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路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邱仲泉

市政公路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邱仲泉

山东恒晟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在市政公路工程中路基施工质量会对公路行车体验和使用寿命等有重要影响。由于公路跨度大,经常会遇到多种复杂地质条件,选择一种性能稳定、承载力强的基层材料成为关系到市政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石灰稳定土是一种石灰粉与素土、砂砾土等经过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材料,在水稳性、抗冻性、抗压能力等方面均有显著的应用优势,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市政公路基层施工中。本文结合施工工艺流程分别从施工材料准备、机械整平、碾压密实、后期养护等方面,就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展开了简要分析,为提高市政公路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质量提供了一定借鉴。

关键词:市政公路;石灰稳定土;碾压流程;路基养护

一、施工准备工作

1、石灰

根据材料的不同,可以选择生石灰粉或消石灰粉,以生石灰为例,市政公路施工中所用材料应当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中的要求。施工单位在采购生石灰材料时需要通过样品抽检的方式,对同一批次的生石灰进行质量检查,例如要测定样品中钙离子、镁离子的含量,然后对比市政公路施工要求,确保石灰材料的性能形状完全满足要求。石灰品级越高越可以提高石灰稳定土的粘结性,对提高市政公路基层的防水性能有积极影响。

2、土

在选择土时要选择塑性指数为13-21的粘性土,土中有机质的含量要低于9%,土中土块的最高尺寸不可以超过14.5mm。土中的砾石、碎石的颗粒直径要<37.4mm;保证选用的土要易于粉碎,没有明显的大颗粒,要使用孔径为10mm的纱网进行筛选,保证土质均匀。筛选过程中还要注意将土中的一些杂质筛除,例如杂草、树根等。提高土质不仅方便后期碾压施工,而且也能够提高市政公路基层的承载力。

3、水

许多施工单位在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中只重视对土和石灰的质量控制,而对拌合中水的品质则没有过多的要求。在实际施工中经常会因为水质较差或是水中含有较多杂质,导致混合料的性能不达标。因此在市政公路施工中,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自来水,如果受到条件限制需要使用河流水或井水时也要进行水质净化处理。

二、摊铺材料

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所用物料主要包括土和石灰。(1)铺土。石灰土经质量检查和筛选后可以直接用摊铺在路基上,用平整机进行物料摊铺,对于路基两侧边缘部位要人工进行培实并进行修整。(2)铺灰。现场施工人员先大体估算出该路段施工所用石灰的松方用量,然后以路基中间轴线为划分,在轴线两侧设置灰线沿着灰线进行铺灰,人工控制铺灰厚度和宽度。

三、拌合

(1)土的含水量小,应首先用铧犁翻拌一遍,使石灰置于中、下层然后洒水补充水份并用铧犁继续翻拌,使水份分布均匀。考虑拌和、整平过程中的水份损失,含水量适当大些,土的含水量过大用铧犁进行翻拌凉晒。(2)水份合适后用平地机粗平一遍,然后用灰土拌和机拌和第一遍。拌和时要指派专人跟机进行挖验,每间隔5m~10m挖验一处检查拌和是否到底。对于拌和不到底的段落,及时提醒拌和机司机返回重新拌和。(3)第二遍拌和前宜用平地机粗平一遍,然后进行第二遍拌和。若土的塑指高,土块不易拌碎应增加拌和遍数,并注意下一次拌和前要对已拌和过的灰土进行粗平和压实然后拌和,以达到拌和均匀,满足规范要求为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机械整平

1、操作流程

目前市政公路的石灰稳定土底基层平整作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但是在机械平整的基础上后期也需要人工进行简单的修理,包括公路转弯路段以及两侧部位等。就机械平整而言基本操作步骤包括:(1)先进行一次粗平整,目的是将物料摊铺开,消除波浪、沟槽等。粗平整1遍完成后,可以观察哪些部位还存在问题,可以进行局部特殊处理。(2)完成粗平整后启动平整机,按照由内侧向外侧的顺序进行刮平。这种施工顺序的优点是可以保证刮平中多余的泥浆、灰土等材料,可以及时清理到路基两侧保证了平整效果,然后按照上述顺序完成整个路段的平整工作。

2、技术要点

在第一遍碾压结束后,后面的几次碾压每次碾压之前都要先进行一边洒水,这样可以提高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密实度和承载力,而且也能够减轻碾压阻力,更加方便碾压成型。如果碾压过程中发现个别部位存在土层较薄的问题,此时不允许加土找平,否则可能会导致新加的石灰土与原基层土密实度不一致而出现分层问题。在前期准备土和石灰时应当适当增加备料量,后期允许多用材料然后将多余材料刮平,但是不允许重新填补。

五、碾压密实

1、碾压流程

完成平整工作后现场施工人员检验振动压路机的工况,确定设备正常运行后调整振动压路机的工作参数,包括振动频率、行进速度等。对于平直路段按照从两侧向中间的顺序碾压;对于弯曲路段则按照由内侧向外侧的顺序碾压。同一路段需要往复碾压3-5遍,在压路机掉头时避免原地转弯,防止掉头时破坏基层。往复碾压时按照碾压轮1/4的长度进行重叠碾压,按照要求完成规定碾压遍数后检验基层强度是否达标,如果未达到设计强度则需要增加碾压次数。

2、技术要点

碾压中需要控制的技术措施包括:首先,同一路段的碾压应当一次性完成,如果中途因为意外情况(如压路机故障等)导致中断,需要在完成路段碾压后对停顿部位进行单独处理。其次,现场碾压施工时要控制好碾压速度,有利于提升碾压效果。如果有条件可以提供2-3台压路机,其中1条正常使用另外1台可以作为备用,这对于提高现场碾压施工效率和保证碾压效果也有一定帮助。

六、施工检验

检验人员在碾压工序完结后,进行现场施工质量检验工作。一种是目视检验法,观察公路基层表面是否平整,有无明显的车辙、拥包等问题。路基两侧部位是否平整,有无坍塌问题。对于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拍照、文字记录等方式做好标记,并督促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整改,整改后对照记录,判断原来的质量问题是否解决。另一种是设备检验法,检验人员借助于专业的设备对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施工情况进行精确检验,例如路程土壤的压实度、强度、标高、厚度等。记录检验结果然后与施工标准进行对照,数据不达标的要及时进行整改。

七、路基养护

完成上述施工任务后施工单位还要尽快开展养护作业,根据施工技术的不同,养护的方式和周期也有很大差异。例如,对于不能及时覆盖上层结构层的灰土,养护时间要控制在10天左右以保证路基稳定性能够满足要求。在养护方法的选择上应当优先考虑洒水养护,选择在日照不强烈的早晨或傍晚,采用喷淋方式保证基层表面均匀湿润,但是要控制水量避免出现基层积水。

结语

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多,在市政公路施工中对路基承载力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的施工经验表明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技术能够适用于软土、冻土等不同地质环境,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在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要求施工单位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质量控制能力,树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理念,从施工前的材料准备和质量检查到施工中的工艺流程优化、技术要点控制,再到施工后的养护等,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维.关于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应用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8,No.219(6):85-86.

[2]杨林,刘雨彤.纤维稳定土基层参数对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6):76-82.

[3]邵海.邳州东南绕越公路S1标水泥稳定土施工与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建养,2014(3):66-67.

论文作者:邱仲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1

标签:;  ;  ;  ;  ;  ;  ;  ;  

市政公路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邱仲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