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_思想品德论文

农村初中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_思想品德论文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状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品德论文,课教学论文,现状论文,初中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质量总是不容乐观。尽管师生们于课前课后一片忙碌,但收效甚微。剖析其教学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旧观念、旧模式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流。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必须建立一种以探索、发现、体验、创新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否则,就很难顺应课改潮流。笔者从事多年的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深感其改革步履艰辛。寻找课堂教学新思路,开创课堂教学新局面,这对于农村初中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无疑是一场教学方式的新革命。

一、当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课堂教学疏于情感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朋友,深入到他们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的确,老师只有真情地投入,关爱学生,体贴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普遍处于尴尬的局面。其原因是师生间的情感没有得到有效的交流。课堂教学缺乏平等、和谐的氛围。课堂一分为二,老师依旧是“老师”,学生永远是“学生”。老师是课堂绝对权威的象征,负责讲解,负责提问,负责解答问题。而学生却是年少无知的象征,只有抄写权,没有发言权。一句话,老师发号施令,学生被动待命。由于情感不相通,老师讲的越多,学生越觉没趣。结果,老师“口干舌燥呼不得”,学生却不为所动,教学效果微乎甚微。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枯燥、乏味。它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语言表达功底,因为,作为传递知识信息中介的课堂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难以拨动学生心弦的言语,是没法完成教学中的师生情感交流的。当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之所以出现师生情感不相通的现象,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语言单调,教学情感匮乏。教师不善于用自己丰富的情感融入抽象的书本知识,因而没法激活学生的学习情趣。思想不通,一切都不通。学生有“思想品德课没意思”的想法,也就不足为奇。应该说,教学的非情感化是当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大缺陷。

(二)课堂教学过于学科化

由于基础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固有的学科本位思想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教学过程“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特别是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大多忽视学科教学的相对性,只顾本学科的重复教学,没有树立各学科相关联的整体观。“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现象十分严重。在教学实践中,他们认为与本学科知识传授无直接关系的课内外内容,都是额外的东西而遭到排斥,只要求学生对学科知识死记硬背。学科教学形成“课前预习看学科,课中学习记学科,课后复习背学科”的固定模式。除了学科,还是学科。“学科知识在我心中”的“排外”思想凸显,学生所掌握的就是“平面型”的知识。这种只满足于课本知识的横耕竖犁,与新课程改革的最终价值取向显然是相悖的。

(三)课堂角色意识偏差

“与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历来是人们谈方法问题的中心话题。在学校,“教师教就是为了不教”。就这一点来说,教师应以一个指导者、促进者的身份从传授知识的角色中摆脱出来,成为促进学生“学”的引路人。但就目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状看,课堂角色意识的转换问题不尽人意。课堂教学依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演什么戏,怎么演法,是老师说了算。课堂的一切都是老师一手操作。教师串堂讲,唯恐“有所遗漏”而“影响学生的成绩”,学生则满堂听,担心“走神”而“影响成绩的提高”。从表面上看,老师尽心尽责,学生专心听讲。但认真观察,我们就会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存储知识的容器”成了学生的代名词。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十分严重。课堂气氛低沉,课堂教学索然无味。究其原因,是师生的角色意识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教师中心”意识依然占主导地位,即课堂教学没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接收状态。这种忽视学生个体独立性的做法,扼杀学生个性的发展,使课堂教学长期处于重复低效状态。

另外,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初中学生主体意识淡薄。依赖性强,一切靠等。没有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缺乏自主、探究意识的个性行为,只能拖课堂教学的后腿。

(四)自主化教学泛化成不可控制的自流性形式

由于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程度不同,在提倡自主化教学的同时,他们却忽视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缺乏自控性。一节课下来,他们无所不“探”,无所不“究”,但收效甚微。其原因是老师没有承接激活课堂教学的每个探究环节,没有引导学生逐步接近探究对象的知识内涵。课堂教学形成“自主—→自流—→无主”的流程。教师既不顾其探究过程,也不顾其探究结果。学生缺乏探究线索,自然是随意“自流”。这犹如一条小溪里的水,如果没有适当的导流河道,而向四野散流,那它也许永远见不到大海。同样,离开教师的指导,学生就很难全面透彻地理解和把握知识的内涵。他们在自主探究中也就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发展,自我跨越。

