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扶贫工作的意见_科技论文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扶贫工作的意见_科技论文

国家科委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扶贫工作的意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家科委论文,关于进一步论文,意见论文,工作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技扶贫是我国政府开发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经过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以及广大科技人员的艰苦奋斗,科技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我国扶贫事业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当前,扶贫事业已进入到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为了完成《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保如期实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人口温饱问题的宏伟战略目标,必须进一步动员全国科技界和广大科技人员积极行动起来,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使扶贫开发工作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为此,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决贯彻依靠科技振兴贫困地区经济的指导思想

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争取实现科技生产力的新解放和大发展。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也强调提出,要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从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的转变,其实质就是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这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具有更加现实和重要的意义。

多年来,尚未摆脱贫困的地区存在资金利用效益低、资源消耗高、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相当一部分农民仍然承袭着落后的生产方式。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扭转以往单纯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发展模式,全面贯彻转变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方针,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提高资源的开发深度和综合利用程度,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我国已经拥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取得了大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同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以及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机制的形成,也为贫困地区提供了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这种形势下,科技扶贫工作应当进一步引导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全面投入到“科教兴国”的实践中,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因素,也是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成效的一个关键步骤。

二、大力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

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脆弱,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传统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能否使贫困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将关系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现,关系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解决。因此,科技扶贫工作应当以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为重点,在投资少、见效快、受益面大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上下功夫。

要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选择不同地域建设一批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加速推广动植物新品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幅度提高种养业单产和改善品质。特别是要通过科技进步,使贫困地区的粮食生产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粮食自给率和商品率。

要重视引进和开发农副产品深度加工技术,努力拓展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贫困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为贫困地区今后的经济腾飞奠定良好的基础。

发展乡镇企业,是提高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要努力提高贫困地区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切实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高资源损耗、高环境代价项目。要利用科学技术引导企业挖掘现有生产潜力、支持资源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发展技工农贸一体化经营体制等。

在“九五”期间,国家科委每年将向贫困地区推荐200项以上的先进实用技术,并通过相关的科技、经济计划予以支持,力争到本世纪末科学技术对贫困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大多数贫困农户每年通过科技扶贫增加收入300元以上。

三、振兴贫困地区传统支柱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

近年来,许多贫困地区建立了一批以资源为依托的支柱产业,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这些支柱产业仍然存在布局分散、技术水平落后、产品档次低等问题。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传统支柱产业出现弱化甚至滑坡的现象,这是造成“返贫”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运用科学技术改造和振兴传统支柱产业,也是当前科技扶贫工作的当务之急。

要按照科学的规划调整传统产业布局,实现递次的产业分工与联合,提高产业规模效益。要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针对产业开发的关键技术问题,要组织力量集中攻关,并且重视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力争开发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拳头产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贫困地区的自身条件和经济区位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一些新兴产业的形成提供了契机。培育新兴产业必须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要紧紧依靠科学技术,使新兴产业建立在较高的技术起点上,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要在重点贫困县扶持建立1—2个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支柱产业或支柱产业体系,使贫困农户户均转移出一个以上的劳动力。

四、保障贫困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要求,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必须保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贫困地区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摆脱贫困,但不能以牺牲资源和污染环境作为代价。事实上,许多贫困地区贫困的根源之一,正是由于代际间在利用资源和环境上的不公平所造成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应当成为贫困地区今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要依靠科学技术推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重点包括:在农业领域里,通过减少化学物的使用量、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实行农作物轮作制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提高和保护农业赖以维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在环保领域里,通过开发利用环保新技术成果,以及制订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标准等,使工业环境状况获得有效的监控和明显的改善;在卫生和计划生育领域里,要强化地方病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加强对妇女儿童的健康保护,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等等。

要建立一批可持续社会发展科技示范工程。重点包括:建立可持续的工业发展科技示范,使之从注重发展的数量和速度,向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转变;建立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科技示范,使传统农业的有效技术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形成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模式。

五、发展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

科技服务体系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科学技术进入到千家万户的重要渠道。实施科技扶贫,必须优先强化基层科技服务体系,为科技扶贫工作建立必要的依托。

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稳定推广机构和科技人员。改革科技服务的方式方法,逐步引入有偿服务和竞争的机制,鼓励开展科技咨询和技术承包,拓宽科技服务领域。

在连片的贫困地区组织建立开放的技术和人才市场,促进区域间及区域内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

