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袋袖阀管注浆处理路基岩溶工程问题研究分析论文_马跃

膜袋袖阀管注浆处理路基岩溶工程问题研究分析论文_马跃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555

摘要:本文介绍了膜袋袖阀管注浆工艺的特点以及原理,并分析了膜袋袖阀管注浆处理路基岩溶工程的操作要点。这一工艺能够起到良好的填充岩溶路基作用,阻隔地表水或地上降水,减少路基上层土体的腐蚀现象,并在路基影响范围内通过膜袋袖阀管注浆形成强度相对较高的桩体、与溶洞内充填物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关键词:岩溶路基;膜袋袖阀管;注浆

近年来,膜袋袖阀管注浆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并在处理路基岩溶工程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广东省云湛高速公路新阳段,路基岩溶区钻探显示大部分段落溶洞发育等级为强烈—极强,多为 1-2 层,个别为串珠状溶洞,洞内堆积物多为软塑-流塑的粉质黏土,少量为稍密碎石土充填,个别为空洞,存在掉钻现象,针对覆盖层薄、塌陷风险较高的段落,采用膜袋袖阀管注浆工艺处理。

一、膜袋袖阀管注浆工艺介绍

这一工艺是当前较为成熟、先进的加固技术,其具备较好的加固、防渗漏、堵漏和承载的作用,因而被施工企业大量应用在基坑帷幕、软土路基加固等方面,近年来也被用于处理岩溶路基工程。

(一)工法特点

膜袋袖阀管注浆工艺能够有效地借助注浆,通过膜袋,形成强度相对较高的桩体对溶洞进行加固。因而,相对于传统的注浆方式,这一技术对于岩溶路基具备较好的适用性。第一,在袖阀管外部安放膜袋,限定了浆液可能扩散的区域,防止出现跑浆、漏浆、串浆等状况;在浆液固化之后,所形成连续的桩体能够具备较好的强度。第二,膜袋外部设置排水板,在地基注浆造成超孔隙水压力时,能够很好地起到加速消散的作用,而且不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显著的挤土状况。第三,采用分段注浆技术,可针对地基中软弱土层、溶洞进行针对性加固,可减少施工成本。第四,与传统的注浆工艺相比,这一工艺不需要使用套壳料,因而能够保证工程施工进度。

(二)工艺原理

这一工艺是对传统袖阀管注浆工艺的改良,具体的工艺流程如下:把袖阀管套进高强土工膜袋中,然后在袋外1.5至2米的位置使用18号细铁丝制作压力阀门,使用塑料扣件把一至二块排水板绑在袋外,再使用传统注浆方式,借助注浆的压力使膜袋从下到上逐步展开,构成直径相同的桩体。工艺的原理如下:

第一,桩顶受荷。在注浆的时候,由于压力的影响,膜袋逐渐被浆液填满,一直到所有膜袋展开。在浆液固化以后,就能够形成一条从下而上的高强度桩体,可起到类似复合地基中桩体的作用。

第二,挤密作用。在浆液充填之时,由于袋中浆液压力的持续增加,周围的土壤由于受到水平挤胀力的影响,持续增大其中的超孔隙水压力。这时,孔隙水就会借助排水板排出袋外,超孔隙水压力就会随之消散,土壤的有效应力增大。因而,膜袋附近的土壤逐渐密实,提升了强度。

第三,桩侧摩阻力。由于注浆桩的桩底嵌固在硬土中,土体沉降的速率远快于桩体本身的沉降速率,土体借助桩侧摩阻力将一部分荷载传递给桩的侧向承载力,就能够起到消除土体沉降现象的作用。而且,由于土的持续压实,土与桩之间的摩擦力就会随之增大。

第四,排水作用。膜袋外部安放排水板,在浆液压力的持续影响下,能够逐渐清除在整个过程中出现的超孔隙水。而且,还能够消除上部充填荷载引起的超孔隙水以及浆液中的水分。由于土中的水分含量降低,就能够有效的提升土体的强度。

二、膜袋袖阀管注浆处理路基岩溶工程的要点

(一)测量放样

先使用全站仪分区确定四个角的注浆孔位,以确定注浆范围,再利用钢尺布置呈等边三角形,间距为1.5米的全部注浆孔位,孔位的平面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牢固的标志。

(二)钻机就位

在安设钻机的时候,应当确保其底座平整稳定,钻机触地的周围使用硬石以及方木垫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钻机就位后必须校正基底水平度,立轴垂直度,确保钻孔倾斜度小于1.5‰,喷头与孔位偏差允许值±5㎝。

