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的“潜台词”_潜台词论文

教科书的“潜台词”_潜台词论文

教材编写的“潜台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潜台词论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材怎么编,往往是受编写思想制约的。所谓编写思想,从实质上说,就是对语文学习规律的认识。可以这么说,有什么样的语文学习观,就有什么样的教材编排。这些编排思想,不是外显的,而是内隐的,不说往往不知道,甚至会产生误解,所以我说它是“潜台词”。

我想以第二学段的教材为例,重点谈淡苏教版语文教材编写的“潜台词”。

一、关于读写结合

有的实验区老师说:“苏教版教材中每个单元中的习作与本单元中的课文没有必然的联系,怎么发挥课文对写作的导向作用呢?”

苏教版教材每个单元中的习作与该单元课文的确没有必然的联系。就拿三年级上册教材来说,8次习作几乎都跟本单元的阅读课文不搭界。

为什么要这样编排?这就必须说说苏教版是怎样认识读写结合的。

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影响和制约着写,写又反过来促进了读。而在这一对矛盾中,读又是占主导地位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积累得越多,写作的根基才越雄厚,“厚积”才能“薄发”。

1.长线结合

学生是怎样学习书面语言的呢?我们认为,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过程,是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过程。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除了吸收其中蕴含的文化、思想内涵以外,还通过熟读、背诵课文积累了语言材料,积淀了语感经验……就这么坚持不懈地做下去,范文里的规范语言便被学生吸收,并同化进学生原有的认知组块中去。如此不断地积累、同化,就好比是“布云”,到了该表达的时候,一些语言材料便从他的“言语仓库”里被“检索”出来,为他表情达意所用。如此从表达的需要出发,随时取用“库存”,就好比是“落雨”。平时只管这么“布云”,谁也不知道哪块云彩会“落雨”。这种读写结合是长线的,是潜移默化的。

过去对读写结合理解得太机械了。读了什么就马上要求写什么,一对一,认为这才是读写结合,而事实并非如此。一般而言,这边学了,不可能马上就派上用场,要有个内化的过程。好比吃了一个馒头,不可能马上就长出一块肌肉来。阅读的课文是“典范语言”,儿童的习作是“伙伴语言”,二者反差较大,一般而言,所学课文不适宜于儿童模仿。这好比一个初学美术的儿童,你不可能一开始就让他去临摹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

小学生在课文中学了一个词儿,也有一个由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的过程。我有一个外孙,上四年级,有一次他写作文,写了我家后面小院里的一棵无花果树,其中用了一个词——奇枝罗列,我问他从哪儿学的,他说是三年级读过一篇《黄山奇石》,其中有“奇峰罗列”,他稍加改造,就活用在这里了。这篇课文是一年前学的,直到现在才“落雨”。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课本中的阅读与写作,是采取“双线并进”的编排方法。这样安排,也许更切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

2.短线结合

如前所述,相当一部分课文是不适宜于小学生来模仿的,但这也不能绝对化。小学生虽不能仿写与课文同样的内容,但却可以寻求一个比较合适的角度或比较适于迁移的局部去进行模仿。教学实践证明,这种随学随用的“小练笔”具有相当大的训练价值。

三年级上册教材就安排了一些这样的“小练笔”。有的是利用课文的内容,练习写一段话,如《航天飞机》,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有的是学习课文的写法,练习写一段话,如《石榴》,要求学生“品尝一种水果,并模仿课文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有的是所学课文的延伸,如《孙中山破陋习》,要求学生“问问身边的老人,听她们说说缠足和小脚,把你了解到的写下来”。有的是模仿课文的段式写话,如《东方之珠》,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第5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本着这样的结合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采取了“长短结合”“大小结合”的编写策略。所谓“长短结合”,是说一方面要致力于长期积累,潜移默化,多布“云彩”,不急于马上“落雨”;另一方面也要因“课”制宜,搞一些借鉴范文写法或迁移范文语言的“小练笔”。“长线”贯穿始终,“短线”相机渗透。所谓“大小结合”是指课本中既有8次“习作”(专项的作文练习),也有随文安排的写片段的练习。习作课自成系列,小练笔机动灵活,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从而构成苏教版国标本习作教学的新体系。

二、关于训练体系

我们安排训练重点的方法是:三维整合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

为什么不是像传统的教材那样,每单元安排一个训练点(或知识点,或能力点),而是分散开来,多次重复?因为过去那种安排方式,是硬搬数理化的教学套路,将语文的知识点、能力点分解开来,组合成一个知识体系,让学生按部就班地来学。实践证明,语文学习与数理化的学习不是一码事。“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学习语文要靠长期积累,逐步习染、熏陶。我们认为,这种“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的安排,可能更靠近语文学习的规律。

三、关于词汇教学

传统的词汇教学,重视的是抄词解,背词解。学生怎样才能真正理解一个词语呢?是靠背词解吗?实践证明,学生会背词解,并不意味着真正理解了这个词,就更不要说实际应用了。

苏教版倡导的词汇教学,在《要学会查“无字词典”》一课中讲得十分明确:“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这实际上就是苏教版所倡导的词汇教学的理念。

