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真的深度——北朝墓室壁画在美术史上的创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墓室论文,北朝论文,率真论文,史上论文,壁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回归图》局部 北齐娄睿墓壁画
近年美术考古的大发现带给我们惊喜,从而促使我们对于古代美术的成就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我们应该深入地去研究这些发现,以便于更加清晰地了解存在于历史时空中的艺术创作规律和认识这些优秀作品所包涵的文化信息。
我们对于北朝绘画的了解是从史料记载上为多,而对于实物的分析却是不够的。
遗存的宋人摹本《北齐校书图》据记载它是依据北齐大画家杨子华真迹所画。金维诺先生从画面的人物造型、服饰制度同近期出土的壁画相比较,认为这件作品的原本可能是真的北齐杨子华所作,但摹本上带有的宋画痕迹比较重;《北齐校书图》表现的是北朝晚期文化的一件大事,而且很丰富地有表现力地刻画了北齐盛期文人的精神面貌,这是一张很深入的作品的评论。正是因为没有北朝绘画作为比较,从《北齐校书图》所看到的宋画的痕迹太多的缘故,我们很可能就会对北朝的绘画产生误读。当然我们对于历史只能是尽我们的能力去认识,因为历史并没有留下大量可以证明当时绘画高度的资料。北齐壁画墓的发现给了我们重新认识北朝绘画的机会,它们在美术史中的价值是巨大的。①
已发现的北齐壁画墓有1986年山东临朐冶源海浮山天保二年(551年)东魏威烈将军、南讨大行台都军长史崔芬墓,1957年清理的磁县讲武城太宁二年(562年)比丘尼垣墓与56号北齐墓,1973年发掘的山西寿阳贾家庄太宁二年(562年)定州刺史、太尉公、顺阳王库狄迥洛墓,1979年至1981年发掘的山西太原王郭村武平元年(570年)右丞相、东安王娄睿墓,1975年清理的磁县东槐树村武平七年(576年)左丞相、文昭王高润墓,1987年发掘的太原南郊第一热电厂北齐墓,2002年发掘的武平二年(571年)太原郊区王家峰村北齐徐显秀墓,等等。②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北齐娄睿墓和近期徐显秀墓出土的壁画。当我们面对这些北朝壁画时,带给我们的视觉上的冲击是强烈的。这是因为我们一直以来观看的方式是从画卷入手的,壁画的表现具有面积大、结构完整,而且场面、故事情节丰富的重要特点,所以在这里看到的壁画景象,可以说是身临其境的,对于我们真实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从壁画中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作者的绘画语言和创作的激情:“北朝壁画所传达出的是一种直接、率真、速写和准确理解造型、传神的绘画表现艺术”,这是对于那个时代具有创造力、鲜活的再现。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北朝绘画的审美追求和绘画语言的独特性,这些壁画具有高度的表现力,它们充满“现代感”。
《回归图》局部 北齐娄睿墓壁画
从北朝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一条思路:“民族融合下,思想情感和绘画方式就必然带有那种属于北方民族的特有状貌,雄健充沛和刚强有力”的特征,在这些壁画上反映出来就会产生气势恢宏之美、不同于精雕细琢的孱弱之风。绘画的手法也相应地会变得豪放和大气。这在我们观看壁画时就能强有力地感受到。兹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这些壁画北朝之风的魅力:
一、从壁画的整体结构看北朝画家的艺术追求
北齐娄睿墓壁画:
娄睿墓壁画保存完整,规模巨大,有200多平方米,可以清楚地看到北齐绘画所具有的真实面貌。画面的整体构思精巧,尤其是墓道两边的《出行图》和《回归图》展开全长70余米,分上下两层,共28组画面,长卷式构图,主从有序,疏密得当,每组画面前面有两骑导引,随后是马队、驼队;西壁是主人出行,众骑相随;东壁画面是主从相随,牵马步行回归,200余匹雄健的骏马栩栩如生。骑队中有身着圆领窄衬衫的女骑手,在古代绘画中首见于此。画面充满饱满的形象,气势生动,场面巨大。③