大力扶持“技工农贸”一体化的科技扶贫经济实体和龙头企业,围绕当地农业和支柱产业形成专业化的技术服务网络,为农户和企业提供全程的技术和经营服务,以此联结农户小生产与国内外大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发展以农民、农民技术员为主体的民办科技服务协会,引导采取联合集资或自愿入股的方式兴办合作经济实体,着力解决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生产、技术和经营问题。

六、加强科学技术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科技文化素质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加强科学技术宣传普及,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科技文化素质,也是科技扶贫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彻底改变贫困地区一些干部群众封闭、落后的思想观念,树立创业意识、科技意识和市场意识,为进一步解决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贫困地区扶持建立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或培训中心。积极开展多层次的、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使贫困地区群众普遍掌握1—2门生产和致富技能。

基层干部、农民企业家和科技示范户对贫困地区生产和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重视对他们在科技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成为科技扶贫的“永久工作队”。

七、激励科技人员投身扶贫攻坚战役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人才。发展贫困地区经济,必须十分重视科技人才的吸纳和使用。

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的科技人员克服种种困难,为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作出了巨大的奉献。对科技人员的这种无私精神和崇高品德,要给予大力的宣传和弘扬。

要积极向各级政府争取制订切合实际的激励政策,重点解决科技人员所面临的工作条件、职称、工资、住房和奖励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建立贫困地区科技人员奖励基金,对在科技扶贫工作中作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重奖,对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的科技人员给予特殊津贴。

加速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放活科技人员。鼓励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和科技服务实体,支持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重视发展、培养和启用农村知识青年和乡土人才,为他们创造施展才干的条件,这也将为科技扶贫工作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八、组织区际间科技协作和对口支持

组织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间开展科技经济协作,建立对口联系,是促进科技扶贫工作迈上新台阶的一项重大措施。

要通过互派干部和挂职锻炼等形式,加强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干部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为区际间构架起经济合作的桥梁。

全国科技先进县要积极、主动地与贫困地区县(市)开展科技交流活动,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科技与经济难题。

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组织开发扶贫团进驻贫困地区,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赞赏。在新的形势下,这项工作应当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要形成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

要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科技型企业的作用。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引导和促进这些企业到贫困地区联办和领办企业。通过这种联合,使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经济形成有机的整体,并使各自的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科技部门与参与扶贫工作的其它部门之间要加强相互配合,实现优势集成,形成合力扶贫的新局面,为科学技术长入贫困地区经济创造更多、更有效的途径。

九、加大科技扶贫的资金投入

广开门路,积极筹措科技扶贫资金,千方百计加大科技扶贫的资金投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扶贫资金投入体系。

各级科委要努力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科技扶贫工作的支持,切实加强对科技扶贫的资金投入;要把科技扶贫工作纳入到科技计划序列中强化管理,成果推广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也要向科技扶贫项目和贫困地区倾斜。贫困地区要努力提高贷款使用效益和还款信誉,增强科技扶贫的市场融资能力。

国内外捐助和社会投入也是科技扶贫资金的重要来源,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鼓励。有条件地方应积极建立科技扶贫专项基金,为科技扶贫提供稳定、可靠的投入保障。

在科技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必须严格管理,经常监督、检查、决不能挤占挪用。使用科技扶贫经费,一定要突出重点,集中解决扶贫攻坚中的关键性、全局性重大技术问题。要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对科技扶贫项目可实行招标制,使有限的科技扶贫投入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

十、广泛开展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贫困问题,不仅是中国,也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消除贫困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项迫切任务。目前,世界性的反贫困声势已逐渐形成,这为我国扶贫开发国际化提供了机遇。

科技扶贫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要把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领域的科技进步作为首要目标。积极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各政府机构、企业集团以及民间组织的接触,交流信息,培训人员,学习和借鉴国外行之有效的经验。

针对贫困地区的实际需要,引进国外先进、实用的技术。重点是争取国际社会对贫困地区的技术援助,吸引外资进行重大技术和产业的开发,以此加强资源的深度开发,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和跻入国际市场。

扶贫工作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而且还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要求全国科技界和广大科技人员积极行动起来,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使命,在贫困地区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紧密配合下,为科技扶贫事业更加有效的开展,为以科技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脱贫致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标签:;  ;  ;  ;  ;  ;  ;  ;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扶贫工作的意见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