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工程作为复杂工程项目,在开展公路工程项目时,需要充分重视路基路面病害造成的影响。为了保障路基路面的坚固度以及稳定性,应全面分析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存在的病害情况,并根据具体原因制定完善的病害治理措施,有效的保障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关键词:路基路面;公路工程;病害治理
引言
路基路面是道路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道路能够正常使用。然而,在荷载、温度等因素的持续作用下,路基路面难免产生一些病害,这些病害轻则影响路基路面正常使用,严重时将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伤亡与经济损失。因此,研究有效的路基路面治理对策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1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类型
1.1泛油
出现泛油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夏季,由于外部温度较高,路面面层材料的油石比过大,含油量过高,进而导致泛油现象。轻微泛油可以通过在路面表层铺洒一层石屑或粗砂进行处理,然后利用轻型设备进行碾压。若泛油严重,则需在表层摊铺一层粒径为5~10mm的碎石并进行碾压,待稳定后,再分次撒5~l0mm的碎石碾压成型。
1.2裂缝
裂缝是当前沥青路面极易出现的病害现象之一,导致裂缝问题的因素较多,主要分为非荷载与荷载两重形式,前者是由于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不均匀沉降等因素产生的裂缝;后者是由于在车辆的持续荷载作用下而产生的裂缝,受车辆荷载持续碾压,导致半刚性基层结构拉应力的大幅增加,如果该拉应力超出基层材料的抗拉强度,则会导致该位置出现开裂。因此受车辆荷载影响,裂缝会反射到面层中,多是以稀松或者不规则裂缝的形式出现,且分布较为紧密,很多裂缝连接在一起,会形成网状裂缝。
1.3路基塌陷
(1)填土内分布着大量的自然水,压实荷载很大程度上是由空隙中的自由水承载,土体的有效应力持续下降,土基无法达到碾压的要求,导致强度过低。(2)零填、路堑及路基极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在水分与温度的持续影响下,致使其土体颗粒产生吸收膨胀与收缩效应,严重影响路基强度,使其承载能力下降。(3)因路基填土量不足,在荷载作用下,应力无法在地基中充分扩散,导致路基出现下沉。
1.4车辙
车辙是在车轮的持续碾压作用下产生的,多存在于路面轮迹带内,在轮迹带内出现下凹并形成两条纵向车辙槽,严重的会导致车辙两侧出现严重的膨起变形现象。车辙与道路运营时间、荷载、气候环境等因素存在直接关系。通常单向车道内会存在比较严重的车辙槽。车辙深度以轮迹带外侧凸起后的峰顶到槽的谷底距离为准。车辙形成主要是沥青混合料在高温下出现半凝固状态,在荷载作用下,混合料中的沥青产生流动,导致混合料结构失稳。还有沥青路面结构性能逐渐下降,使其抗变形能力不断减弱,且表面水从表面裂缝进入到路基内部对路基结构造成损坏。如果沥青路面强度符合标准,使外部水分无法进入到结构内部,则不会对基层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只要基层结构具备较高的稳定性与强度,就不会出现严重的车辙病害。
2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
2.1路基方面的防治措施
路基在道路中处于基石的位置,是整个道路交通施工的基础,施工工程在建造路基时应该尤其注意。首先,对于路基的材料方面,要选取尽量可以适应天气环境,水分含量不会造成过大影响的天然土,作为路基的本体,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土地质量,要制定不同的路基材料选取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施工工程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不可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符合路基图纸构建,出现不同状况时应及时上报,确定最终解决方案,把好质量大关。在进行路基压实这一环节时,可以申请专业人员系统合作,必须将路基夯实,符合国家要求和标准。最后,要控制好排水方面的情况。可以增强地下排水设备的性能,联系实际情况,将排水设备修建到地面以下的一定深度,用来引出地下水,有效防止地下水对于路基造成长年累月的侵蚀,例如修建暗沟,深层排水槽等。此外,对于已经存在的路基问题,可以积极寻找解救措施,将对居民日常出行的影响减少到最小。法使用周期相对较短,不超过2-3年,且费用很高,施工难度大。
2.2路面方面的防治措施
在路面方面,每天都会有数以万计的车辆在上方行驶,也会受到自然环境的考验,所以在路面整治方面就要做到完善,防止直接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第一,要确保路面的足够稳定性,在建设路面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水分,车辆的荷载。这些因素会导致路面的结构产生变化,造成其强度和刚度的不稳定,在建设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混凝土热胀冷缩的现象,这就需要设计师提前将情况预算设计出来,保证其不会因为外界条件的改变发生变化。第二点就是保证路面的平整度的同时增加抗滑性能,因为路面是直接与车辆进行接触的,而大型车辆过重也会导致摩擦阻力的增加,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完善各个环节,选用抗滑耐磨的材料的同时也要确保路面的平整度,以免对车辆速度造成影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此外,在沥青路面和混凝土路面修建时,还要注意材料方面的影响,结合沥青和混凝土的物理特点,设计符合实际的修建方案。第三,要对路面进行实时监测,一旦有出现隐患的位置要及时排查,与相关工作人员商议采取何种措施,例如物理加固,边角防护等,将其能够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2.3做好边坡加固治理和防护相关措施
在开展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路基边坡加固以及防护工作,主要包括了:工程防护、植物防护、综合防护柔性支护以及防护等类型。在进行工程防护过程中需要针对岩石路基边坡的节理发育、风化严重或者是挖方边坡、岩石路基边坡等,工作人员需要采用人工构造防护工作,有效的做好工程防护工作措施。在开展工程防护工作类型时,主要包括了:浆砌片石防护、干砌片石防护、护面墙防护、锚杆防护、土工合成材料防护以及挡土墙防护等内容。植物防护主要包含了:路基边坡上方植树以及植草,有效的减缓边坡水速度,合理运用植物根系,有效的对表层土壤边坡进行固定,减轻冲刷带来的影响,充分发挥保护边坡优势。在进行植物防护过程中可以调节边坡整体湿温以及对公路环境进行美化,充分发挥稳定以及固结作用,具备了经济、简单特征。采用柔性支护以及防护的方式,主要有:钢绳网防护以及三维植被网防护方式。
2.4治理边坡失稳以及变形的相关措施
针对破坏边坡比较严重现象,需要工作人员采取完善的解决措施,有效的保障边坡整体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通过全面了解边坡存在的滑坡以及不良特征,需要做好防护以及加固治理的方式。通常情况下,应采用易于操作、实用性比较强以及负效应比较小的解决措施,比如采用挡土墙、锚杆、抗滑桩、灌浆以及削坡等方式,科学的运用在不同滑坡、塌方的地质条件以及物理学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道路工程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其路基、路面可能产生一些病害,这些病害的存在,不仅影响后续施工或正常使用,而且还会不断恶化、发展,造成更严重的损坏。因此,必须根据病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尽可能早的使用有效对策进行治理,使路基、路面始终处在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1]李胜奇,荣玉梅.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12):21-22.
[2]王斐.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9):715.
[3]贾云成,张远,李亚丹.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3):1191.
论文作者:卢炳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病害论文; 防护论文; 荷载论文; 车辙论文; 裂缝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