从画面的构图,我们可以看出娄睿墓壁画的表现立意完整,人物的前后主次关系,结构的疏密穿插处理巧妙,变化丰富,紧扣主题。墓室的型制也具有北朝的典型特点,从墓道到天井、甬道和墓室都绘有壁画和装饰,处理手法都大致遵循当时的丧葬规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画面传达出的墓室主人生活的情况和人物的精神状貌。娄睿墓壁画绘制水平很高,具有灵活丰富的艺术手法,表现的场景感人,北朝武士的飒爽英姿跃然而出。
在《出行图》整体构思时画家比较注意前后的联系,将前方领队的骑手和后方的众多乘骑呼应来描绘,在前的两匹骏马嘶鸣奔驰,骑手一个目视前方另一个却回首向后,表现的自然生动;后面的马队紧随其后,有的骏马奋力前进,有的腾挪扬蹄,骑手的相貌神情各不相同,或威武昂首或回头观望,俨然一幅欢腾嘶鸣,气势雄壮的出行队伍。在画面的中段表现的两个骑手的精神状态和动势尤为精彩,穿白袍乘橘黄色马的骑手气宇不凡沉着大气,扬鞭前进;旁边的枣红色骏马似乎突然惊蹶后缩,马上骑手随着马的动势,上身前倾,下部吃力,保持身体的平衡。细微和完整理解人物的造型能力很强,从这样高水平的绘画,我们看出北朝画家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领会是主动和敏感的,不然如此精湛的场景怎样表现出来!我们由衷赞叹北朝画家所具有的高超写实能力!④
《回归图》 北齐娄睿墓壁画
另一幅表现回归场景的绘画也很精彩,画面上人物处理得精神饱满,气宇昂然。画面分两组,主从相随,牵马回归,虽然表现的是回来时的精神状态,不如出行时的奔驰雄壮,但画面反映出的回归而来凯旋之情的从容,确实分寸到位。骏马虽然奔跑了很久,仍然矫健有力,人物穿插其中神态自然。回归的一幕恰如镜头中定格的一瞬间,让我们看到千年之前北朝骑手的英姿。这种完整构思的能力是优秀画家才可以达到的,所以有不少专家对他的作者是杨子华提出推断,也是情有可原的。
《出行图》局部 北齐娄睿墓壁画
如果将娄睿墓壁画和《北齐校书图》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画面整体结构是有差异的,不仅仅因为画面人物比例关系的处理,关键是传达出的绘画立意关系就很不相同,娄睿墓室壁画所构思的连贯性是高超的和充满北朝鲜活之气的,而《北齐校书图》却只是画的精湛细微,但缺少这种鲜活的精神状态。因此这里面可以比较研究的问题还很多。
《备车图》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
《备车图》局部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
徐显秀墓壁画的发现对于认识北朝美术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图像资料。它比娄睿墓壁画保存的还要完整。在徐显秀墓出土壁画有300余平方米,彩绘各类人物200余人,马7匹,牛车1辆,神兽8只,各色仪仗、兵器、乐器、生活什物和装饰图案应有尽有。整个墓室完整地构成墓主人生活的场景,人物众多而且比例合适,穿插丰富布局合理,具有真人大小的人物处理可以说是一种创举。画家设计墓室效果时采用了完整场面的处理办法,没有分栏绘画,而是将墓室作为整张的画布处理,可以看出独具匠心,表现的方式颇为现代。⑤
在徐显秀墓壁画前感到最为深刻的是画面写实,人物众多、结构完整、生动活泼,传达出北朝贵族生活的富丽堂皇和奢华。从汉代留存的绘画作品中我们很难看到如此写实的作品,这种表现的手法似乎并不多见,而且色彩表现得丰富和鲜艳,说明这些绘画作品带有外来文化的影响。我们在观摩时候就惊奇地看到这种不同风格的融合,但效果确实是完美的,当然是针对1450年前的绘画而言,因为前期的绘画作品并没有如此具有说服力。
整个壁画的绘制似乎是在统一思想的指导下,表现墓室主人的理想和对他的赞颂。壁画组合是全景式的,注重整体出行队伍的情节表达。人物的比例有真人大小,每一个人物刻画都比较生动准确、性格彰显。在人物处理的侧面和正面形上都能看出画家观察细微对于结构的熟练掌握。绘画表现方式比较自由,没有拘谨和小气的感觉。壁画里面人物的关系一目了然,我们在壁画中可以看到各种民族的形象存在,高鼻子、深眼睛、大胡子的人物,都被描绘得惟妙惟肖。这种在一个整体空间里面表现出行、饮宴和墓主人豪华生活的处理是独特的,它生动再现了1450年前的人物社会关系和民俗民风的情况。
