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交易的环境效应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应论文,对策研究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09)06-0127-08
一、碳排放权交易及发展现状
气候变化作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已成为整个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不仅是气候环境领域的问题,而且是事关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各国的繁荣发展的大问题。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缔约国承诺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采取措施缓解气候变化,力图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一个安全水平。为实现减排目标,《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三种碳交易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DM)、排放交易(ET)和联合履约(JI)。所谓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是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效应气体削减项目,与此同时产生的消减份额中的一部分,作为发达国家信用所得,用其来充当本国消减份额的一种机制;排放交易(Emission Trading,ET)即允许某个工业化国家通过购买另一个工业化国家的排放份额来增加本国的排放份额;所谓联合履行(Joint Implementation,JI),是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时,并非某几个国家提供技术、经验、资金共同致力于对策,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以既经济又有效为目的。发达国家共同实施排放削减和吸收的项目,投资国为了完成本国的数字指标,以获得排放削减单位为信用所得的机制。因此,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减排温室气体的灵活机制之一,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知和熟悉,目前已发展成为各国减排温室气体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京都议定书》为全球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权,同时也催生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随着碳排放权在国际市场上的商品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将排放权经济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国际碳排放权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据统计2006年全球碳排放权贸易额达到280亿美元,截止到200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额在600亿左右,这比2004年开始实行碳交易之初增长了60倍,交易量从1000万吨增长到27亿吨。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08年后的规模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将达到1500亿美元。2008至2012年,全球“碳交易”需求量为7亿至13亿吨,交易值每年可达140亿至650亿美元。
目前,国际上已形成多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02年4月英国成立了全球第一个排放权交易市场,它包括英国排放配额交易安排(ETS)和英国排放配额交易团体(ETG);欧洲排放贸易体系EU ETS(The EU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温室气体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Chicago Climate Exchange),它是全球第一家气候交易所,欧洲气候交易所(ECX)是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在欧洲的分支机构;蒙特利尔气候交易所(MCeX),是2006年7月由加拿大蒙特利尔交易所(MX)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联合成立的加拿大首个环境衍生品市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体系(GGAS);等等[1]。
各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使得以碳减排为商品的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逐渐形成,减排额成为投资界的热门商品。欧洲气候交易所预计,一旦碳排放配额交易在期货期权市场展开,仅欧洲市场每年的规模就将达到580亿美元。随着世界碳交易量的增加,主要交易国家将陆续建立排放贸易体系,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已提出了近期开设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计划。据世界银行估计,2008—2012年全球碳交易需求量为7—13亿吨,交易额每年将达140—650亿美元。但是受到交易市场的不完善、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交易价格经常出现巨大的波动。2006年4月中旬欧洲气候交易所创下了每吨30欧元的纪录,但在5月中旬又狂跌至10欧元,2007年的期货价格已降到了4欧元。目前的碳排放权交易形成了多个分割的交易市场,而且各个交易市场之间缺乏流动性。
现在的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有两个交易模型:“限量管制与交易”和“基准线和排放额度”。初始排放权分配问题是实施国际排污许可证交易中最有争议的问题[2]。目前,排放权分配主要遵循3种原则:(1)按人口分配,体现了每个人都享有同等环境与发展权利的道理;(2)按历史责任分配,这意味着在过去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国家应该承担主要削减责任;(3)按现状分配,维持现状把排放权分配给现有的排放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于减排温室气体经济利益的冲突和调和主要就是围绕这些原则的争论,所以有一些学者提出了除免费分配、定价出售和拍卖以外的混合分配方式[3]和新的分配方式[4]。
二、碳排放权交易的环境效应理论模型
(一)模型设定
我们借鉴Copeland和Taylor的分析框架[5],建立一个标准的2*2一般均衡贸易模型,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排放权交易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进行理论分析。
假设有两种商品X和Y,X为高排放生成温室气体的商品,而Y是清洁商品,这两种都是必需消费品。人力资本h为主要生产要素,其供给不具有弹性。各国的人力资本要素禀赋不同,但是技术和偏好趋同。我们把高排放视作另一种生产要素,其供给具有弹性。因而,生产函数为
因此,单方面的一个或几个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降低会导致世界总排放的减少。
