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研究的主题_凯恩斯论文

就业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研究的主题_凯恩斯论文

就业与通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胀论文,主题论文,经济学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0)06-0079-05

就业与通胀,人们对它既熟悉又陌生。说对它熟悉是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要遇到它;说对它陌生是因为一般老百姓在理论上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过去遇到,现在仍然存在就业与通胀问题,而且将来也难以回避这一问题。因此探讨这一问题不仅有现实意义而且有理论意义。

我们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经典作家的著述中,能够发现他们在讨论资本主义经济时总离不开就业与通胀,似乎经济学要研究的主要是这两个问题,而其他问题都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展开。这种状况的存在,(1)是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者继承、发展了古典学派代表人物李嘉图的理论传统。李嘉图认为经济学不应当研究社会财富的性质和来源,而应当研究社会财富在各阶级之间的分配。他在给马尔萨斯的信中这样写道:“你认为,政治经济学是对财富的性质和来源的研究——我认为,它应该研究各个阶级如何瓜分它们共同创造的社会产品的规律。无法得到有关其数量的规律,但比较可靠的关于比例的规律却可以被找出来。每一天,我都更加确信:前者的研究是徒劳的,而只有后者才是经济科学的真正目的”(注:李嘉图.李嘉图著作与通信集:第8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78.)这就是说,在他看来,经济学在研究社会财富在各阶级之间的分配中,有关分配数量的规律无法找到,但关于分配的比例规律是可以被找出来的。所以承袭他的理论传统的人在经济学的研究中,便着力寻找影响社会财富分配比例的各种因素,其中重要的是就业人口。(2)在西方经济学中,货币只不过是价值的标准,计价的单位,一般认为货币量的多少首先要影响价格水平。而价格要影响人们的实际收入。在一些经济学家(如凯恩斯)看来,劳动者关心的不是货币工资表示的名义收入,而是货币的相对价值即购买力的实际收入,因而资本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必须关注物价水平,即关注通货膨胀,以此观察劳动者就业的状况。(3)是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者要着力考察在现有可用的资源中是何种力量决定着实际使用量的大小。关于这一点,凯恩斯说得明白,他说以前的经济学著述主要研究既定量的资源如何在各种不同用途之间进行配置,以及各种资源的相对报酬及其产品的相对价值如何决定。“但是,关于何种力量在现有可用的资源中决定实际使用量的大小的纯理论则很少以详尽的方式加以考察”(注:凯恩斯.就业、信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8.)这就是说,在他看来,经济学的研究不能停留在只对既定量的资源如何配置,其产品价格以及各种资源的报酬如何决定等方面,而要进一步研究是什么力量决定着对资源实际使用量的大小,而且这样的研究必须是“纯理论的”,即必须进行理论抽象,而不能就事论事。在凯恩斯看来,决定着对资源实际使用量大小的也就是社会财富分配,首先是就业人口的多寡,其次是“劳动者联合的组织”即工会,因而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必须讨论“就业理论”。

较早提出“就业理论”的是萨伊(J·B·Say)的“充分就业论”。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述》(1803年出版)中提出了“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论断,对此后人把它概括为“萨伊定律”,该定律的含义是商品的销售是商品与商品的交换,货币只不过起转瞬即逝的作用,某一种商品的卖者同时又是另一商品的买者,卖即是买,买即是卖,因而一种商品的生产、销售必然为其他商品的生产、销售创造条件,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总是趋于均衡,不会出现生产过剩。该定律还认为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是理性的,都会尽力扩大生产、销售行为,这样社会的生产、销售就能达到最高水平,就能实现充分就业。