墓室东壁的《备车图》表现主人将要出行的情况,昂首抬头的牛画得神采奕奕,比较起来一点不次于《五牛图》的水平,画面中的人物关系描绘得非常清晰,跟随在牛车后面的侍女面容端庄、形象饱满;在牛车一旁牵牛的侍从画出了人物的性格,可以看出像是一位管家的形象,在众多人物穿插里面我们看到了高鼻子、大胡子、眼似铜铃的胡人,他们可能是商人,也可能是仆人;还有静候在车前的几个随从神态静穆,从其中一人的眼神和正面直对我们的面部表情表达得非常传神,我们不由自主地猜测这个人会不会是壁画的作者自己呐!现藏故宫博物院的一幅宋人所画《王右军自写真图》很有意思,画一位士人居榻而坐,背后屏风上悬一画像正是士人自己,这就是王右军自写真图,这和晋书上记载王羲之“尝临镜自写真”的事迹相符合。中国艺术家把自己画在画面的不多,因为有这样的记载,所以我们可以推测一下。徐显秀墓壁画描绘人群中人物性格传达的准确生动是不可置疑的,因此可以看出南北朝人物绘画发展的高度。⑥
乐队、美食、奴仆、牛车、飘舞的旌旗、华美的服装都表现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完整地呈现了北齐贵族生活的奢华和享乐。画家在处理整体效果时大胆明确,构成关系丰富。画家依据的生活具体场景,将其中最为典型的画面组合在一张画布之上,所具有的设计是大气的和综合的。它不同于娄睿墓壁画的分段描绘的手法,也不同于《北齐校书图》画卷式展现,而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将几个不同的场景组织在一个时空中来表现,整体设计是独特的!它打破了画面的局限,这种处理的方法和表现人物场景的能力是惊人的!这也可能是墓室型制约束所造成的。从整个画面看来非常有现代绘画的意味,视觉的冲击力强,仿佛画面里面的人物鲜活欲出。这样处理画面的方法在敦煌石窟壁画中可以大致看到,但具体和徐显秀墓壁画比较,表现方法还是差距很大,尤其是在人物的立体构成处理上面,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整幅描绘真人大小的组织结构,这种处理敦煌壁画里面是没有的。不难看出这种饱满结构的绘画可能受到来自于波斯、印度艺术的影响。但在接受外来绘画的同时,也融合了本土的审美特点,从这个线索清楚地表明了北朝时期绘画的趣味是倾向写实传神的。
二、北朝绘画艺术的新高峰和残留在墙壁上的审美思考
从娄睿墓壁画和徐显秀墓壁画所反映出的绘画特点,不难看出北朝绘画的方式是不同于南朝的,因为北朝政权的统治者是以鲜卑族为主的,在审美上它必然带有其民族的特点。这是一种粗犷豪迈,雄强有力的画风。大量北齐壁画展示了这一时期高度的技艺水平,北齐画家迹参戎马,故精于鞍马人物,人物圆额丰颐,眉扬眼吊,姿态生动,神情各异;马匹转侧腾跃,扬首缩蹄,翘尾振缨,生机盎然,似乎能真的听得到嘶鸣叩蹄之声,如形容杨子华“尝马于壁,夜听蹄啮长鸣,如索水草”的记载一般。北齐画家注意描绘各种活动中的人物动态,并刻画了不同身份人物的内在气质和情绪,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的风土人物,反映了时代的特色与风貌,把绘画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为隋唐绘画进一步的发展开辟了道路。⑦
《饮宴图》局部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
《备车图》局部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
《备车图》局部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
娄睿墓壁画《出行图》绘画的鞍马人物出神入化,驰骋的骏马姿态各不相同,有的奋力奔驰,有的腾挪嘶鸣,还有的呼之欲出,它们的眼睛炯炯有神,似乎在任何一个角度都注视着我们,让我们为此健美的身影而喝彩!骑士的神情姿态也是矫健有力,气宇昂然,俨然一派北朝勇士的形象,这和他们出生于马背,驰骋于疆场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再现了北朝审美刚强有力的风格。
