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基于城市特色理念的建筑规划设计论文_陈雪梅

探究基于城市特色理念的建筑规划设计论文_陈雪梅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 232100

摘要:绿色、节能成为了当前建筑规划设计的一种趋势,并日渐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建筑的设计中,必须认真处理好人、环境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我国建筑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此,对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基本原则,最终提出建筑规划节能设计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绿色理念;城市建筑;节能规划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扩大,建筑规模不断增大,,许多高层建筑在城市中涌现出来。建筑业属于一个高能耗产业,在其规划设计中,如果不根据绿色理念设计,极易造成能源的损耗,并带来较大的环境问题。因此,在建筑业的发展中,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实现降低能耗、促进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了建筑行业当前面临的一大课题。因此,在对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时,既要慎重选择建筑材料,又要合理布局建筑,才能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能耗现状

1.1建筑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量巨大

建筑能源的消耗是巨大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当今建筑能源消耗量已经占到总消耗量的40%左右。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建筑能耗在全社会终端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将逐步提高到35%左右。所以建筑将超越工业等其他行业成为用能主要增长点,建筑节能将成为提高全社会能源使用效率的首要方面。目前建筑物中空调耗电量的增长是大部分城市用电峰值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例如,深圳市1999~2003用电量,用电峰值2003年超过了1999年两倍以上,而且冬夏峰谷差也呈增大趋势。

1.2建筑用能效率低

我国当今的建筑能源的利用率非常低,特别是相比欧美国家,中国住宅的单位采暖建筑面积要多消耗50%~100%的能量,而且舒适性较差。例如,北京市在执行50%节能设计标准后,建筑能耗大幅降低,但仍比瑞典、丹麦、芬兰等国高出近一倍。与发达国家相比,公共建筑能耗同样居高不下。例如,上海市9幢办公楼统计的平均耗能量为每年1800兆焦/平方米,与日本同气候条件的办公楼节能标准每年1256兆焦/平方米相比超过43.3%;针对北京市十余家大型商场运行能耗的测试表明,这些商场的全年空调系统运行能耗平均大约是每年700兆焦/平方米,而日本同类建筑的平均全年能耗大约是每年500兆焦/平方米,高出将近40%。同时我国同类型的商业建筑之间的能耗有很大差别。

2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原则

2.1整体性原则

建筑是生态的组成部分,与生态有着一定的整体性关系,在建筑规划设计以及未来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生态景观之间的相互统一性。只有将建筑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协调好,才能使建筑与环境呼应、搭配,才能使建筑融于景色,使景色反衬建筑,从而营造一种和谐之美。因此,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整体性原则,确保建筑物与当地的生态、人文环境之间保持平衡,采用当地常见的原料、建筑资源对建筑进行规划节能设计,以此来达到体现本地人文风情,以及展示当地特色之目的。

2.2宜居性原则

设计建筑物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其规划设计中一定要坚持宜居性原则。在建筑规划节能设计过程中,首先应当充分考虑现有的资源条件,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保障和提升建筑宜居性。其次,对于建筑通风道、采光度以及采暖降温而言,也有非常高的要求,必须对其进行人性化设计。比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居住环境的舒适感等等,都在规划设计范围之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节能性原则

在满足上面两个基础条件后,则需要充分考虑节能性原则,即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应当能够体现出节能要求,同时这也是现代化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我们应当充分开采和应用好现有的资源、能源,提高和控制对资源能源的应用方法和效率。在提倡环境保护以及节约型社会构建的时代背景下,首先应当从节能着手。比如,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可采用太阳能板、利用风能转化成电能,供人们生产生活;建筑外墙设计时,可选择一些节能效果比较好的保温材料。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引入新技术手段,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率。

3建筑规划节能设计的基本思路

绿色建筑这一概念在国内讨论的时间的还比较短,绿色建筑方面的研究课题较少,研究深度不够,而且基础相对薄弱,地区间的绿色建筑概念和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绿色建筑理念下,笔者认为建筑规划设计应当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绿色、节能,具体分析如下。

3.1绿色建筑规划设计

以住宅小区为例,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在绿色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绿色建筑应当具备生态环境功能。规划设计的建筑物、或者建筑群,应当有绿地环绕,有能够提供光合作用的绿色再生机制;其次,绿色建筑应当具备休闲功能。绿色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绿业主的户外活动和交往场所,这些区域都必须有绿色设计作品;最后,绿色建筑应当具备景观文化功能。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通过园林空间、植物合理搭配,可以为业主提供给视觉上的景观享受和文化品位上的鉴赏空间。

3.2节能建筑规划设计

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节能是第一要义,要求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规划设计过程中,都必须对常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特别要注意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的应用。在此过程中,还要积极引入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在建筑外墙的结构保温、隔热设计上下功夫。对于常规性的能源而言,应当对其实施建设优化,尽可能避免因不同能源结构形式的过度重复建设而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以此来为节能型建筑规划设计提供服务。节能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对电力、燃气以及煤炭等资源的需求进行综合权衡,对生产生活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以免出现多条动力管道同时入户等现象,这样会造成非常大的资源浪费。建筑规划设计时,还要强化建筑围护结构、空调、供热系统的节能设计,如果设计方案比较优秀,则可以节省至50%的资源。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避免高层建筑过密,否则建筑物之间会显得非常的拥挤;选材时玻璃材料很容易造成光污染现象,因此在对高层建筑规划设计与选址、选材料时,一定要做好严格的控制工作。

3.3建筑周围的环境规划设计

首先,应当对建筑周围的道路声屏障进行优化设计。在建筑结构、建筑干道之间应当设计声屏障,降低噪声污染。通常情况下,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隔声屏投影地带,降噪效果主要有如下影响因素:道路高度、车道数和宽度以及声屏障所在的高度和位置、住宅距离和高度等。在此过程中需要强调的是隔声屏障建设投资较大,样式也比较多,因此在实践中应当充分考虑实际状况,比如路堤、土堆、路堑等。

其次,优化设计绿化带。建筑规划节能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绿化带的合理设计,这对有效隔声效果显著,同时还可以起到调节小区域气候、防尘以及美化环境的效果。研究发现,不同的树种和花草所具有的减噪能力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性,最大减噪量能够达到10分贝。因此,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建议以叶片大且坚硬的树种为最佳选择,比如常绿灌木、乔木等,通过合理的配置,能够有效降低噪音污染。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规划设计方案中,应当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为基本理念,这是未来建筑规划设计的主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谷丽霞,张耀中.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规划节能设计[J].北京农业,2013(12):235.

[2]王定娴.绿色建筑中如何实现节能减排[J].现代装饰(理论),2013(04):153.

论文作者:陈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探究基于城市特色理念的建筑规划设计论文_陈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