先受益的是来自世界各国的在华投资者,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大多数所获利润高于在其它地方的投资。快速发展的出口加工贸易使中国已成为很多外商投资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平台,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重点,在中国投资,在中国采购,在中国生产加工,又从中国出口,获得了十分可观的利润[4]。其次,中国的贸易伙伴也从中国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发展中获益匪浅。一方面中国大量质优价廉商品的出口提升了他国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同时缓解了各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另一方面中国快速增长的进口需求为贸易伙伴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拉动了其经济的增长[5]。
综上所述,这一阶段中国和世界各国因分工深化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均从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快速扩大中获得了各自的利益,但这一阶段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和战略的核心特征是规模扩张,所以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增强自身竞争力,如何扩大出口多创汇,不必过多考虑国际责任,中国经济在数量数据上的优异表现也掩盖了自身经济和贸易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比如大量贸易顺差引起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贸易条件恶化、国内流动性过剩、对外技术依存度过高、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等,因此面对新环境和新问题,我们必须实施全新的开放战略,从“互利”迈向“共赢”。
(三)迈向“共赢”的开放型经济形成阶段(2001年以后)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WTO的决定,标志着中国长达15年复关和加入WTO进程的结束,也标志着成为WTO第143个成员方的中国对外开放步入历史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主要表现为开放领域的扩大和开放模式的转型以及国内体制与世界规则的全面对接。加入WTO后,原区域性推进的对外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开放领域由传统的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扩展;市场准入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环境也随着一系列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完善而更加透明和规范;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WTO的基本原则和中国加入WTO的承诺,成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所遵循和参照的基本依据[6]。
加入WTO几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9.59万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4.66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0%,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并将很快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同期,对外贸易额更是出现“井喷式”增长,从0.51万亿美元增加到2.17万亿美元,增加了4倍多,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7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分别达到835亿美元和187亿美元,均居发展中国家第一位。截至2008年3月,外汇储备已高达1.68万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一[7]。这一系列数据显示中国的对外开放已接近规模数量扩张的临界点,即将开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国经济已开始从单纯强调数量增长的外向型经济向质量与数量并重的开放型经济转变。
与此同时,中国对外开放中出现的诸如贸易摩擦增多、贸易条件恶化、对外技术依存度过高、中国威胁论等问题也迫使中国必须采取新的开放战略。近年来,中国的一系列举动也标志着中国的开放战略正从“互利”迈向“共赢”。
第一,在扩大进口方面,大幅削减关税,取消进口非关税措施,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领域。我国关税总水平由入世前的15.3%下降至9.8%,并已按承诺全部取消6种农产品外的进口配额管理,有数量限制的进口商品不到进口总额的1.5%。我国还改革了“边境背后”的措施,包括简化通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减少文件要求、加强能力建设、便利商务人员通关等,有力推进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第二,在出口管理方面,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出台,集中指向减少顺差、追求贸易平衡。商务部几次增补加工贸易禁止和限制类产品目录,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开征出口税,促进进口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2007年对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税率进行调整,并公布了新的《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共涉及2247个限制类商品,其中新增的1853个商品类别主要涉及塑料原料、纺织纱线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使我国“两高一低”产品的出口得到抑制。
第三,在双边多边经贸合作方面,加快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使更多的国家分享到“中国机会”,同时建立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等友好协商解决贸易摩擦的新机制。2004年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2007年又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2006年以来,我国先后同巴基斯坦、智利等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启动、推进了与新加坡、冰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自由贸易区谈判。
第四,在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方面,我国于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近三年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5%。此外,还全面清理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政策,放宽居民、企业用汇管制,鼓励企业“走出去”。
第五,在对外经济援助方面,中国已向160个国家和区域组织提供了超过2000个援助项目,为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8万余名管理和技术人才,减免了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逾160亿元的对华债务。对外援助方式从初期单一的无偿援助发展为当前的无偿援助、无息贷款、优惠贷款、混合贷款、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援助内容从物资援助扩展到成套项目、投资合作项目、一般物资、现汇援助、技术合作、人员培训和派遣志愿者等多个领域。2006年,中非峰会的召开以及中非合作论坛的发展成为我国推行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的一个最好注解。
第六,在外商对华投资方面,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升利用外资质量。2007年出台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并且在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不再列入“限于中西部地区”的条目。2008年开始施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新税法将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统一为25%,同时还出台了《反垄断法》和《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着手构建一个以反垄断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为核心的规范市场竞争的规制体系,这都成为中国对外资的需求从数量为主转向以质量为主的主要标志[8]。
二、中国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的新阐释
2006年,中国在《十一五规划(草案)》里第一次提出将“互利共赢”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新战略,它明确了全球化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规则,也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唯一选择,更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迁:从封闭经济中走出的中国,已开始大国复兴的漫漫征途。作为全新的开放战略,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处于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下面我们就谈谈对该战略几个方面的看法。
