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教育的参考价值_语文教育论文

论中国传统教育的参考价值_语文教育论文

略谈传统语文教育的借鉴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育论文,传统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传统语文教育绵延几千年,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笔者认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该广泛借鉴传统语文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古为今用,实现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在传统语文教育中,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呢?

一、借鉴传统的“识字方法”和“写字习惯”

我国传统语文教育很重视字、词教学,通常采用“韵语集中识字,四会分步到位”的方法,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学汉语不像学英语,在学会了26个字母后就可以一边识字一边阅读了。学习汉字必须一个一个地认读和记忆,在没有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以前,是无法进入阅读的。于是,古代教育就在儿童入学前,通过其父母或长辈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集中教儿童认识1000多字,然后进入私塾的第一年再由先生教1000多字。他们往往将生活中常用字词编成押韵的词句,声韵和谐,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能顺利地读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就基本上过了识字关。而我们现在的识字教学采用的方法是“分散识字”和“注音识字”,有些孩子到小学毕业还不能完全过了识字关,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后续的阅读、写作及思维智慧的开发。所以,教师可以借鉴古人的“四会分步”识字法,以教会学生识字为主,这样就分散了教学难点,提高了识字效率,至于理解及使用,学生今后的阅读中自能“会意”,何须逐字逐词给学生讲解?

除了识字以外,传统语文教育中的写字训练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写字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一种一丝不苟的精神,也是做人的一种规矩,而今的中小学生写出来的汉字普遍较差。现在的新课改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写字提出了规范的要求,将“书写规范”纳入综合素质的考核,而且在中考、高考中设置了适当的“卷面书写”分,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重新拾起古人“描红”、“影写”、“仿写”、“临帖”的四步练字法,这样,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循规蹈矩的精神、勤奋好学的习惯和心无旁骛的注意力,更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啊!

二、借鉴传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指导

首先,要提倡相机诱导、启发点拨。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教学方法非常类似今天语文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内及课外自读,学生在自读中遇到困惑,努力钻研而又不能解决,急于想弄明白的时候,教师再去开导他,让他们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之感;不能硬性给学生规定阅读的方法及思维的方式,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按学生的阅读个性因材施教。此外,教师还要不断营造“愤悱”的氛围,“点”于关键、“拨”于疑难、“启”于困顿、“发”于讷塞,这样才能实现语文阅读的最优化价值。

其次,要提倡熟读精思、力求甚解。朱熹在《养正类篇》中说:凡读书要读得字句响亮,不可误、少一字,不可多、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叶圣陶先生更是强调了读书的具体要求——心眼口耳并用,传统语文正是通过阅读这个“介质”将“心、眼、口、耳”叠加成了一个个“聪”字,成就了一代代大儒。而今的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很难做到这“心、眼、口、耳”的四个统一,学生们常常被动地听老师讲解分析,教师成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层挥之不去的厚障壁,而不再是沟通学生与文本的桥梁。他们剥夺了学生的阅读空间,养成了学生不读书、不思考的懒散习惯,学生的语文素养怎么得以形成?所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该让学生静下心来,眼耳口心并用,熟读精思结合,真正地走进文本,陶然于阅读之情境,思接千古。

再次,要提倡“质疑阅读”和“发现阅读”。传统的阅读教学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发现、质疑,要求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才会在读中有感悟、读后有生成。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所以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与他“独抒己见”的质疑、“发现式”的阅读是分不开的,圈点评注成了他读书的一种习惯。然而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太多强调统一认识和标准答案,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不唯教参,不人云亦云,学生以探究的视觉去审视文本,必然会在读后有新的发现、新的生成。

三、借鉴传统的“背诵”

明末清初教育家陆仪说:“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识即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成诵,不但四书五经,即使天文、地理、史学、算学之类,皆有歌诀,皆须熟诵。若年稍长,不惟不肯诵读,必不能诵读矣。”五六岁至十四五岁,正是义务教育学段的年龄,孩子们在这一时期的记忆力最强,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不应让大量无谓的分析和讲解吞噬孩子们宝贵的黄金记忆期,而应该让他们大量背诵经典、精品,不求理解内容,但求越多越好,这样,将来才会受益无穷,正所谓“会背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况且这种“死记硬背”的好处是经过无数事实证明而行之有效的。文学巨匠巴金说:“我仍然得感谢我那两位强迫我硬背《古文观止》的私塾老师。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20本散文,跟这个启蒙老师很有关系。”可见背诵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现在,新的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指定了小学至高中各学段背诵古诗文的篇数和内容,这正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承袭。

四、借鉴传统的“多作”、“多改”

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考核内容是写文章,几千年来能有那么多绝好的诗词歌赋,与古人的常写多写是分不开的。谚云:读十篇不如作一篇,常作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作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亦难。作文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运用,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写作的能力和技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中、高年级每学期作文不少于16次;七至九年级每学期作文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这只是个底线标准,实际上就是说写作要多多益善啊!所以,我们作文教学要在次数和数量上加大要求,尤其要提倡学生多写读书笔记,多写生活日记。

有人说,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不是“改”出来的。这句话虽然强调了“写”的必要性,但忽略了“改”的重要性。我国历代文人学者都把修改文章作为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他们除了请大儒、贤达斧正以外,还经常自发地组织笔会进行互动,将自己的作品拿出来共同鉴赏并修改,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乃成其“大作”。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中的“胜”字,正是在“似”字的基础上由笔友们共同推究出来的。现在的作文批改,教师有时不自觉地就会用成人化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这往往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我们完全可以仿照古人“笔会”的方式,让学生们自批互评,学生能够在近乎“同等水平”上相互合作,分享各自的生活阅历,且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做老师的滋味,都能找到各自的成就感,这样,既改出了作文中的“问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以上是对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点看法。“知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相信语文课改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标签:;  ;  ;  ;  

论中国传统教育的参考价值_语文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