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教师论文,教育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贯彻实施,及其推动的幼儿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分析这些影响,笔者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东胜市的部分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座谈与重点访谈。结果表明,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在一些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传统观念仍然占据一定的地位,有些观念不明确。
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
(一)对“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的认识更加明确
在对“教师希望所有的幼儿都能完成同样的任务,掌握同样的技能,并且能够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他们完成得怎么样”的回答上, 有 92.3%的教师回答不应该这样。有的教师认为,“只能说让他们尽量完成老师安排的活动,评价时要看他们在原有水平上进步了多少”。他们认为,班上几十个孩子,虽然年龄差不多,但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却大不相同。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所以不能对幼儿搞“一刀切”。
(二)对师生个别交往的认识更加深刻
面对全班三四十个孩子、教师只顾及大多数,以保证整个班级的听课秩序,对于个别幼儿的反应则无暇顾及——这种幼儿园孩子多,必须以班集体为主的习惯认识由来以久。
调查发现,在回答“由于幼儿人数较多,教师很难照顾到个别孩子,只有当个别孩子违反规则时,教师才与他(她)单独交往”的问题时,有84.6%的教师认为不应该这样做。她们认为,现在幼儿班级的实际人数确实较多,不仅给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很大的压力,也给教师对幼儿的指导带来许多实际困难,但教师应尽力照顾每个幼儿。只要教师认真观察孩子,就会发现许多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的实际表现,从而了解每个幼儿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对幼儿的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如果教师总是在孩子违反规则时才去注意他们,常常会使幼儿感到不安,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形成错误的印象,即只要教师和自己谈话,肯定是自己哪里又做错了什么。幼儿从心理上惧怕与教师亲近,尽可能逃避与教师的接触,对教师的指导有一种紧张感,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与教师的正常交往。可见,通过各种方式对个别幼儿在其需要的时候给予指导,这个观念已经被教师所接受。
另外,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活动,亲身感受幼儿对活动的体验,使活动形式更生动、内容更丰富,已成为一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比如,有71.2%的教师认为,教师应该参与幼儿的游戏,与幼儿一起活动;教师给幼儿讲故事时,允许幼儿根据故事提出各种问题等等。
(三)对幼儿掌握规则的特点有了新的认识
幼儿园关于活动的规则很多,针对幼儿的活动规则也不少,过去大部分教师可能认为应该要求幼儿记一这些规则。在调查中,有84%的教师认为“让幼儿记住一系列规则是困难的,当孩子违反规则时,要及时让孩子明白如何做才是正确的”。这一认识是观念转变的重要体现之一。
许多教师认识到,因为幼儿在实际活动中兴趣完全集中于活动本身,不能意识到规则的存在,所以幼儿在活动中违反规则的现象时有发生,也是在所难免的。有时幼儿自己说“记住了”,可在实际活动中却经常违反他自己说“记住了”的规则,其实这不是幼儿故意违反,而是他们未将规则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意识行为,特别是在活动中。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看他是不是记住了这些规则,而是看他在活动中有无规则意识和能否遵守活动规则。
(四)对包办代替的错误和培养幼儿独立能力的意义有了更深理解
以往,一些教师为了保证活动的连续性,往往赶时间,本来是幼儿应该做到的,老师也来帮忙,比如帮助孩子穿脱衣服、分发碗筷,或帮助幼儿完成学习活动。近来,这种观念发生了变化。调查显示,绝大部分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92.7%)认为,应该为幼儿创造条件并鼓励其做力所能及的事,对于幼儿能够做的事,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否则会使幼儿丧失自我发展的机会。
一些教师认识到,磨蹭或行动缓慢是幼儿的一个特点,主要是由于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行动能力不足所致,比如穿脱衣服、分发碗筷等与幼儿动作能力的发展有关。所以,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发展行动能力是避免磨蹭的主要措施。有些教师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避免磨蹭的方法,如有的教师在幼儿穿鞋时,不是亲手去帮助他们,而是通过语言进行指导。她们认为,如果孩子做事做得不好就去帮助他们,那么他将永远做不好,更不会克服幼儿做事磨磨蹭蹭的弱点。只是当孩子在活动中遇到了他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时,教师才进行帮助,如果他自己通过努力能够完成,应尽量让他自己去做。
