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神东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209
摘要:煤炭行业在我国的总体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健康增长,便利人们的日常生活条件,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煤炭费用在多个行业中占据的比重都较大,尤其是一些火力发电企业当中,通过对煤样的质量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和分析,能够为后续开展具体的使用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和条件。煤是一种有机无机混合物,其中包含的成分较为多样并且复杂,这种特性决定了其能够在多种情况下被有效应用,针对煤炭的不同利用方式,对于煤炭本身质量和性质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而需要对煤进行充分的化验工作,根据其实际的化验数据,决定其能否被真正投入到实际使用之中。
关键词:煤;化验数据;措施
1.做好煤质化验工作的前期准备
在对煤进行化验的时候,主要是针对少量的样品实行的,煤样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效果,化验员需要针对不同测验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煤样的规模和质量进行选择,根据化验数据对煤炭本身的实际利用价值进行分析和判断,这中间做好煤质化验工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十分重要。在开展煤质化验工作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需要针对煤样进行良好选择,它对于煤质最终化验效果具有直接影响,按照一定规则对煤样进行编号、登记,同时根据具体的检验要求,对煤样的化验顺序进行确定。其次,需要根据化验项目,制定出完善详细的化验方案,方案中需要根据煤样性质、煤样质量以及检测项目等方面确定实际的内容。通常一些煤样数量不够充分导致煤质化验工作不够良好,这样会给化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制定出更加细致的化验步骤和策略,再者还需要根据化验方案,严格执行具体的化验步骤。煤样自身的质量和性质,将会对化验结果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而按照化验方案全面执行,减少煤样受到外界污染的情况发生很有必要。最后,还需要对化验实验室内部的各项实验设备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保证各项设备的整洁性,按照具体的实验室规范进行操作,通常情况下,实验室中主要用于煤样制备的工序有破碎、筛分、掺和、干燥等,保证各项工序的顺利进行,能够为后续煤质化验工作的实际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2.化验室工作
2.1样品的接收与检查
化验室工作中接收样品是第一道程序,样品接收时的状态对化验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全水分每变化1%,就影响热值200 J/g左右,所以接收样品时制样两个送样,化验两个接样,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其次要检查样品状态,对全水分样品一定要核对标签,检查质量是否有变化,水分是否有损失,其粒度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尽快进行试验。
2.2常用化验项目的准确性分析
化验室日常试验主要有工业分析和发热量,我厂在做工业分析和发热量时是不同化验员分项操作,从称样到数据的计算,填写原始记录各负其责,并逐项签字认可,这样可有效的避免样品串样的发生。最后汇总审核人员审核,从而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而且便于数据的溯源。工业分析测定有:水分、灰分和挥发份三项,主要说一下实际操作中常常回忽略的一些事项。
2.2.1水分的测定
水分是电煤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一有害成份。煤中水分不能燃烧,,水分越高,可燃物就相对减少,降低发热量,使煤分着火困难,增加运输和经济损失,增加锅炉烟气量,由烟气带走的热量也就越多。试验中应注意:第一样品粒度要符合要求,煤样粒度太大,在规定的时间内干燥不完全,使水分测定结果偏低,多数电厂在制备样品时,怕麻烦,不用规定孔径的筛子筛分,普遍样品粒度偏大;第二干燥温度要符合要求,并要有鼓风装置,有的电厂为了加快试验速度,擅自提高干燥温度,这不但易使样品氧化,而且使测定结果偏低;第三由于化验室接收样品时,多是密码标签,有的化验室没有注明样品种类,容易造成所有样品干燥时间一样,但不同种类煤样的干燥时间不同,注意区分;第四质量恒定是试验终结的标志,检查性干燥试验是检验质量恒定的手段。有的化验人员认为全水分在进行检查性干燥时,数值在0.1%~0.3%之间变化可以,不需要达到恒重(满足重复性要求),节约时间,可以省略检查性干燥,但是我们算一下,全水分每变化0.1%,影响热值20 J/g,如果一天进煤量为1万t平均3 000大卡的煤,一天影响经济效益最少可达1 200元,一个月为3.6万元,全年就是40多万。并且水分测定中的全水分,不可再现,所以操作中一定要严格按标准进行操作。
2.2.2挥发份的测定
挥发份测定注意:第一烟囱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坩埚要符合要求,由于电厂每日化验数量很多,每个坩埚和坩埚盖不是唯一配套使用,所以选择坩埚一定要检查配合是否严密;第三测定结束后要检查坩埚与坩埚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3发热量的测定
