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现代农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关于世界农业的发展阶段,国内学者一般有两种划分方法,即“三分法”和“四分法”。“三分法”认为,农业发展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出现在新石器时期,人类使用简陋粗糙的工具,完全靠自然生产。传统农业是随着人类冶炼技术的进步,铁制工具和畜力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选用和培育农作物及牲畜良种,建立了农作物耕作栽培制度。现代农业是用工业装备,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进行商品化生产的高效农业。“四分法”把农业发展划分为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但无论哪种划分方法,现代农业都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世界各国农业生产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现代农业建设要依靠科技和投入来支撑,因此,现代农业也是体现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综合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现代农业是不断发展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对现代农业有不同的诠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深化和扩展。我国广大学者和有关领导、专家,对现代农业的认识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根据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认识程度,我国提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是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化、农业化学化和农业电气化,即“老四化”;第二阶段,上世纪70年代后至80年代末,对农业现代化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中国农科院情报所在1977年将“农业现代化概念”列为一项课题,组织各有关方面专家进行了近两年的研究,概括提出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即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大地园林化、操作机械化、农田水利化、品种多样化、栽培科学化、饲养标准化和农村工业化”。还有学者认为现代农业就是对农业进行“三武装,一提高”,即从我国实际出发,用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工程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科学技术来武装我国的农业,提高农业干部和群众的科学技术水平。把科学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融入到农业现代化之中;第三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2000年以来,对建设现代农业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农业现代化的概念也更加完善和科学,提出了信息化、市场化、农业产业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理念。农业部原部长杜青林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中,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作了如下概括: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其特征为: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产业经营一体化。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途径》中提出,农业现代化就是以现代自然科学、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用现代科学、尖端技术、现代工业武装起来的农业,是用机器操作取代人畜力操作,用现代科学技术代替传统技术,用现代经济管理方法和工程措施来组织管理生产,用专业化、社会化的生产方式来取代“小而全”或“单一化”的自给、半自给的生产方式,以求在充分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新成果、新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充分发挥政策和科技优势,不断挖掘增产潜力,大幅度地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的生产和生态上的良性循环。其标志是社会化,基础是集约化,关键是知识化。
农业现代化不是单一的,它是伴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具有相对性、动态性以及系统性。其相对性主要表现为:发展水平的纵向比较,从纵向上看即与过去传统农业、发达农业作比较,横向上看就是与发达地区、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作比较,以发达国家农业发展达到现代农业水平的某个阶段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标准。农业现代化的动态性表现为:农业生产是不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科技成果大量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业现代化的发达程度在不断提高,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理解也随之不断加深和提高。系统性主要表现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开放性的大系统,不仅包括农业的装备水平、投入产出能力,还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科学技术运用、组织管理、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多个层面。而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要靠工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拉动。
迄今为止,大家对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核心、本质的理解基本一致,只是侧重点不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应分为广义农业现代化和狭义农业现代化,广义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狭义上的农业现代化一般指: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农民,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水利化、集约化、信息化、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民收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同时实现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资源节约可持续利用。狭义的农业现代化概念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目标,也符合世界现代农业建设的潮流。
建设现代农业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相继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目前正在向更高水平推进。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初提出建设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和目标,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完成了起步阶段,正在向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努力,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为我国农业发展进一步确立了方向和目标。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强调,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现代农业并努力加速其进程,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针对长期以来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突出性矛盾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历史任务的重要保证。
吉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粮食主产区,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历史关键阶段,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对改变我省农业“弱质”产业状况,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综合实力,扩大农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尽快与世界经济接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农业现代化建设涉及到多产业、多部门等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遵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实际状况、资源禀赋、科学技术和经济支撑能力以及国内外市场环境等综合因素,确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发展方略和重点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要发展现代农业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抓住我省当前农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强商品粮基地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推动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发展节水旱作循环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大力发展区域农业,提高农业差异化竞争力。切实扶持和保护区域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发展,培育品牌,提高国内外市场诚信度。在我省东、中、西三个不同生态区域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生产要素优化配置,集中投入,探索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带动全省现代农业建设。
三是大力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为载体,改革和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宣传推广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农业生产配套技术。利用信息化平台培训农民,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以信息化带动农产品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是扎实推进农村劳务经济发展。这是当前我省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和潜力所在。加强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输出服务机构建设,整合管理体制,形成合力。建立农村劳动力输出联络站,扩大输出渠道,维护在外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生活医疗保障,建立输出地与输入地双向结合、实效性强的培训制度。
五是培养现代化新型农民。农民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只有农民现代化了,才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重点加强村、乡两级文化站建设,建立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真正帮助农民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转变道德观念和生产方式。使农民切实感受到,只有科学技术和勤劳智慧才能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编者手记: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这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本期头题《解析现代农业》一文,侧重于从现代农业的发展脉络——内涵脉络和实践脉络——上进行细致的梳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路径选择。就像从空中俯看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掌握了河流的全貌,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上游、中游、下游的每一河段。《解析现代农业》一文,以期帮助读者从历史的高空俯看现代农业发展之河。
就像一枚硬币总有相反相成的两面,有效益的取得,就会有成本的付出。经济的发展既会增进社会效益,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社会成本的产生和增加。自从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边际社会成本概念以来,社会成本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研究。《社会成本问题不容忽视》一文,为我们分析了当前广受关注的几个问题:教育的社会成本、医疗卫生的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的不公平转移、国企改革的社会成本。
企业管理思想转变的基础是经济形态的变化。工业时代的企业管理,是建立在机器和分工基础上的,体现了以机器为中心的工业经济的要求。而现在,是以人为中心的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不是以机器和分工为基础,而是以人的智慧和能力为基础;不是以占有自然资源为基础,而是以占有人力资源为基础。企业文化管理思想,正是这种经济形态的产物和反映。思想需要借助方法转化为现实,《企业文化管理的方法》一文,为我们分析了企业文化管理从思想变为现实的具体手段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