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 四川省成都市610000
摘要: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术后的重症监护室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后进入重症监护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30例,将两组患者的出 ICU 率、不良事件出现率以
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在出 ICU 率以及不良事件出现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手术治疗后的颅脑外伤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重症监护室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提高患者出 ICU 率,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出现率,同时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颅脑外伤;手术;重症监护室;护理;并发症
一、颅脑外伤病因包括暴力打击、车祸、高空坠落等,直接导致头部损伤,常见类型包括颅内血肿、头皮裂伤、脑挫裂伤等,受伤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同时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表现;病情严重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表现、出现视乳头水肿及意识改变、思维混乱等,病情特点包括变化快、易恶化,为颅脑外伤患者明确病变类型及严重程度后应尽快安排手术治疗。该类患者术后需进入重症监护室(ICU)接受体征监护,术后患者存在并发症风险,而科学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疾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二、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30例,干预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在48~80岁,平均为(65.8±4.0)岁,发病后至入院时间为2~8h,平均为(5.2±1.0)h,致伤原因:高空跌落14例、车祸10例、暴力打击6例;疾病类型:硬膜下血肿11例、硬膜外血肿患者12例、脑内血肿7例。常规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在47~79岁,平均为(66.5±4.1)岁,发病后至入院时间为2~8h,平均为(5.6±0.9)h,致伤原因:高空跌落13例、车祸10例、暴力打击7例;疾病类型:硬膜下血肿10例、硬膜外血肿患者11例、脑内血肿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疾病类型、发病后至入院时间等资料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标准:患者入院后接受头颅平片、颅脑CT、脑电图等检查确诊;均自愿接受手术治疗;家属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排除发病前存在精神病史患者。
2、方法
干预组:(1)进入ICU后护士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包括体征记录、高危因素评估等,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安抚家属情绪,告知ICU定期探视时间,与患者家属保持交流,观察患者意识状态,重点监测瞳孔及血压指标,检查瞳孔反射表现,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医师处理。(2)监测颅内压改变,遵医嘱积极用药,控制患者基础体征平稳状态,重点做好健康教育,及时告知术后苏醒患者手术结果,为患者简单介绍ICU病房环境、入住ICU监护目的等。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对于存在明细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提供针对性心理疏导;可及时通知家属探视,积极改善患者不良情绪。(3)并发症预防:积极预防肺部感染,术后观察患者呼吸表现,及时为患者吸痰,保持气道通畅,做好气道湿化工作,遵医嘱早期用药,积极预防肺部感染并发症。此外术后及时为患者留置导尿管,每日做好皮肤及尿道护理,每日认真做好晨晚间皮肤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机体舒适度,定时更换集尿袋,需保证集尿袋位置低于耻骨联合,避免尿液倒流,降低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4)重点关注患者皮肤压疮表现,每日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对于有条件的患者可使用气垫床等,交接班时重点交接患者皮肤及体征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常规组:进入ICU后,护士常规进行病情监测、营养、生活护理,提供心理干预,加强体征观察。
3、观察指标
SDS抑郁评分标准:分界值为53分,<53分表示无抑郁状态;53~62分表示轻度;63~72分表示中度;>73分表示重度。SAS焦虑评分标准:分界值为50分;<50分表示无焦虑;50~59分表示轻度;60~69分表示中度;>70分表示重度。
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χ珋±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1、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时间
干预组30例患者入住ICU平均用时为(3.69±0.72)d,常规组30例患者入住ICU平均用时为(4.55±0.61)d,(t=4.992,P=0.000)。
2、评估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
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四、讨论
ICU科室拥有医院最先进的医疗器械与设备,可为收治对象提供综合监护、治疗、护理干预,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保证生命安全;文章研究对象均为颅脑外伤手术患者,因脑部手术创伤较大,且术后存在潜在风险因素,术后患者病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变化,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因此需要为患者提供术后全面病情监测,早期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文章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入住ICU平均用时短于常规组;且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发现,大部分颅脑外伤患者可能伴随颅内血肿情况,而实施脑外科手术是临床常用治疗手段,术后积极护理干预及病情观察工作质量与患者疾病预后效果有密切关系。文中为干预组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要求ICU护士24h全面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提前制定预见性护理手段,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阻止病情恶化,改善预后效果。如术后及时为清醒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尊重患者隐私,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重点做好术后气管插管护理,做好皮肤、体位、饮食等护理干预。护理工作期间重视心理安抚,观察患者情绪变化,提供心理疏导,不断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及配合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ICU护士为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ICU入住时间。
参考文献
[1]徐恒,温卉蕾,王兰兰,王南南.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的疗效[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06):1109-1111+1125.
[2]熊艳,陈热花,涂杳然.鼻肠管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8,31(23):122-123.
[3]李连芳.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早期鼻肠管营养支持治疗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99):109+112.
论文作者:高小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术后论文; 外伤论文; 并发症论文; 血肿论文; 常规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