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施工任务也在不断增多。同时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建筑企业的生存压力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的建筑企业要积极寻求突破,优化升级施工技术,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的产生进行良好的处理。在民工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存在,极大影响了民建筑的工程质量。而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施工裂缝的产生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十分常见的现象。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运用的不得当,施工操作不符合标准造成灌注时产生空穴,加上周围环境的不断变化,都会造成施工过程中裂缝的产生。通过对施工裂缝的控制,能够有限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并且能够有效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增加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不断提高民建筑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固发展。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裂缝控制
1建筑施工裂缝的危害
在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施工操作上的失误而导致施工裂缝的出现。在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中较为常见的裂缝一般宽度在 0.1 到 2 毫米之间,对混凝土结稳定性等没有直接的危害,混凝土材料本身造成的结构裂缝,是很难避免的。但由于操作的失误和环境剧烈变化等原因造成的裂缝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是致命的。这些裂缝的存在对建筑的稳定性、强度和使用寿命都有较大的影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之后,其防水性将会大大降低,水分可以直接通过裂缝对混凝土结构的内部进行腐蚀,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同时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存在会极大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在发生震动时由于裂缝的存在,使得混凝土结结构的受力不均匀更一步加剧了裂缝的产生形成恶性循环。施工裂缝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和整体性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2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类型
2.1 温度裂缝
民建工程里,致使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之一就是温度裂缝,地区温差大和大体积的混凝土表面结构里会出现温度裂缝,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在硬化的时候,因为很多水化热聚集在混凝土的内部很难被散发出来,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极度升高,但因表面散热很快,表面的温度跟内部的温度相比较低,致使内部和外表的温度有很大的差距,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混凝土表面形成了一种拉应力,当表面的拉应力超出混凝土抗拉强度的限定时,表面就会出现裂缝的情况,温度裂缝普遍都是发生在民建施工的后期时段。
2.2 干缩裂缝
在民建工程里干缩裂缝也是最为普遍出现的混凝土裂缝,引起干缩裂缝的原因时干燥收缩所导致的,混凝土之所以出现干燥收缩是因为水泥石的干燥收缩引发的,水分蒸发并且干燥的过程是先从外向里,从表面再到内部慢慢发展的,混凝土蒸发干燥的过程很慢,产生干缩裂缝的时间同时都是在 2 月之后才会表现出来,也有1 年后出现的情况,干缩裂缝经常都是在混凝土表层较浅的位置,只是产生细小的裂缝,如果不仔细观察是发不现的。
2.3化学型裂缝
混凝土是由不同的材料混合制成的,而混凝土的制作往往是现做现用,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相关施工人员的疏忽大意,各种施工材料之间的比例出现错误,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化学结构的变化。化学结构发生变化就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容易引起一连串的化学反应而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造成影响,从而使得施工裂缝更容易产生。对于现场混凝土浇筑来说。操作难度大,缺乏相关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很容易出现非标准操作。这就增加了混凝土结产生化学型裂缝的风险。
3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方法
3.1 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没有影响的裂缝进行补救的修补方法,如温度型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操作方式是对表面裂缝进行重新涂抹水泥浆,并涂刷油漆,沥青等防护涂料避免外部环境的二次腐蚀。在进行修复的同时为了避免由于结构的不稳定性,而产生的二次开裂,施工方往往会在裂缝的表面粘贴高柔韧性,高强度的玻璃丝布进行防护。
3.2 灌浆封堵法
灌浆封堵法往往应用于对混凝土结构有影响的大型裂缝,如干湿型裂缝,化学型裂缝和深陷型裂缝。其封堵方式是利用压力装置将封堵材料如胶结材料,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等化学材料,打入混凝土的裂缝中,材料替代裂缝中的空间使其恢复支撑作用,进而对工程建筑的稳定性进行修补。嵌缝法,是建筑工程修补裂缝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其采用的则是塑料或者防水性的刚性材料。
3.3结构加固法
裂缝产生导致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对建筑结构稳定性的破坏,在裂缝出现时就应当考虑对其结构的加固,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其做法就是加大混凝土结构的坚韧程度和横截面积。对可能出现裂缝的地方实行预加固,如添加钢板进行支撑加固。也可以喷射混凝土加固剂进行预防裂缝出现。
4民建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控制策略
4.1 施工方面
在施工方面,相关人员要加强地基的检查和验收工作,因为地基普遍都是复杂性高,所以在基坑开挖完工后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如若检查出存有隐患的部分,要及时的采取相关的措施去解决,才可继续施工。除此之外,相关人员再挖淤泥和淤泥质土基槽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原状结构,不能对原状结构产生影响。假若原状槽底部的土受到影响,应当先铺垫一层粗砂在铺垫一层块石后在进行处理。另外,施工需要用的砂浆应要在跟粗砂进行搅拌过后才能使用,切记不能跟删砂和混合粉一同搅拌。保持施工进度,在施工中要采用各种保温的措施,预防温度裂缝的现象发生。在填补墙砌筑和梁底以及板底的是一定要留有一定的空隙,当填充墙砌筑完工后不能马上进行补砌挤紧,应要放置半个月左右才可进行补砌挤紧,补砌的时候要使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对两侧进行竖缝填实。
4.2 加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民建工程在施工前要制定一套合理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保证管理制度能够完善,在实际施工的时候要对施工队伍的施工工序严格把控,要员工深刻认识到自己岗位职责所在,进而提升施工质量的水平,相关的施工人员,在上岗前,要经过专业的知识培训,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才会遵守规章制度,按其规定工作,以此来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要由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后才能进入施工场地让其使用,若不合格,要严格禁止使用。原材料是能避免墙体发生裂缝的重要因素。
4.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是建筑施工的直接参与者。他们施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混凝土质量的高低。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对工程施工裂缝最直接的处理方式。
结束语
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也是普遍出现在建筑工程行业中的问题。裂缝的危害也是不确定的,轻则影响外形美观程度,重则影响建筑整体的稳定性。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承受能力和缩短建筑的使用寿命。所以在建筑工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应当针对行业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理解决。进而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平,提高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蒋明镜,周雅萍,朱方园,等.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的离散元分析[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3):1 -7.
[2]李彩华,肖盛燮,高路恒. 基于断裂理论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析[J]. 交通科技与经济,2013(5):101 -103.
论文作者:周光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民建论文; 稳定性论文; 过程中论文; 表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