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史料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_吴秀清

——初中历史教师史料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吴秀清

摘要:本文介绍了初中历史教师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笔者期望达到了解初中教师史料教学现状、有的放矢的目的。但问卷的深度和广度还有不少欠缺,得出的结论就难免粗浅偏颇,这也促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把它做得更深入、更细致。

关键词:史料教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意义

了解当前初中历史教师史料教学情况,特别是了解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史料、运用史料的情况,分析和研究影响农村历史课程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因素。希望以此为突破口,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考点为中心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让初中历史教学渗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等核心元素,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转变,拓宽初中历史教师专业技能研训的路径,培养初中历史教师基础教科研能力,进而持续促进其专业发展。

2.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1道选择题,其中单选题7道,多选题4道。主要内容有史料教学的概念、史料教学的目的、如何选择史料以及史料教学的运用等问题。通过对以上问题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来发现农村学校初中历史教师在史料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予一些建议,为今后提升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提出改进措施。

3.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河南省初中历史教师

(2)调查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进行调查,分两期进行。一是从2015年9月-10月,到本县初级中学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80余份,回收75分,有效回收率为92%;二是2015年10月15-17日利用举行河南省初中历史优质课大赛活动的时机,现场发放调查问卷400余份,回收364分,有效回收率为91.5%。随后,对调查问卷进行认真分析、整理、汇总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关于史料教学的概念

问卷中第1题是关于史料的概念。统计结果见表一:

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依据的材料。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传)史料。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文献史料主要表现为史书资料、档案材料、思想或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报刊杂志等,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主要资料来源;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多用于现代史的研究,借由对尚在人世的当时人访问口述而获得对历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

2.关于史料教学的主要目的

调查问卷第2题是史料教学的主要目的。统计结果见表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史学家傅斯年就指出:“史学就是史料学。”历史是已经过去的,是已经消逝的,人们必须通过史料才能进入现场,运用史料教学就是要突出历史课浓郁的历史感。课堂上教师通过对史料的分析,让学生确定一个信念,既历史的结论并不是武断的,也不是强加的,而是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的、是真实可信的,从而体现论从史出的观点。

3.关于史料的选择

调查问卷的第3、4、6、8题是有关如何选择史料的问题。统计结果见表三、表四、表五、表六: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获取史料的最主要来源为教学参考书。这一结果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学参考书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出教师的课程资源的概念的缺失,这与农村学校特殊的条件与环境直接相关。

(2)不太关注史料的真实性。只有11.1%的教师在选择史料时首先考虑了史料的真实性,绝大多数教师只是关注史料本身某一方面的功能——是否有趣、是否论证某个结论、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等,说明教师运用史料的功利心太重。

(3)5.6%教师选择史料时多侧重史料的故事性、趣味性,没有做到紧扣教材主题、突出重点难点来补充史料。

三、结论与建议

1.重视史料教学的价值

史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2011版课标提出“要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这就体现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文字史料、图片史料是教学中最为常见的史料。文字史料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习历史兴趣;图片史料能引起学生关注并营造历史现场感,能帮助学生想象过去,能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能站在当时的角度理解过去,引发学生更深远而理性的思考,培养和锻炼学生想象能力以及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能力。这样的史料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历史,真实的感悟历史,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2.学会收集史料的方法

(1)身边入手。历史教师身边都会有大量的习题,尤其中考题,这是历史教师获取史料的重要来源。各个地市的中考题、模拟题中,各类史料越来越多,史料更新也比较快,这些史料既体现了命题人的思路,又符合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订阅几本历史杂志,如《中学历史报》《中学政史地》《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这些杂志比较贴近中学实际,也介绍史学研究前沿的一些成果,又有大量素材可以使用,还有不少教学思路可借鉴。

(2)图书馆查阅。可以查阅一些史学著作如《史记》《汉书》《三国志》《左传》《全球通史》《中华文明史》等,这些书籍专业性强、史料多;也可以查阅档案材料、思想或学术著作、文学作品等,从中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史料。

(3)网上查阅。网上资源丰富、内容详实,只要有网络随时可以查询。既可查询文字史料,也可以查阅图片或视频资料,尤其是与国际相关的《大国崛起》的视频,最受历史教师喜欢。

(4)实地查看。有条件的学校或教师可以组织教师、学生到博物馆、遗址公园等实地查看、访问,通过亲力亲为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些真实的历史史料,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历史,用手去触摸历史,去感受真实的史料,最终使学生形成较为客观的真实历史认识。

3.掌握运用史料的技巧

(1)要适时。适时是指补充史料要抓住时机,不能凭一时的心血来潮,随心所欲,想到哪说到哪。应从教材本身出发,围绕教学目标思考分析,看是否紧扣教材主题突出重点与难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通如:笔者在讲述《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为了突破新航路开辟背景这个重点,使学生清楚领悟,笔者选用了大量史料,如哥伦布在《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中写道:“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等。然后,让学生讨论、分析、交流从文字材料中获取的新航路开辟四个原因:①对黄金的狂热崇拜;②欧洲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③奥斯曼控制了商路;④传播基督教。

(2)要适度。适度是指在选择史料时,要依据初中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难易适中,通俗易懂。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心理特征、思维发展水平、知识储备程度的不同,所以对史料的接受能力也不一致。这就要求选取史料时应注意层次性和渐进性。层次性:低年级学生应多用一些直观形象的、通俗易懂的、间接的史料,高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第一手的、原始的史料;低年级的可以重点培养阅读和概括能力,简单的分析综合能力,而高年级学生则要求发展思维能力,和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渐进性:即用史料多设置一些梯度型问题,逐渐增加难度,等到某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再提出进一步的能力要求。

(3)要适量。适量是指依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观点,精选史料。中外历史史料浩如烟海,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的学生对史料的理解程度不同。教师必须事先进行选择,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历史知识的储备情况,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选用那些最具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史料作为素材,加以编辑和整理,有时甚至需要提供一些特定的答案。新历史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更重视史料,且以直接史料为多,间接史料也多经过史学家的考证,可信度较高。史料的种类也很多: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图表史料等,非常丰富。这些史料基本上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情景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在教学中应重视运用,细致地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必然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形成“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意识,更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历史知识的真教材中的史料受篇幅的限制是有限的,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补充课外史料。

这次问卷调查,笔者期望达到了解初中教师史料教学现状、有的放矢的目的。但问卷的深度和广度还有不少欠缺,得出的结论就难免粗浅偏颇,这也促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把它做得更深入、更细致。

(作者单位: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教研室 456750)

论文作者:吴秀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7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9/30

标签:;  ;  ;  ;  ;  ;  ;  ;  

重视史料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_吴秀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