徐显秀墓壁画上没有直接描绘出行奔驰的骏马场面,但是从画面人物的处理上我们可以看到多民族融合的盛况。人物的相貌画得非常精确,高鼻子的起伏关系,眼睛的神情和脸部的完整形,都是写实和具体的。而且表现得比较充分,在脸部的处理上应用了晕染的手法,这些色彩今天看来依然光彩,头部处理有立体感,把北朝各族人物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人物的气质和内在的精神表现微妙,绘画的水平是高超和传神的。且人物的状貌都刻画得丰满结实,看上去敦实厚重,这种处理方法我们在云冈石窟造像上可以一窥其真,所以厚重不失神彩的表达是北朝画风的创举。
北齐徐显秀墓道西壁壁画
在对娄睿墓壁画和徐显秀墓壁画深入的观察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完成这些作品的画家水平是高超的,在壁画上留存的绘画痕迹上使我们相信这些作品有很多地方是一次性完成的。徐显秀墓道两边的壁画尤其精彩,基本上是一气呵成,每个人物的神态传达非常到位,组织有条不紊,色彩表现也是非常准确,这种绘画的表现能力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画家的创造力惊人!从墓室壁画的全过程看,画家比较注重墓室内部的人物描绘,包括对墓室主人的深入细致的刻画,所以可能有些地方使用了粉本。我们看到在画面上留存着大量一次性起稿的痕迹,这些起稿的线条有些是用淡墨、有些可能是淡色和其他起稿的工具直接在墙壁上绘出雏形,然后再加工完成。其中徐显秀夫人的脸部当时可能一时画坏,用白底子涂抹后又重新绘过,由于时间久远,颜色变淡,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画坏的眼睛,从这里就看出画家是边画边修改的作画过程。这种绘画的手法颇具速写的意味,主动地捕捉人物的大形特点,生动的刻画,细致的修改,完全是奔放的手法,一点看不出来粗糙质感。相反有一种不可重复的表现力。从这一点我们可以了解画家对于形象的掌握是高度概括的,可以把墓室主人和画面里面众多人物的形象特征通过画家理解完整地绘画出来,帮助我们理解北朝人物的特点关系具有典型性。这是一种率真的表现手法,准确生动,表现难度比较大,具有很高的绘画水平。⑧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娄睿墓壁画上,我们发现手法非常接近,在墓室上栏的牛和神兽的绘画中能看出画家使用了简洁的手法,先以淡色画出牛的轮廓后,再用比较简练的线条最后勾勒而出,画出了公牛健壮的躯干和昂首的姿态,生动而立体。这种自由而准确的绘画方式是我们古代艺术家的能力的最好体现。在敦煌壁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上也看到同样准确生动的绘画方式,其中有残留的野猪母子的画稿在墙壁上,显示了高超的速写造型能力,形象生动,寥寥数笔将小猪画得生动可爱。从这些精美作品作画的过程中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高超的绘画表现最为重要的是对生活中的形象认识深刻,这样才能“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作出传神艺术精品。
三、西域技法的使用及“六法”在壁画上的发现
在娄睿墓壁画人物的形象处理上比较注重线条的力度。圆融挺立,形象饱满。我们在唐代的绘画中能看到这种影响。在徐显秀墓壁画中却显得稍微松散和自由,人物的处理比例结构准确,但是并没有用线条勾勒得很紧,在衣服和牛、马,装饰的处理上有很多地方是平涂完成的,这种依靠色彩和黑白灰的处理手法比较具有现代感!可以在人物的面部看到晕染的痕迹,色彩比较艳丽,这种表现手法可能来自外来文化的影响。画面采用打底色的西域画法,直接在底色上作画,产生了丰富的暖色调和表现力。平涂法的使用和没骨的晕染使画面具有立体感,人物的脸部在颧骨上方和嘴角处实行渲染,产生立体凹凸感。再加上线条的准确勾勒,造型的力度更加增强。旗帜和背景的莲花也采用勾勒填彩的手法,使得两者飞动招展。画面结构饱满,色调变化微妙,形象和色彩统一在整个画面里面。
《墓主人夫人头像》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局部
