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芬,梦丽(通讯作者)

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芬,梦丽(通讯作者)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435000)

摘要:目的 分析在心血管内科中实施更显管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0名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按照男女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人数100例。设定其中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以日常基本心血管内科护理为主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与护理风险管理结合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程度高,且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低(两组P均小于0.05)。结论 通过心血管内科基本护理联合风险管理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意外事故的概率,提高患者满意率,进行提高整个护理的质量。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风险管理;应用;

引言:

心血管内科是患者范围广、高危、护理复杂的科室,由于此类疾病属急性综合类型,发病快,诱因多,其护理也变得繁琐化、多样化,因此该科室的护理安全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将风险管理引入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在原有的护理基础上加上风险管理变得很有必要。

一、研究对象与护理方法

1、研究对象

筛选选取2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男50例,女50例;对照组100例,男50例,女50例,所选研究对象年龄分布在50-79岁之间。所有患者均无精神类疾病、智力正常且无其他重要脏器疾病。

2、护理方法

(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心血管内科普通的护理方式,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参与其中的护理人员事前不知道该项测试。

(2)观察组

观察组从护理风险的高发方面入手,使用了风险管理的方法。根据对以往医患纠纷以及护理事故的资料分析,将护理风险管理分为了5部分,并制定了对应的解决措施。

①护理人员职业素养的提高

将专业科室大夫以及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教导组,通过教导组的定期讲座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完成以后定期的进行考核,以促进其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护理。建立反馈考核制度,通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进行评测,对于评测结果较差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形成科学的闭环反馈机制,促使护理人员从心态上改变,更加仔细认真的为病患护理。对护理人员职业能力进行评定,根据能力与薪资待遇进行结合,促进护理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减少因为能力问题造成的护理事故。

②用药过程的标准化

护理人员在用药之前需要对药物的成分以及副作用等进行全面了解,在搭配其他药物使用时,应该注意查看药物同时服用的禁忌,如果不了解应及时向科室医生询问。药物使用需要及时现配,并在用药之前对药物的剂量品类进行核对,在用药的过程中对药量的速度进行检查,并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用药之后要对患者的反应进行及时的记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使用护理人员无法全程陪伴的用药过程中,需要叮嘱患者不得自行改变药物的剂量,也不能擅自增加服用药物的种类,若出现过敏反应要及时通知护理人员。

③减少因病患本身造成的风险

由于病患的家庭背景各不相同,生活习惯也大相径庭。在医治过程中,病患的主观态度很重要,直接关系到了治疗的结果。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的对病患进行医疗知识的宣传,并动员其家属,在护理人员不在时对病患进行提示,让病患从思想上愿意配合医护人员,并遵守医院的相关制度。除此之外,需要为病患提供一个安全性高的病房,例如在病床上加高护栏,防止翻身时掉落;将护士呼叫器放置于患者随手可及的地方,可以快速的呼叫护士等。在病房内放置心血管疾病需要注意事项的书籍,在家属陪护的过程中可以了解,病患也可以在平时阅读,以增强自身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

④医院设备定期的检查与更新

医院设备的使用频率比较高,部分设备定期的维护保养无法到位,导致部分设备经常出现故障。心血管疾病属于急性疾病,设备的故障会增加护理的风险,甚至造成对病情判断的错误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常用的关键性医疗设备需要专人负责,即便是没有人使用,也要定期的进行检查。在负责人无法解决设备问题的情况下,需要及时的通知相关科室的医生。责任人也需要及时的厂家进行维修,并对维修进度进行跟进。这样可以减少在心血管疾病护理时,检查过程中的风险。

⑤组建风险管理小组

风险管理组成专业的小组,成员由科室医生以及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从制度上完善风险管理,将各项护理制度可以通过管理人员对护理人员约束。①、②、③、④中的各项制度与措施,相关的责任部门必须要落实在实处,由该管理小组进行检查与追责。在整体工作方面,一旦病患入院,管理小组即需要对病患的病情种类、程度进行分析,并对病患的治疗意愿进行了解,以便于后期的护理。根据记录的内容建立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该方案应包括了评估病患可能发生风险的事件以及解决对策,在时间和护理手段上进行计划,如果发生护理需求的改变也应及时的通过科室医生。

二、研究的结果

1、数据对比

对照组共有风险事故5例,其中药物剂量使用错误一例、患者意外摔伤一例、输液外渗一例、病患自行改变药物种类一例、设备临时故障1例,其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职业素养不高、病患自己意识不高造成的。由于护理人员护理水平造成的纠纷8例。所以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7%,100例中8例不满意。

观察组存在风险事故共2例,其中一例为护理态度不佳,另一例为病患自行改变用药剂量。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态度不佳以及病患的自身问题。所以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100例中仅有2例不满意。

2、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的风险事故发生概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护理的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后期的跟踪过程中发现,在观察组的病患恢复上也略快于对照组。所以风险管理对于心血管内科的护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整个医院护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进行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提高心血管内科的护理水平。该护理方式将预防作为了主要内容,将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进行了预估,并根据这些问题制定了防范方案。它对护士的护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从管理制度上进行了约束。另外还对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进行了规定,降低了护理纠纷的风险。心血管内科护理引进风险管理对于提升整个医院的护理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陆雯静,李海燕,卢菁,等. 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多中心应用研究[J]. 护理研究,2016,30(6):673-675.

[2]马斌,康琳. 浅谈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 新疆中医药,2015,33(4):85-86.

[3]卢美萍,梁冬英,陈良爱,等. 循证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2):141-143.

[4]谭业菊,李学国.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0).

论文作者:陈芬,梦丽(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5

标签:;  ;  ;  ;  ;  ;  ;  ;  

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芬,梦丽(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