(五)对教师是家长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有了明确的认识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那么到底如何做家长工作以及由谁来做,过去教师一直没有明确的认识,甚至认为家长工作是幼儿园领导的事,对家长工作不够重视。
调查中有96.2%的教师对“家长工作一般由幼儿园统一安排,各班教师平时与家长联系较少”给予了否定的回答。她们认为,带班教师是家长工作主要的和直接的实施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带班教师与家长的接触最多,也最了解每个幼儿的情况,有责任向家长提供幼儿在园的情况,同时也应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情况和家长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使家园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调查表明,幼儿园教师还有一些观念没有发生变化。这些没有变的观念,主要是我国幼儿教育中比较传统的认识。
(一)“通过组织集体活动进行教育”的观念没有变
调查中有80.7%的教师认为“教师主要通过组织集体活动进行教育,大部分时间面向全体幼儿”。
教师强调组织集体活动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 )强调“整齐划一”的传统。这种思想的主观愿望是不使一个孩子落在集体的后面。(2)省事,好管理。集体活动对于教师来说, 不仅省事而且好管理,能够实现对每个幼儿的有效控制。(3)客观条件的制约。 面对四五十个孩子,组织小组活动的空间受到了限制,幼儿个人的自由或自选活动可能会使教室的秩序出现混乱,面临空间和人数的双重压力,教师不得不通过组织集体活动进行教育教学。
从某种程度上说,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是我们国家幼儿教育的传统。实践证明,班集体活动在教育教学中与小组活动、个人自由活动相比有其优势,比如可以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等等;但也有不足,比如限制了幼儿之间的交往,幼儿在活动中缺乏自觉性等等。
因此,关于幼儿园“通过组织集体活动进行教育”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集体活动好不好,或者要不要集体活动,而在于如何认识班集体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调查表明,在一些教师的思想观念中,班集体活动只是对幼儿进行有效控制而采取的手段,而对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
(二)对幼儿进行鼓励的传统方式没有改变
尽管教师在教育教学及对待幼儿的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教师在幼儿表现好或进步时,对幼儿的鼓励方式仍然没变。调查发现,有78.8%的教师认为贴小红花或小红旗,或使用其它一些奖励手段是鼓励和表扬的最佳方式,殊不知,如果教师过多地使用这些奖励手段,会导致幼儿不是自觉自愿地去完成各种活动任务,而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认可、奖励,或是为了避免惩罚(如为了避免家长的批评、埋怨,同伴的嘲笑等等)。
实际上,教师对幼儿进行鼓励的方式有很多,如可以通过教师的一个爱抚动作(抚摸孩子的头、摸摸孩子的肩)、亲切的语言(如“好!”“乖孩子”“真不错”)、和蔼的表情(如亲切的点头、微笑,赞赏的眼神)等等,对幼儿做出的努力或取得的成就给予肯定。这种方式不仅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重视,而且会使幼儿与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一些观念和认识不甚明确
调查发现,有一半左右的教师在下列认识上比较含糊。
(一)对如何充分发挥教育环境的作用认识不清
有不少教师已经认识到创设良好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并且也已经在实践中进行了多种尝试,如为幼儿创设活动区就是一个例子。但是,在对环境的利用上,仍有不少教师做得不理想,对孩子有较多的限制,比如,对于某个活动区的活动,教师往往给孩子限定时间,制定规则、使幼儿在活动中不能完全自主(即自己选择时间、地点及游戏规则等)、导致环境的设置与利用不协调、不一致。
(二)对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本体地位的关系认识不明确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一方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二者相互统一,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幼儿在有指导的愉快的活动中树立自信心,发展能力。表现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是幼儿可以从教师准备的许多学习领域中选择自己的活动,教师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决定自己在什么时候以及如何给予幼儿必要的指导。从调查中发现,一些教师对“教”与“学”二者的关系还没有明确的认识。她们认为,教师应该指导所有的活动,决定幼儿做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做,并且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要逐渐给予示范或演示。
以上是通过调查了解到的关于幼儿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情况,由于调查的地区和对象较少,所得出的结论并不能反映当前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总体状况,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