(一)中国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
自1978年始,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30年的时间,从“部分让利”阶段到“互利”阶段,从单纯的数量扩张到注重开放质量,从在国内引入竞争机制到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从特区试点开放战略到全面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开放战略,2006年在入世过渡期结束之时,果断提出了互利共赢的新开放战略,这是与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
1.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
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带来了商品、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跨国流动规模的扩大和速度的提高,国际分工进一步细化为价值增值环节的分工,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格局。世界各国都想通过开放抓住全球化的机遇,但各国从全球化中所取得的收益是不均等的,当前的现实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在不断扩大,这说明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虽然增加了各国的经济利益,但在利益的分配上并没有实现“共赢”,即世界各国经济的协调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责任倡导一个旨在实现世界各国协调发展,更多体现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全球化,互利共赢战略正是有利于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新开放战略[9]。
2.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大国的责任
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国,对外经济关系正面临与以往不同的新环境新问题。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既可能给全球贸易带来巨大机遇,也可能带来一定的竞争和压力。我国与国际社会的经贸互动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立足于经济大国,新对外开放战略必须考虑与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关系。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正是基于中国成为经济大国这一新起点,在对外开放中更多纳入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关系,互利共赢不仅重视外部资源为我所用,更强调中国给国际社会带来机遇,从开放理念上看这是一个重大调整。以往的中国只是一个竞争力不够强的发展中国家,目前的中国有能力也有责任以大国眼光审视全球,以大国视角处理自身及所处世界的经济、政治等问题[10]。
3.中国对外开放中出现一系列新的现实问题
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难题。比如连年大量的贸易顺差使中国与美国、欧盟等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大量出口的低附加值产品既使我国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同时也与周边国家的出口产品之间的低水平竞争不断升级;出口的高能耗高污染产品既增大了国内的资源环境压力,又损害了“中国制造”产品的国际声誉;对资源产品的大量需求成为影响粮食、石油、矿产等产品国际价格的重要因素;缺乏灵活的汇率机制加剧了国内的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在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控制了中国部分产业的市场,制约了中国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中国品牌的发展等。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兼顾对外开放中自身利益和别国利益,重新审视对外开放的收益与成本,为我国的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开创中国与世界各国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二)中国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的内涵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其战略内涵应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我们认为现阶段其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它要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中,一方面国内改革为对外开放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证,如1994年开始的各项经济体制的改革为对外经济的发展扫清了体制障碍,另一方面对外开放反过来也促进了国内改革,如加入WTO之后,我国按入世承诺对国内经济、政治体制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因此,以改革促开放,用开放推动改革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又一成功经验。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这一成功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强调在今后的开放过程中必须注重内外联动,以国内经济发展作为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实施的基础保障,利用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实施为国内经济快速持续健康的增长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2.正确认识我国对外开放的收益与成本
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有学者认为如果按主体的性质和要素结构来分析中国对外开放的收益和成本,得出的结论可能和按国家地理标准分析得出的结论迥然不同,中国要素从中国对外开放中获得的收益更小而成本更大。目前我国存在的有出口无产业,有产业无技术,有技术无产权,有增长无效益等现象就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仍需要以我为本,正确认识对外开放的收益和成本,保证我国从本国的对外开放中获得合理的收益,这是最终实现互利共赢的基础[11]。
3.对外开放实现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转变
以往,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主要是以规模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但当我国由外向型经济转为开放型经济时,对外开放就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部分,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面对中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增长质量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过大、区域发展不均等问题,以数量增长为主的开放战略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互利共赢的新开放战略必然要包括对外开放质量提升的内涵,要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的方式,防范国际经济风险,开展多层次的国际技术和能源合作等。
4.兼顾本国利益和别国利益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一种新型的合作开放战略,是可长期持续发展的开放战略,它不同于新老殖民主义扩张掠夺式的对外战略,也不同于传统资本主义的自利独赢、赢家通吃的对外战略,其核心就是兼顾本国利益和别国利益。作为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指导思想,互利共赢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项能够付诸行动的主张。它包含着对利益的追求,但并不止于对利益的追求,它的着眼点是通过国家之间经济合作的路径,更好地促进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的协调发展[12]。
(三)中国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的战略目标
中国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是针对新时期的新情况提出的,是未来若干年中国对外开放的总战略,它的实施完成以下几个战略目标:
1.不断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的整体质量
作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条件下的总战略,其首要目标就是继续拓展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这是实现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其它目标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的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2.以中国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共同发展