2.开放经济下减排的环境效应
我们接下来考虑开放经济下国外排放减少将会产生的影响问题,分两种情况:
(1)不允许排放许可交易
同理,对于高排放商品的进口商来说,m>0,则高排放商品的价格的下降将会有增加进口的激励,因而在引致效应下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
总之,在开放经济不允许排放许可交易下,国外排放减少引起的三个效应的总效应不是很明确,“搭便车效应”和“碳泄漏效应”都引起K国排放的增加,但是“引致效应”将引起K国排放的减少;在生产方面产生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在消费方面也产生了替代效应,所以总效应不像封闭经济条件下是确定的排放增加,国外排放的减少有可能会引起K国排放的减少。《京都议定书》关注的就是其中的碳泄漏的削减问题,当签订国按照协议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价格效应下非缔约国会增加污染商品的生产从而导致碳泄漏效应的发生。通常认为碳泄漏将导致附件Ⅰ国家和地区25%的削减无效。
(2)允许排放许可交易
假设A地区从B地区进口了排放许可,那么B地区X商品的生产将会减少,A地区的Y商品将会增加,从而X的价格将提高,从而
三、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和对策建议
(一)中国的碳排放交易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既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同时又深受气候变化之害。中国气候变化的速度很快,在未来50~80年全国平均温度可能会升高2℃~3℃。预计到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可能增加1.3~2.1℃,到20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可能上升0.01~0.16m,导致许多海岸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农业生产也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洪水、台风等极端气候将显著增加[6]。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现阶段温室气体的年排放总量已经超过全球总量的10%,位居美国之后列世界第二位。虽然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部分来源于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转移排放,但是由于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巨额的贸易规模,中国实际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可能在2010—2020年间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
中国政府早在1993年1月就批准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02年已经核准了《京都议定书》。2007年中国正式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全面阐述2010年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对策,承诺到201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将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左右,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等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在推动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约束性的量化指标被分配到各个省市和企业,使得排放权配额交易成为可能,并推动一个庞大的能效环保交易市场的形成,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也随之迅速壮大。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每年可减排1—2亿吨,为全球提供50%以上的CDM项目[7]。中国煤炭、钢铁、有色金属和再生能源等行业的企业,正透过清洁发展机制从发达国家引入先进技术,实现减少排放,与此同时将减排所取得的排污权出售给像富通银行这样的碳交易商或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买家,取得利润。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减排指标出口国,在许多方面拥有优势,包括技术实力、风险较低、相对容易获得项目融资等,具有开展CDM项目的巨大潜力。截至2008年12月,已有1749个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其中367个项目在CDM执行理事会(EB)注册成功,共有30个项目获得EB签发的核证减排量(CERs),累计签发量为3637万吨,占EB签发总量的31.33%,签发量已超过印度(30.00%)[8](P17)。目前中国在全球CDM市场上占据60%多的市场份额。据世界银行估计,2008年至2012年中国将提供全球1/3的碳减排量,由此产生的交易额将超过150亿美元,为世界碳减排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这种碳减排交易,欧洲国家获得了碳减排量,将自己的生产成本降低。同时,中国企业也获得了欧洲先进设备、技术和资金支持,缩短了企业本身技术改进的周期,促进了中国制造快速的发展和质量提升。正是由于中国提供了减排的空间,全球碳排放量才有可能降下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脚步也随之放缓,中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二)中国发展碳排放权交易的对策建议
由于中国的庞大的贸易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在增长规模,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这将难以避免地成为贸易和气候变化谈判的一个焦点。中国处于整个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最低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低廉的环境能源成本生产和出口了大量的高耗能和高排放产品。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大国,同时又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必须履行相应的承诺。因此,需要在碳排放权交易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战略,使中国可以在减缓气候变化和推进贸易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1.国际多边机制的协商 2009年底国际社会将对2012年后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达成新的全球协议。中国在参与国际气候制度谈判的过程中,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维护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权利,抵制发达国家提出的不切实际的减排要求,建议积极推动在碳排放交易、环境产品和服务自由化、技术转让方面的多边谈判,来换取有关成员承诺不采取与气候变化有关的边境贸易限制措施。