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和田供电公司
摘要:配电网的合理规划关乎到后期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在新形势下应当加强配电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优化,做好配电站点与配电元件的前期规划工作,解决原有的规划难题,能够提升配电网规划的合理性。
关键词:新形势;配电网规划;问题及措施
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人民用电需求不断增长的新形势下,配电网的合理规划与稳定运行显得尤为重要,而当前配电网在规划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配电效率的提升,本文通过对配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当代配电网的规划提供帮助。
一、配电网在规划建设方面的问题
1、社会对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配电网规划建设中只关注主要网络的建设忽视了地方对配电网的合理需求,导致地方供电量不稳定,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或工业生产用电量的需求,同时疏于对配电网进行维护,导致配电设备损耗严重,严重影响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配电网的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低
我国配电网的智能化与信息化程度低,这严重影响供电的效率提升,增加了配电过程中的能源损耗,不利于供电行业的现代化改革与发展,同时落后的配电网设施严重影响城市的发展进程,无法满足社会生产发展对用电量的需求。
3、配电网电器元件老旧且质量不过关
在配电网规划过程中没有使用质量过硬的电气化元件,导致电器元件在配电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故障,小故障的频发导致大事故的发生,同时疏于对电气化元件的维护与检测,大大减低了元器件的使用寿命,这些因素导致配电网运行缺少稳定性【1】。
4、配电网建设中疏于管理、建设进度缓慢
在配电网建设中因为前期规划准备的不足,往往是边建设边进行规划调整,工作人员也疏于对配电网建设工作的协调与对接,导致配电建设工程遇到问题后常常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拖延了配电网的建设工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配电网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的对策
1、强化社会对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的重视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逐年上涨,所以在配电网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强化社会对配电网规划与建设的重视,在此环节中应将配电网规划与建设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促使社会各个行业领域明确配电网规划与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使其能够了解配电网的建设是生活与发展的基础。
2、加强配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对配电网的运行进行优化
因为社会对电力供应量需求的激增,配电网老旧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无法满足配现阶段配电、供电的需求。由于配电网的基础设施能够为配电的稳定运转提供重要保障,社会应当加大对配电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增加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与物资支持,招收专业性人才参与到配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设备的选择过程当中,同时应当在国家层面给予配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会到配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当中,推进企业引进国外的先进配电设备,以先进的配电基础设施提升国内供电的服务水平【2】。同时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更应当确保其稳定性,这就需要对配电网不断的进行优化与调整,首先在配电设备的选用上,应当选择质量可靠、性能卓越的电气化元件,严格把控或监督电气化元件的采购环节,在电气化元件使用前严格进行筛查,在使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对元件进行正确的安装与应用,定期对电气化元件进行维护,确保配电网的各个部件能够可靠的进行工作。应当加强对配电网专业性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高薪招收国内外知名大学的专业性人才,因为专业性人才不仅为配电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技术指导,也为配电网运行优化建言献策,同时应当为工作人员提供出国培训或高校学习的机会,通过国外知名配电企业的培训与高校新理论的学习不断提升电网工作人员对配电数据处理、配电系统优化的业务水平。最后在配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优化过程中加强智能化设备的应用程度并提升配电网智能化规划的水平,使配电工作由人工处理向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进行转变,配电工作人员根据配电网的实际工作情况,运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对配电的各个步骤进行智能化控制,保证各个配电工作阶段的精准性与稳定性,提升配电网运行的自动化水平,提升配电工作效率。促进配电网规划与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相结合,通过原有数据的整合为下一步的GIS配电网规划提供参考,提升配电网中的大数据处理模块的数量,提升配电网的供电能力以满足城乡居民的用电需求。以绿色、环保、节能、高效为目标建设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现代化智能化的配电基础设施,并持续对配电网的运行进行合理的优化。
3、加强配电网基础组件的规划
电缆通道、无功补偿设备以及通信继电保护的规划在配电网的整体规划中具有重要影响。电缆作为电力输送的主要导线,应当对其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在电缆规划过程中,应当依据均匀分布、布置合理的原则,结合电缆规划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比如当地变电站的设置情况、变电站中的电源进线方向等进行科学规划,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的考虑电缆通道规划的经济效益与安全性,杜绝规划双排管线缆、电缆隧道等。以负荷中心的选择为主要依据规划变电站的建设,在变电站的选址与建设过程中着重考虑交通、排线、多向出线等基本要素,根据当地用户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容量,采取主干线路与支干线路同时布置的方式进行建设,使得建成后的变电站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生产活动。无功补偿设备具有减少线损能耗提升配电效率的积极作用但是在配电网规划过程中常常被忽视,无功补偿设备的规划应当结合配电站的实际需求,在配电站建设之前规划配置足够数量的无功补偿设备,通过后期无功补偿设备的合理应用,平衡供电过程中的无功供应与无功需求现象,通过合理的无功补偿设备的规划深入开展配电网的运行优化工作【3】。在配电工程的通信、继电保护等方面,更应当对其进行自动化规划,保证配电通信的及时性和继电保护的安全性,同时在配电网的整体规划过程中应当结合通信与继电保护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技术参数或要求。
4、完善配电网站点规划的各项工作
在对配电网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首先应当重视数据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工作,建立专门的规划组织机构,指派专业人员深入基层调研配电网点的实际情况,开展规划前的数据收集工作,在数据收集与处理过程中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同时依据当地生产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预估。为了确保配电站点建成后的实用性,在规划建设之前开展用电量调查,通过调查到的数据对用电量进行科学评估,用电量调查研究过程中应当结合历年数据进行参考并应有智能化分析系统,采取同归分析或弹性系数的方法进行科学化的分析。用电量的调查与预估为配电站点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提升配电站点的安全性与实用性。在配电站点的建设过程中应当主动积极协调建设工作,因为配电站点的建设有可能涉及到政府的用地规划或建设用地的征收,前期需要和各个部门进行对接,在建设开工之前还需要办理大量的手续,这些工作都需要指派专人进行积极的协调,在协调中推进配电站点建设工作的开展【4】。而配电站点的规划人员更应当熟悉当地电力主网的实际情况,在规划过程中与相关部门对接、协调主网与配电网的运作关系。在配电网的整体布局规划中,工作人员应当深入到一线充分考虑当地配电站点的布局与当地用电需求量的合理性,以小容量、多站点的原则进行配电站点的规划,在配电站点设计中丰富站点的配置,以满足当地人民的需求。
三、结束语
配电网的合理规划不仅关乎当地供电的稳定性,也关乎到为人民提供用电服务的质量,我们应当从多角度进行配电网规划的分析,提升国家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水平,以高质量的供电服务助力于国家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利权.浅谈新形势下配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8(15):149.
[2]申威云.配电网规划设计问题与优化措施探析[J].通讯世界,2018(03):269-270.
[3]徐大清.浅谈配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68.
[4]张欣,何润东.配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7(16):198.
论文作者:韩彦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配电网论文; 过程中论文; 站点论文; 需求论文; 用电量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