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蔡学琴论文_蔡学琴

浅谈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蔡学琴论文_蔡学琴

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蔡学琴【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10月到2018年11月医院在接收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当中,选取7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与观察对象。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为39例。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路径,观察组使用的是个性化的护理路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全部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7.44%,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82.05%,两组数据差异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谈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仅可以取得较好的护理应用效果,还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被临床应用和推荐。

【关键词】人性化服务;心血管内科;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2-WYP

从一定程度上看,心血管内科相比较而言,在临床病症中较为常见,并且同时伴随着一定的并发症[1]。那么,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就需要患者保持平常的心态,提升自身对病情的认知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2]。本次研究探究了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希望以此来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情况提出对应的科学性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数据

2017年10月到2018年11月医院在接收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当中,选取7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与观察对象。使用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中,男性为20例,女性为19例,年龄在36岁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0.2±6.3)岁。BMI 为 18.0~30.0 kg/m 2 ,平均(21.3±3.5)kg/m2 。观察组中,男性为22例,女性为17例,年龄在37岁到73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0.1±6.4)岁。BMI为 17.0~29.0 kg/m 2 ,平均( 22.6±3.5)kg/m 2。两组资料基本情况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路径,主要的护理内容是,患者生命特征的监测,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血压与心率、体温等进行记录[3]。然后做好健康宣传工作,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组使用的是个性化的护理路径,第一,制定个性化的服务理念,需要加强相关护理人员的服务教育工作,之后,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护理技术与护理知识。针对患者的病情,分析成因,制定合理的治疗与护理措施。第二,需要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心血管内科的患者,一般年龄较大,肝脏功能衰退[4]。在患病之后很容易产生无助感与孤独感,这个时候,就需要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关注患者的消极情绪,以亲切的态度,去关怀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让患者感受到战胜病魔的信心。第三,需要构建良好的护理环境[5]。在患者住院 之后,需要主动向患者介绍对应的注意事项,同时,还需要为患者提供一个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第四,需要向患者提供相应的健康知识,让患者正确的认知自身的病情,并消除恐惧感,提升治疗的依从性。与此同时,还需要介绍药物剂量、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情况,严禁患者自行更换药物或者是增减剂量。

1.3评价指标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软件,将数据统计处理,用(`x ±S)来进行表示,利用t来,针对计量实施检验,接着通过x2 ,得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经观察发现,针对于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中,护理前,观察组躯体功能为(70.3±6.4)分,心理功能为(69.5±8.2)分,社会功能为(72.3±9.6)分,物质生活状态为(80.3±8.6)分。护理后,躯体功能评分为(88.4±6.8)分,心理功能为(90.3±8.7 )分,社会功能为(92.6±9.6)分,物质生活状态为(90.6±8.4)分。护理前,对照组躯体功能为(72.3±9.8)分,心理功能为(70.6±8.6)分,社会功能为(73.6±11.1)分,物质生活状态为(81.6±8.9)分。护理后,躯体功能评分为(76.0±7.3)分,心理功能为(74.2±8.3)分,社会功能为(84.1±8.3)分,物质生活状态为(86.1±9.8)分。因此,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全部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

针对于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的对比中,观察组39例,不满意的为1例,满意的为7例,非常满意的为31例,总满意例数为38例,总满意率为97.44%。对照组39例,不满意的为7例,满意的为7例,非常满意的为25例,总满意例数为32例,总满意率为82.05%。因此,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7.44%,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82.05%,两组数据差异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从一定程度上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医疗服务中的保健意识也上升了一个重要的台阶。将人性化服务融入到心血管内科疾病护理当中,不仅可以让患者感受到以人为本的关怀理念,还可以让患者感受到全身心的放松[6]。心血管内科在临床实践当中属于基础性的科室,与其他的科室相比较,病情较为复杂,并且年龄相对偏大。这个时候,就需要全面关注患者的身心发展,消除或者减少患者焦躁与不安的情绪。从以上结果看,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7.44%,明显的高于对照组82.05%,两组数据差异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全部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浅谈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仅可以取得较好的护理应用效果,还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被临床应用和推荐。

参考文献:

[1]杨婷婷.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5(03):84-85.

[2]权开花.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8(12):21-22.

[3]杨加容,刘忠.探析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8,25(06):825-826.

[4]侯利娟.健康体检护理工作应用人性化服务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16(12):102-103.

[5]刘起.健康教育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2(04):13-14.

[6]陈占玲.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2018,30(01):118-119.

论文作者:蔡学琴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  ;  ;  ;  ;  ;  ;  ;  

浅谈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蔡学琴论文_蔡学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