(五)课堂教学独立于社会生活之外

由于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时代观念淡薄。面对枯燥、乏味的思想品德教材,他们采取“故步自封”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回避社会生活,照本宣科。他们认为社会生活复杂多样,不予课堂教学涉及点滴。以确保学生“清正”、“纯洁”。课堂上,教师用抽象的语言讲解教材中抽象的理论。学生一知半解,无精打采。老师着力,学生困惑。“政治理论挂嘴边,碰到问题丢一边”的现象十分普遍。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就失去了原有的兴趣和动力。比如有的老师在给学生讲《公私之间》一课时,把公私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的道理反复跟学生讲。但,始终没有拉近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距离。结果,教师讲的越多,学生听的越糊涂。

一叶见秋。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当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令人担忧的一面。把课堂教学融入社会生活之中,是我们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必走的一步。否则,我们的学生既难把书本知识学好,又难以吸取社会生活中最新的理论成果。

二、当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思考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机遇与挑战并存。能不能一路走好,并不是看我们的改革已达到哪个层次,而是看我们走过来的路对不对路。透过当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状,反思教学实践,我们深感教学中的诸多不足。

思考之一: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面临的挑战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问题、新情况也悄然而至。毋庸置疑,置身于课改前沿的教师,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教师的专业知识有待提高。“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教师要教出好学生,自己应先是个好教师,即名师出高徒。老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课堂教学就妙趣横生。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老师们于学生时代学得的知识,已日趋老化,那张颇具象征意义的文凭,也日趋淡黄,其含金量正在逐日减少。而新的课程观念、新的课程要求却向老师们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老师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既要学好专业知识,又要注意吸收社会生活中丰富的经验。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书育人之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终身学习,才能终身感受。其次,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老师是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模仿对象,其一言一语都会直接影响着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爱岗敬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学生,以良好的师德率先垂范。再次,教师的观念有待更新。“传道、授业、解惑”是古人给老师的定位。自古以来,传授知识是教师的天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作为传授知识者所固有的原始地位已被动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时代赋予教师新的使命。教师必须从传统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者。

思考之二:当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思路何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话不无道理。置身于课改前沿的教师应努力“探法”,寻找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构建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课堂教学体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走下讲台,与学生“平起平坐”。共同学习,共同探讨。用自己炽热的情感去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用自己的谦和、友善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解除学生的心理压力,激发他们潜在的智慧,让他们觉得课堂是自己的课堂,老师也是自己的老师,从而无所顾忌,说自己想说的话,即以主人翁的身份畅所欲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师生双方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彼此分享对方的情感体验。这样,课堂教学自然形成“教学相长”的主阵地。从而更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总之,构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课堂教学体系,就意味着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在“互动、交往”的课堂背景下,仁者则会更仁,智者则会更智。

(二)把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形成多格局的课堂教学形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树立“大政治”的战略观,把教室里的“小课堂”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大课堂”,形成多格局的课堂教学形式。首先,把社会热点引入课堂。热点问题是生活中最敏感的问题,它是“活”的教材。关注社会热点,既能加强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又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以台湾“3.22”大选为切入点,思考问题:你对这次大选的前前后后有什么看法?两岸人民的意愿是什么?你对国际社会的评价有哪些更为深刻的认识?通过“观察、分析、思考、感知”这样一个过程,学生洞察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爱国意识也得到加强。其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一次植树造林活动,是教材教学难以类比的情感体验。劳动过程、劳动成果、劳动意义对学生都是立体型感受。再次,让“社会调查”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一个平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观民风、察民情,使学生在社会调查中成长、壮大。

总之,把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课堂空间就更为广阔,学生就能多渠道地获取知识,从而使自己的人格得以健康发展。

标签:;  ;  ;  

农村初中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_思想品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