但有学者认为,徐显秀墓室壁画的平涂手法就是中国本土的东西,对外来的因素加以置疑。我们经过观察发现这种平涂的手法不同于中国固有的平涂的审美。因为整体看上去有一个现象是可以分析出来的,就是画面传达给我们的真实感觉,人物和动物及其神兽均如此,无论在脸部还是在身体衣服的处理上。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画家的立意在于表现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写实的手法是他的选择,所以在平涂的同时依然是按照形象的内在特点加以描绘的,传达给我们的才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气的画面,可以说画得活灵活现,有血有肉,是极其丰满和详实的。而且在人物的体态,动作和平涂的处理关系上也是注意整体的形体感,量感和正确比例的。在牛和马的身体处理上不光是颜色画得比较真实,内部的结构似乎也表达得非常充分,胫骨结实,力量雄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比较真实的处理手法。在平涂处理的有些地方有颜色流下来的痕迹,如果按照现在的审美来看似乎不是草率造成的,而是一种率真的画法!据史料记载,北朝对于绘画的热爱,和当时西域绘画的传入,有一种材料被当时的画家所掌握,用胡桃油调颜色绘制作品,因此,徐显秀壁画平涂色彩的色相基本是一次性调和的效果,不是层层罩染所产生的效果,有厚画也有薄画的处理。这种描绘的效果是水墨不好表达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胡画”直接影响下的绘画效果。这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北朝美术的处理手法的多样性。而且徐显秀墓壁画的人物面部晕染的独特处理和史书记载的西域画法、画家的到来与传播是分不开的,虽然在娄睿墓壁画上这种晕染的技法还不明显,但是画面表现人物的写实程度及其绘画高度是一样的。这种绘画风格的融合对隋唐绘画的繁荣具有开拓作用。⑧
通过具体分析北朝壁画带给我们的图像资料,证实了当时的绘画追求是写实传神的艺术倾向,虽然还需要大量的资料来充实我们的研究。但我们在娄睿墓壁画和徐显秀墓壁画的作品中看到当时画家在艺术实践时所掌握的熟练技术和创造才华,他们在人物形象的处理和表现上遵循了写实的画法,融合贯通,丰富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创作面貌,开启了中国美术史人物画创作的高峰。
在对北朝壁画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创作经验和实践的关系,这是一种对于实践检验理论的有力佐证。这样一来我们用谢赫提出的总结他一生以写生为基础得来的绘画理论,完成这篇拙论。谢赫六法曰:“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这六法的归纳对于我们认识北朝美术率真、自由、具有深度的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将对现今中国人物画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神兽》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局部
《牛与神兽图》 北齐娄睿墓壁画局部
注释:
①金维诺:《中国美术史论集》。
②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
③太原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北齐娄睿墓》,文物出版社。
④阎跃进:《娄睿墓概述》,见《北齐娄睿墓》,文物出版社。
⑤太原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北齐徐显秀墓》,文物出版社。
⑥李霖灿:《中国美术史论稿》。
⑦金维诺:《墓室壁画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见《美术研究》1997年第2期。
⑧老戥:《北齐徐显秀墓管见》,见《国画家》2006年第4期。
标签:壁画论文; 美术论文; 艺术论文; 北齐校书图论文; 南北朝论文; 北齐论文; 徐显秀论文; 娄睿论文; 画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