中国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正是要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为此我们将继续按照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市场准入,依法保护合作者权益,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
3.构建长期稳定的对外经济合作关系,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
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综合考虑我国自身和合作伙伴的经济利益,有助于我国与经济伙伴构建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关系,可以为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经济支撑。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为了实现世界各国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构建和谐世界”是针对当前不和谐世界提出的崭新命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外部国际环境的延伸,体现了中国在重塑国际经济新秩序中的世界责任。实施互利共赢战略有助于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消除对中国威胁的担忧。
(四)中国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重点
根据以上对中国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的内涵和目标的分析,我们认为该战略实施的重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促进经济增长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因此,我们要通过新开放战略的实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2.在优化经济结构上,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储蓄和投资平衡
我国经济正从外向型经济转向开放型经济,开放经济不再只是我国的一个经济方面或一个经济部门,而是我国解决一切经济问题的根本前提和基础条件。对外开放既是造成一系列国内经济问题的原因,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渠道。消费、储蓄和投资不平衡是我国面临的最大结构性问题,也是造成经常项目大量顺差、国内流动性过剩、通胀压力不断扩大的根源。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增加进口,鼓励投资等多种方式刺激国内消费需求,降低国民储蓄率,协调储蓄、投资关系,从而减少经常项目顺差和国内通胀压力,优化经济结构。
3.在对外贸易上,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收支基本平衡
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目前我国贸易政策的中心环节,我们要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以改变数量增长高质量效益低的局面。同时,大量的贸易顺差既增加了与贸易伙伴的经贸摩擦,又加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一阶段我们需要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贸易收支实现基本平衡,具体包括通过削减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扩大服务贸易开放领域、推进贸易便利化等措施扩大进口,通过限制“两高一低”产品出口和改革出口退税制度规范管理出口等。
4.在金融开放上,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推进资本账户的开放
人民币汇率问题已成为我国金融改革开放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虽然目前已形成更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特别要防范人民币升值预期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诸多风险。资本账户的开放是我国金融开放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现已建立和发展了QFII和QDII等制度,但其开放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需要首先改革国内的诸多金融政策,提高国内金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建立一个完善的国际经济风险的预警和防范体系。
5.在利用外资上,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引进和利用外资一直都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外资的大规模流入促进了经济增长,改善了产业结构,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平衡,对外技术依赖性增加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地方政府在引资上的恶性竞争所导致的税收和土地收益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劳动者权益的损害等[13]。因此,我们在新开放战略中一方面要优化利用外资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稳步推进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限制和禁止高耗能、高排放和部分资源性的外资项目,切实纠正招商引资中违法违规的做法。
6.在对外投资上,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对外投资额在不断增长之中,尤其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背景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对外投资必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通道,这要求我们必须在新开放战略中建立一个系统、完备的对外投资战略,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同时也给东道国创造税收和外汇收入以及就业机会,共享“中国机会”,消减“中国威胁”。
7.在国际技术合作上,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是制约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瓶颈,为此中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这一战略与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都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一脉相承、相互支撑的。在新的开放阶段,我们必须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引入国际科技人才,参加国际技术联盟,参与制定国际技术标准,正确认识对外开放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才能尽快建成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开放国家建设中的诸如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建设以及产生的大量知识成果,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又可为世界各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持。
8.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上,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创新国际经济合作机制
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是我国加强多边双边经贸合作的新举措之一,目前我国已与东盟、巴基斯坦、智利等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今后一段时间我们仍然要继续推进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并认真实施已签署的协定,使世界各国都能从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机遇。此外,我们还将继续创立并发展诸如中非合作论坛、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这样的国际经济合作新机制,为解决双边多边经贸、能源、外交、政治甚至军事问题提供良好的平台。
综上所述,中国对外开放的30年走过了“部分让利”“互利”的阶段,正朝着追求“共赢”的新阶段前进,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中国立足于世界大国的一个新起点,体现了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的战略选择。当然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还需不断丰富完善,以形成系统的新战略体系。
标签: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战略实施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海外投资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