继萨伊之后,马歇尔的学生庇古(C·A·Pigou)在《论失业问题》(1914年出版)提出了“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的就业理论。庇古认为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要不要劳动,能不能就业,取决于对劳动者的需求方和劳动者的供给方。从劳动者的需求方说,只有当劳动者在生产中能给企业家带来利益或者他带来的利益至少等于他的实际工资时,企业家才雇佣劳动;从劳动者的供给方说,只有当劳动者得到的实际工资能够补偿劳动者劳动的负效应时,他才肯从事劳动。凯恩斯说庇古的就业理论奠基于两个基本假设前提之上,“1,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2,当数量为既定时,工资的效用等于该就业数量时的边际负效用”(注: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0.)。前者的含义是说增加一个劳动者就业所支出的工资等于他增加的产出,这对企业家来说无损,这样随着劳动者实际工资的下降,企业家愿意雇佣更多的劳动者;后者的含义是说劳动者得到的工资足以补偿他在劳动时产生的负效用时,这样,就能诱使实际就业的人继续维持原有的就业数量。凯恩斯对此评论说,按照庇古的这样两个假设,非自愿失业就不存在了,因为“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于企业家无损,企业家愿意雇佣更多的劳动;而“工资的效用等于该就业数量时的边际负效用”又于劳动者无损,劳动者能够继续工作,于是一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的人都能够就业。如果还有人没有就业,那就是他们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宁愿失业即“自愿失业”。此外庇古还指出:由于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或者由于资源配置比例失调等原因,使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工作中转移,使一些人等待转业而产生失业即“摩擦失业”,这是不可避免的,是正常的。所以,按照庇古的就业理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能够实现充分就业,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凯恩斯的“非自愿失业”理论。凯恩斯(J·M·Keynes)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出版)中,在评析庇古的“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的基础上,提出了“非自愿失业”论。他首先提出:庇古的第一个假设,即“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会由于竞争和市场具有不完全性时,二者的相等会受到破坏;至于第二个假设不仅会由于竞争和市场具有不完全性而受到限制,而且还会由于劳动者联合成为工会组织而遭受破坏。所以“非自愿失业”是存在的。此外,凯恩斯还从总量分析的角度论述了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必然性,其逻辑是:一国在一定时期的就业量决定于消费与投资;消费的状况取决于消费倾向,由于消费倾向递减,储蓄倾向递增,使得消费需求不足;投资的状况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息率的比例,而资本边际效率又取决于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市场价格,由于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和资本资产市场价格的波动性,使得资本边际效率也具有不确定性,由此使得投资需求不足;由于投资需求不足。就不能使得由于消费需求不足而产生的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这样就会产生“非自愿失业”。按凯恩斯的解释:“非自愿失业”就是劳动者愿意接受现有的工资水平,都找不到工作,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

汉森的结构性失业论。美国经济学家汉森(A·H·Hansen)在《经济政策与充分就业》(1947年出版)中,提出了“结构性失业”的理论。他认为,在一个动态的市场经济中,季节性的、过渡性的和技术上的失业是不可避免的。再说,在一个自由的社会中劳动者往往愿意为他们所喜欢的人工作,这样就必定产生劳动力的流动,所以不能认为让100%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就业才是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意味着有一定比例(如4%~5%)的人处于劳动力的流动状态。如果说把因技术进步、经济结构的调整使这一部分人处于劳动力市场待业中称作失业,那只能叫做“结构性失业”。汉森的结构性失业论是为政府干预实现充分就业奠定理论基础的,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不能完全靠私人投资实现充分就业,而要发挥国家在实现充分就业中的作用,即选择适当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投资,增加就业机会。

在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就业理论,有影响的应当是上述权威人士的论述,他们在著述中确定的“自愿失业论”、“摩擦失业论”、“非自愿失业论”和“结构性失业论”至今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后来的经济学家或经济学派,不论是凯恩斯主义者,还是货币主义者都没有彻底否定过上述就业,而只是在接受和运用这些理论时有时空之分,比如是从长期来看待,还是从短期来看待,是从整体来看待,还是从局部来看待等。从长期来看待,有人提出了“周期性失业”;从短期来看待,有人提出了“季节性失业”;从整体来看待,有人提出“技术性失业”从局部来看待,有人提出了“投机性失业”等。可以说这些不同概念的失业的提出,都是在上述就业理论基础上的“修修补补”,而缺乏“纯理论性”。

但值得提出来的是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A·W·phillips)把就业与通胀联系起来研究,提出了有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根据90多年的资料分析(1861年~1957年),提出了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的理论。这一理论不仅指出了失业与通胀是可以并存的,而且是能够被替代的,即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下降;相反,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这一理论基本上符合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实际,因而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都具有生命力。但是到了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发生了“滞胀”现象,一方面经济停滞,失业增加;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物价上升。对于这种状况,难以用“菲利普斯曲线”去解释,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总量分析面临着危机。

较早对这种状况作出解释的是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M·Friedman),他认为在考察通胀与失业的关系时,要把“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区别开来,“自愿失业”者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为“自然失业率”,在考察是否充分就业时要把“自然失业率”排开,也就是说,只要在总劳动人口中一切愿意接受现有的工资水平而都找到了工作机会,就算充分就业了。弗里德曼认为,在资本主义市场竞争中,充分就业完全是可能的,而实际生活中之所以存在失业,是由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有“偏差”。如果人们预期未来的通货膨胀率会低于现实的通货膨胀率,则就业率上升,“自然失业率”下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名义收入会升值,增强人们对现有工资水平的接受性;相反,如果人们预期未来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现实的通货膨胀率,则就业率下降,“自然失业率”上升,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名义收入会贬值,削弱了人们对现有工资水平的接受性。弗里德曼认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不会长期偏离现实的通贷膨胀率,因而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能够保持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就实现了充分就业。他认为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状态下,实现充分就业是一种长期的趋势,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替代关系只有在短期内存在,长期不存在。以此证明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的政策是无效的。在这里姑且不论是凯恩斯的理论政策主张有效,还是弗里德曼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有效,值得重视的是弗里德曼把“心理预期”纳入了就业与通胀的研究中。