在认定排放量的问题上,中国应从本国立场出发坚持将人均排放量作为衡量减排的指标进行谈判,为中国保持高速经济发展争取充分的时间,积极发展碳排放贸易,充分利用发达国家提供的资金或技术支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尽可能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法律法规的支持 虽然中国政府核准了《京都议定书》并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全面阐述了2010年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对策,但是在制定政策的同时,也要相应进行法律体系的完善。目前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还缺乏,各项体制都不健全。气候政策需要一个有力的法律结构,来确定进一步兑现承诺的具体做法和方案。每一个政策手段的实施都需要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来作为保障,使其有法可依、顺利进展。碳排放权贸易制度还需要对产权和资源保护进行法律方面的界定,指定谁在气候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具有合法的地位和权利。
3.产业政策的扶持 在现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各个产业部门对能源有很大的需求,进而造成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众所周知,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而煤炭的含量较石油天然气等高很多,再加上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不高,节能意识也不高,使得能源消费效率低下。如果能制定优惠的产业政策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其能源利用的效率,则意味着消费同样的能源可以产生更大的产出,也意味着同样的产出会减少对能源的利用量,其结果不仅会减缓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压力,而且也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为防止地球气候变暖作出贡献。
4.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的完善 2008年8月中国在北京和上海相继成立环境交易所,9月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也在滨海新区正式揭牌。主要业务包括减排与环保的技术交易、排污权交易和碳排放交易等。环境交易所的建立,有利于改变过去国内碳排放权交易不透明的现象,也有利于改善国内碳排放交易价格低于国际市场的问题。这意味着中国推进节能减排的努力正在促进一个全新的能效环保交易市场的形成。但是目前国内的交易所业务,仅仅局限于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交易产品和能源效率交易产品,交易产品的认证核准以及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尚有待进一步探索。而且目前国内碳排放贸易大多都是大企业项目,民间力量参与程度不够。国内的金融系统还没有把环境权益作为金融机构可以投资的产品,银行无法直接购买交易所开发的标准化产品,或者为企业提供贷款。
5.其他贸易环境措施的辅助 在排放权交易方面,虽然中国已经建立了环境交易所和气候交易所,但是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可以尝试运用其他贸易环境措施来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下的政策。比如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可以引入边境税收调节措施,以平衡发达国家设立贸易限制措施;在引进直接投资时,也要加强审核监管,设置更高的环境审批标准,密切注意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不能盲目引进不利于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减少因为国外减排承诺或更高环境标准企业的转移,造成更多的碳泄漏到中国。
6.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 中国是高污染高能耗国家,依靠的是传统的增长模式。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必须改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低碳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的技术基础是绿色能源和环保技术,当节能减排具有真正意义的经济价值后,世界范围内低碳经济的发展无疑将引发新的产业革命。目前,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各国政府特别是全球影响力巨大的经济体,都不约而同地量身制定出绿色解决方案,将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法宝押在绿色能源和技术上,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也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依托碳排放交易机制,交易双方、科研机构、投资机构、各类服务商、集成商及专业认证评估机构等多方市场参与者将集聚到一起,更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体制、机制和技术的创新。在绿色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的引领下,传统的碳密集型企业将面临产业转型的挑战,而节能减排技术和能源效率领域的创新型公司将会脱颖而出,获得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从而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低碳生产带动低碳消费,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中国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目前要做的就是要加快新技术的培育和孵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创新。
目前全球经济和气候处在双重危机和压力下,如何将压力转变为动力将成为各国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契机。美国总统奥巴马早已将气候问题作为区别两党政治立场的底线,中国政府也量身制定出绿色解决方案,把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提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社会关于气候变化的多边谈判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各方期望于2009年底达成新的全球减排协议。如果达成新的气候变化的协议,但是协议没有把所有主要经济体纳入其中,仍将诱发贸易关系的紧张,因为一些国家的政府将出于竞争力的考虑,对没有采取措施实施减排国家的产品出口采取相应的贸易限制措施。在提高公众环境保护、减缓全球变暖意识的基础上,在维持经济高速增长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下,我们应将碳排放权交易和其他环境政策贸易政策、其他政策手段灵活地结合运用,更好应对气候变化给全球带来的挑战。
[收稿日期]2009—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