(三)钻孔

第一,钻孔直径为130mm,孔深以穿透土洞或溶洞,进入土洞底板1米,溶洞底板中风化或强风化岩0.3米为宜,设计平均处理深度为8-18m。在钻孔二米之后,每进五米都应当执行垂直度校验。第二,在钻进的时候要使用优质泥浆护壁,在出现塌孔状况的时候则使用套管护壁。第三,成孔以后要测量钻孔的深度,不仅要保障桩孔的垂直度,同时还要符合孔深的设计要求。

(四)制作膜袋袖阀管

第一,膜袋采用高强纺织土工布缝制,其长度应当超过设计处理深度一米左右,直径与设计桩径相同,为45cm。第二,在直径50mm的PVC塑料管上按间距50cm开8-10个直径5mm的小孔,小孔间距5-8cm,各小孔位置相互错开,每隔10cm长在塑料管外部套上一层厚度3mm的膨胀橡胶圈(即袖阀),两端用防水胶布密封。第三,将加工好的第一节袖阀管自收拢的模袋口插入模袋内,袖阀管距离模袋底端10-20cm,沿着袖阀管每隔1.5-2m米采用十八号铁丝沿袖阀管绕六至八圈将模袋绑扎在袖阀管上,作为模袋外侧的分段注浆阀门。第四,将一块或两块排水板捆扎在膜袋外侧。

(五)下放膜袋袖阀管

成孔完成验收合格后,将完工的首节膜袋袖阀管放进钻孔之中,在这节膜袋袖阀管距离工作面约1.5米的时候,握住膜袋,使用快速凝结胶水联接首节和第二节的袖阀管,将折叠好的膜袋伸出,然后再下放后面的袖阀管,直至全部完成膜袋袖阀管的下放;同时每隔 1.5至2米时要制作注浆阀,在所有的袖阀管下放完成之后,采用十四号铁丝绕四圈将膜袋的顶端扎牢,避免注浆的时候膜袋的顶端打开,孔口采用快凝砂浆封孔。

(六)制备注浆浆液

注浆浆液采用纯水泥浆,水泥为42.5R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8,每米设计水泥用量为160Kg。水泥浆液严格按设计水灰比配制,用水量采用搅抖桶刻度计量,配制好的浆液采用比重计检测浆液比重。

(七)注浆

第一,在封孔砂浆龄期3-5天后,在袖阀管内下入注浆器,注浆器长80-100cm,注浆器中间开有20cm长的槽,两端带有橡胶皮碗,在压力作用下与袖阀管分段密封,实现先下后上分段定向注浆的效果。第二,注浆时记录每段注浆量及注浆压力,当每段注浆量达到设计用浆量或压力达到1.5mpa时,提起袖阀管内的注浆器至上一段注浆,如此往复直达整孔注浆完成。第三,注浆按隔排跳孔的方式进行,采用两次注浆法注浆,第一次注浆量为每一分段设计注浆量的60%左右,间隔 3~6 小时再进行剩余40%浆液的注浆。第四,注浆量通过电磁流量计控制,注浆压力在注浆泵上安装抗震压力表显示,压力表精度小于0.1。

(八)质量检测

在注浆完成 28 天后进行质量检测。第一,模袋袖阀管注浆桩体长度检测,

用钻芯法采用钻取芯样检测桩长,桩长不小于洞高+1m。第二,抽检数量为每个注浆区抽检3根。第三,按规范要求制备水泥浆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结语:出于处理路基岩溶工程的需要,本文介绍了膜袋袖阀管注浆工艺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为以后我国工程界使用这一工艺提供借鉴。这一工艺的施工浆液不易外泄、施工进度快、注浆后的工程质量检测精度高、成桩质量安全可靠、大大减少了隐蔽工程处理的不确定性,对岩溶路基的加固效果较好,值得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珏池.膜袋袖阀管注浆处理路基岩溶工程问题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77-78.

[2] 庞新刚.膜袋袖阀管注浆技术在岩溶路基处治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7(3):88-90.

[3] 周韶华.膜袋袖阀管注浆技术在岩溶路基处治中的应用[J].山西交通科技,2018 (03):13-15.

论文作者:马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  ;  ;  ;  ;  ;  ;  ;  

膜袋袖阀管注浆处理路基岩溶工程问题研究分析论文_马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