一个词语怎么就理解了?不是靠背词解,而是靠生活经验。学生理解一个词语的过程,是唤回他有关这个词语的直觉经验的过程。我有一个6岁的孙女,有一次她正在画画儿,我问她:你会画些什么?她说:我会画机器猫、小狗,还会画大自然。我问她:什么是大自然?她说:大自然就是有山,有水,有花,有小鱼……她不是从概念上去解释这个词的意思,而是用她的直觉经验来说明她对这个词语的理解。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让儿童理解一个词语,需要借助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唤回他的直觉经验,也就是图像,来跟文章中的词语(指文字符号)相匹配,从而将信息激活。

我们经常讲,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理解词语离不开上下文,这大概也是学习语文的一个规律吧。我们编写的成语串为什么要紧贴着课文?其目的就是要借助具体的语境,即具体的事件,来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如《开天辟地》一课后,安排的成语串是“混沌不分昏天黑地/大刀阔斧开天辟地/与日俱增顶天立地/变化万端改天换地”,其实就是要借助课文帮学生理解成语。课文上说:“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这其实已经把“顶天立地与日俱增”的意思说得非常清楚了。

我还经常听到老师这样反映:成语串学得快,忘得也快,没有用。真的没有用吗?我不这样看。为什么?因为学习一个词语,不是一次完成的,学会了又忘了,很正常。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读报纸,遇到一个生字,查字典,知道了。过了一段时间,又遇到这个字,似曾相识,但怎么读,却忘了,就再查。如此几个反复,这个字才能记得住。儿童学了成语串,会背了,很快又忘了,也是很正常的。学成语串,是学习这几个成语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学了又忘了,跟压根儿没学过,不是一个概念。有时读书读到这个成语,又会想起来,或者到用的时候,就能激活,忘了,并不是在脑子里不存在了,只是处在休眠状态罢了。

四、关于习作编写

有的实验区老师提出:“三年级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关键阶段,除了让学生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外,还应让学生初步掌握写人、状物、叙事、描景的知识与方法,而且涉及的范围要广。可是苏教版每次‘习作’,训练的知识点、能力点并不明确,习作训练如何就事论事呢?”对此,我想说说个人的看法。

过去的作文教学走入了一个误区——作文教学致力于知识点、能力点的构建,误认为掌握了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作文就能写好。

事实并非如此。学生懂得了许多写作知识,并不见得就能写好作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地观察、思考,不断地写作、修改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形成的。诚如鲁迅先生所说:“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当然也不是说写作知识没有用,写作知识是有用的,但其运用也是建立在大量的写作实践的基础上的,离开了写作实践,就根本谈不上写作知识的运用。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就告诉我们,要写好作文,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也就是说要通过长期的积累、反复的历练,把写作的基本规律搞通。

三年级的“习作”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来编写的。它不是以知识点、能力点的训练为中心,而是以完成每一次的习作为中心,相机渗透有关的写作知识与能力训练。

五、关于练习改革

记得李吉林老师曾经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认为在语文教学改革面前有两座“大山”:一是课堂上的繁琐分析,一是繁琐、机械的练习。真是一针见血!学生做了几十年的练习,语文水平上去了没有?基本上是无效劳动,这是很可悲的。

众所周知,过去的语文练习是围绕着考试转的,考试是繁琐的、机械的,标准是惟一的,所以练习也是繁琐的、机械的,标准也是惟一的。

苏教版下决心要在练习上来一番改革,不是小修小改,而是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其指导思想是语文练习要指向生活,指向实践,指向综合,将知识、能力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变应试目的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总而言之,是走一条生活语文的道路。

其总体设计是三部曲:低年级是“学用字词句”,学习了字词句,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如学了大写数字,就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中年级进一步,叫“处处留心”,要求学生处处留心生活中的语文,也就是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如四上“练习1”让学生认识动物标牌,就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高年级的练习领域就更宽泛了,是“语文与生活”,要求把二者融合为一,因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

此项练习设计的特点是:

综合性——是字词句篇的综合,听说读写的综合,三个维度的整合,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三上“练习3”关于种子的传播,既有阅读的练习,也有说写的练习。先是阅读一篇短文,然后要求学生选一种植物,说说它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再用几句话写下来。整个练习讲的都是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是与生物知识的融合。如四上“练习7”要求学生为春联补字,要做得好,首先得有相关的春联知识,还得会体味词语的感情色彩,还得知道怎么联系上下文来猜测。这不光是语文知识的练习,还有较强的人文教育内容。

实践性——练习内容学以致用,大都与生活紧密联系,答案也不是惟一的。如四上“练习 2”,让学生写出从学校到家怎么走,就是很有实用价值的练习。

趣味性——尽可能做到练习的生动有趣,让孩子喜欢做。

语文练习改革是一项具有创造性与挑战性的大工程,单靠少数人是做不好的,只有大家共同参与,群策群力,才能逐步取得经验,做得更好一些。

标签:;  ;  ;  ;  

教科书的“潜台词”_潜台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