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学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张琴

浅谈心理学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张琴

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 张琴 (402360)

摘 要: 面对国家对现代中职教育提出的要求,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了解教育对象,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班级工作中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和原理,在帮助学生在拥有健康心理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学 中职班主任 班级管理

一、当前中职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

1.学习方面:很多中职生在进校前,就存在学习方面的问题。进入中职后,面对新的学习任务,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形:第一,因之前的挫折感,对学习有恐惧甚至厌恶,学习动机不强 ;第二,在与初中其他同学的对比以及社会偏见中,对学习缺乏信心,有自卑心理;第三,在踏入新环境后因心怀期望,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因旧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状态未调整好,当遇到困难易产生焦虑、抑郁,自我放弃的心理。

2.情绪方面:据调查,中职生较普高学生,其成长的家庭环境相对更为复杂,单亲家庭、隔代抚养,抱养比例更大,监护人教养不当或缺失、家庭贫困现象更为集中。在中职这个特定的比较敏感又自尊的年纪,加之社会观念的影响。很多中职生,会表现出一些情绪问题:如,有的孩子内心自卑、敏感、性格孤僻,既渴望被认可和关心,又表现得冷漠和拒绝别人;有的孩子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弱,表现出情绪的两极性,有时脆弱易受伤悲观,激动时又不管不顾,偏执任性。

3.人际交往: 在人际交往,因种种原因,如家庭和学校相关教养的缺失,认知及交往技能的缺乏,加之个性中的一些不良特征,部分中职生可能会表现出,冷漠,缺乏共情能力,缺少关爱他人的能力,有的会以逆反的方式表现出来,引发人际冲突。

二 、心理学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运用方法的探究

(一 ) 规则意识与“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知晓度较高的一种心理效应,指如果一个人打碎了一面玻璃 ,不对它进行修复,就可能会给其他人一些心理提示 ,增加人们打破其它玻璃的几率。基于此,在开学初,建立规则意识,为后续形成良好班风学风做好铺垫尤为重要。班主任应根据班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其实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知道可以怎么做。同时,对于严重行为的约束与处理,会帮助其他同学认识到行为的边界,不至于让不良的风气成为主导,避免出现类似“ 破窗效应”。记得开学初,有学生反映有认识我班某某同学的女生跑到我班寝室抽烟,但同学们敢怒不敢言,我立即了解情况及时进行处理,讲明道理危害,违反后的处理意见,学生亦知道底线在哪里,之后三年我们班再未发生过此类事件。

(二) 运用心理咨询中的积极关注。在心理咨询中,强调积极关注。积极关注是指咨询师对求助者言语和行为中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积极的价值观,拥有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对于中职生,有过太多失败的经验,他们对自己有太多负面的评价,很难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班主任在面对学生的行为时,要有冷静的心态,敏锐地觉察力,善于发现学生行为背后积极的方面,并且要想法设法让学生看到感受到自己积极的那一面。教育专家齐德才讲座中提到“不怕麻烦学生”,班主任一是可以通过适当“麻烦学生”,而是可以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从中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行动中切实体验到自己可以做到,积累成功的经验。仿佛光明生,则阴暗去。我班曾有一名女生,拥有很多优点,但某次因误会加之家里出了一些事,在情绪过激下出手打了同班同学。在与之交流必须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时,我写了处分申请,专业部管理人员在公示阅读时,亦读到她的优点以及老师对她的正向的期望。后来发现这个孩子真的在学习努力程度、情绪控制、热心助人方面都在更努力尝试改变自己,后来高考发挥得很好,考到了理想的学校。

( 三) 运用合理情绪疗法。 因我校班主任目前也有在担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在长期的熏陶下,大部分学生都意识到了影响情绪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物的态度。我们班曾有一名学生一直对自己的要求过高,每当成绩考得不理想,或面对老师的“偏心”时,情绪特别低落,抱怨委屈,会很长时间处于消极情绪之中。在长期的浸润下,她自己意识到,自己需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不能总是依赖于外界。同学们都觉得她变得越来越开朗大方,很佩服她一边脚踏实地地努力,更惊喜她还会幽默地自黑。在面临高考压力有次班级做活动时,让学生用“虽然……但是……”组句,她的答案是,“虽然我语文不好,但是我英语更差”,全班哄笑。后来在高考技能考试的头一天现场模拟弹唱中,老师表扬说,她表现出来的状态是最好的。

(四)灵活运用心理咨询中的尊重。尊重包括很多方面,在此重点提尊重中的接纳。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职生其心理发展远远还未定型,所以,在成长中一定会有很多的波动、反复。他们会为一些或许我们成人以为不值一提的小事而担心、焦虑、烦恼,他们会做出一些在我们看来匪夷所思的行动。但是,当你真的了解他,他的过去,他经历了什么,他的思维模式,尽管你不赞同他,但是你至少可以理解到他。记得有一次我班上有一个学生,这个孩子有很多优点,就是情绪比较两极。有一天晚自习后很晚了,在寝室里和她的好朋友因小误会情绪激动,又哭又闹。电话打到我这里来,当时第一反应其实有点生气且嫌她不懂事。但冷静了几秒迅速觉察及尝试理解接纳她后,在电话里我非常平静而关心对她说“虽然我现在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我相信你会在这么晚了还给我打电话,一定是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我听见电话那头,哭着情绪激动的孩子慢慢在控制自己的抽泣,平息自己的情绪,对我说,“老师,明天再谈,再解决吧。” 在担心她是否真的可以处理自己的情绪,是否可以安睡后,我听到她说“不好意思,老师,这么晚还打扰您。我可以的。我们明天再谈。”第二天,事情朝着顺利的方向解决了。

总之,中职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需要来自家长,以及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关心、呵护和教育。在这个过程中, 班主任如果懂心理学知识,并能灵活地运用于班级管理中,对于学生成长,甚至班主任自身身心和谐而言,皆为一大幸事。

参考文献:

【1】 周代均.浅谈心理学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2013( 26).

【2】文炳根. 心理学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心理研究,2011(12).

论文作者:张琴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浅谈心理学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张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