各种就业理论为不同的就业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概括地说,他们的理论基点和政策主张无非是崇尚市场行为,还是崇尚政府行为。崇尚市场行为让市场调节,它的理论假设是:只要市场发达、信息灵通,市场就能自理;崇尚政府行为让政策干预,它的理论假设是:政府是理性的,只要政府干预,非理性就能够得到抑制。当今西方经济学有各家各派,各家各派有不同的理论观点、政策主张,但总的说来,也离不开这两种归属。上述提到的经济学家萨伊、马歇尔、庇古、弗里德曼属于崇尚市场行为,主张让市场去调节劳动者的供求,实现充分就业;而凯恩斯、汉森、菲利普斯则属于崇尚政府行为,主张靠政策去调节劳动者的供求,实现充分就业。

但是,必须指出:崇尚市场行为并不抹杀政府的作用,只不过认为政府的作用有限,需要着力发挥市场的功能,比如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他认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从短期来看也许有效,而从长期来看则难以奏效。他主张货币供给的“单一规则”也是一种政府行为。在他看来,只要货币管理当局把这一项把握好了,其他方面市场就能自理。同样,崇尚政府行为也不否定市场的功能,只不过认为市场可能失灵,需要侧重发挥政策作用。被经济学界推崇的主张发挥政府政策作用的是凯恩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实际上评价的是市场行为,认为市场的功能不足以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实现充分就业,因而必须发挥政府财政政策的作用。其实,凯恩斯崇尚政府,重要的是因为他认为市场会失灵。他的“市场失灵论”散见于他的代表作《通论》中,在这里有必要集中评介:

凯恩斯的政府干预宏观调控是建立在他的“市场失灵”假说的基础上的。凯恩斯认为无论在劳动力市场上或资本市场上都不会“出清”,存在失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即使实际工资很低,工人们都愿意工作,但仍然存在着失业;在资本市场上,即使利率调整到符合企业家的预期,企业也愿意购买劳动,但仍然存在着失业。这就是说,不能完全靠市场的作用实现就业的供求平衡,市场失灵了。

凯恩斯把市场失灵的原因概括为:(1)市场的不完全性;(2)预期的不确定性;(3)货币的非中性;(4)不同人偏好的相互依赖性;(5)竞争的不充分性。所谓市场不完全性是指缺乏期货市场。凯恩斯指出:如果个人储蓄不是用将来的消费需求来代替今天的消费需求,则是今天需求的净减少,“这样,储蓄的行为,除了会减少目前对消费品的需求以外,还会减少目前对投资品的需求”。“如果储蓄不单纯代表节制目前的消费,而且还同时代表对将来的消费的定货单,那么,它的影响确实可以是很不同的。因为,在这一场合,从投资上所能得到的某些将来的预期收益会得以改善,从而,从供应今天的消费的用途中解放出来的资源可以被转移到供应将来的消费上去”(注: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17.)。这表明,在凯恩斯看来,如果单纯地储蓄则对就业不利,储蓄必须转化为投资,而要使储蓄转化为投资,就必须有期货市场,这样才能改善预期收益,才能把解放出来的资源运用到供应将来的消费上去。所谓预期的不确定性包含两重含义:一是关于未来需求和目前适当投入某种资本货物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二是关于资产价格的不确定性。这两个不确定性反映在资本市场上的状况是:现在的投资者付出多少猜测未来的购买者愿意回报多少,而未来购买者回报多少又猜测现在的投资者愿意付出多少,这样相互猜测的结果,使投资的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的价格容易波动变化,进而使得长期收益无法计算。长期收益无法计算,影响商业信心。所谓货币的非中性,一是指以货币单位表示的名义价值具有“惯性”,即名义价值的标准一旦形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市场认同标准,不会随意改变。凯恩斯指出:货币是一个记帐单位,使得财富、资产和债务有了名义价值或价格,而名义价值或价格具有“惯性”,这种“惯性”是难以消除的。二是指货币的可替代性。凯恩斯认为货币和其它资产都能够作为价值的贮藏手段,它们之间可以替代,推动着它们之间替代的是对实际报酬率的预期。由于以货币单位表示的工资的名义价值具有“惯性”,因而凯恩斯不赞同通过提高或降低名义工资去实现劳动就业的均衡。凯恩斯不认同“货币幻觉”,不认同货币工资具有弹性。此外,他认为货币的可替代性要影响消费和投资。所谓竞争的不充分性是指企业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产经营:一是受需求的约束,不是你想卖多少就卖多少;二是存在过剩资本,资本过剩的原因,是由于经济不景气和技术上的互补,这都会使生产力闲置。而资本过剩与劳动者的失业高度相关。

市场失灵,市场不能出清,就需要采取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实际上是针对市场失灵的补充性措施。

(收稿日期:2000-05-06)

标签:;  ;  ;  ;  ;  ;  ;  ;  ;  ;  ;  ;  

就业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研究的主题_凯恩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