发热量是进煤计价的依据,量热仪是测定发热量的主要仪器,量热仪的性能指标对结果会有很大影响。电厂常用的是定温量热仪,笔者在操作中注意到一些细节,这里简单说一下,首先测定时,要进行样品的称取,国标要求称取的质量是0.9 g~1.1 g。如果分子数值不变,分母数值越小,结果越大,也就是说煤样质量m越小,其热值Qb,ad越大,试验证明0.9 g比1.1 g煤样测试结果高约100 J。笔者认为为了提高数据测定的准确性,在试验前量热仪应先预热10min,并在不放试样的氧弹中做一个空白试验,以利于仪器各零件的稳定运行,每台量热仪每桶做样不要超过10个。我化验室做过试验,当天试样第一个煤样,在连续做了5个样品后,重新测试当天试验的第一个煤样,其发热量平均偏高112J/g,同一煤样热值有越做越高的趋势。各厂家的量热仪在连续做5个以上煤样的时候都会有样品热值不断升高的趋势。虽然采用了定温装置,单化验室在日化验量40多个样品以上的条件下,定温装置并没有克服这一弊端,连续测试后样品热值不断升高,内筒温度也不断升高,升温平均达0.2℃/每个样。分析原因,是由测热后以升温的内筒水循环自外筒,使外筒水温也不断升高,虽然采用了冷却装置,但并没有消除其影响,这必将影响冷却校正值的计算。平均内筒升温0.2℃/每个样,而这个温升又得不到修正,导致结果越做越高。量热仪生产厂家一般设定外筒温度为29.5℃左右,东北地区冬季室温很难达到,并且试验过程中氧弹频繁处于室温环境和内筒环境中,氧弹的温度会因室内环境温度会有所下降,影响内筒的温度平衡,国家要求内筒的温度应尽量接近室温,相差不得超过1.5K(1.5℃),但北方化验室很难达到,应根据不同室温条件调整外筒水温,以利于仪器的精密度和准确性。
3.控制煤化验数据准确性的外部有效措施
3.1对煤化验分析过程中的不良误差进行有效降低
在实验室之中对煤化验的时候,通常使用的是物理化学方式、科学检测技术等,从而对煤样的现实质量进行充分测试和判断,这其中将会需要到仪器仪表、各项设备以及化学试剂的重要参与,这些方面还会对煤化验的最终结果造成较为直接的影响。因而在开展具体的煤化验工作时,需要对经常使用的检测设备、仪器等进行标样和校正,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针对不同种类的煤炭产品检验质量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相应标准和要求,并对整个具体的实验环节进行设计和安排,将煤化验结果的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3.2加强煤化验的交流和学习,从实验工作人员方面提升煤化验的准确性
想要有效提升和控制煤化验结果数据的准确性,需要对传统的化验和质检人员进行全面培训,相应的建立起全面的培训体系。通过培训工作,积极提升质检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经验。培训过程中,各个实验工作人员和质检人员能够进行相应的交流和学习,针对煤化验的具体内容和流程有所充分了解和掌握,积极吸取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有效提升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能力。
3.3将煤化验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进行检验
在开展煤化验工作的过程中,提升和控制煤化验结果数据的准确性,需要对传统的检验方式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完善,将煤化验从数量型向着质量型进行全面转变。质量型的检验方式,需要建立起良好的质量防控体系,需要采取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方式,建立起统一的、规范的、完整的质量防控标准,并将该项标准进行严格的实施。同时还可以建立起完善的考核机制,针对各个工作人员的实验工作进行充分考察,实施全面合理的奖惩制度,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实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
4.应用
对工业分析数据,用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发热量与实测发热量对比,将误差绝对值大于4%的作为异常数据,进行分析。
4.1固定碳异常组
固定碳异常组发热量计算值为15 553 J/g,与实测值误差-9.58,误差绝对值大于400,为异常数据。
4.2挥发分异常组
挥发分异常组发热量计算值20 010 J/g,与实测值误差-6.64,误差绝对值大于400,为异常数据。
5.结束语
控制煤化验数据准确性的有效措施,需要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进行,前者主要是对煤化验分析过程中的不良误差进行有效降低,将煤化验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进行检验,以及加强煤化验的交流和学习,从实验工作人员方面提升煤化验的准确性,而后者则主要包含了水分测定、灰分测定以及发热量测定。通过提升煤化验数据的准确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煤的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倩,刘海洋,卢晓.缩小煤质化验误差的相关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4.
[2]李静卓.探究对煤炭质量监督检测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4.
[3]陈文敏.张自韵,陈怀珍.动力配煤[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4.
[4]樊丽华,刘炜.谈如何控制煤化验数据的准确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
论文作者:黄欣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0
标签:样品论文; 质量论文; 数据论文; 水分论文; 发热量论文; 准确性论文; 化验室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