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气”看古汉语教学的新视角_寡人之于国也论文

文以气为主——通过“文气”寻找文言文教学的新角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言文论文,角度论文,文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来由

如何改进高中文言文教学,使得文字落实、文章(文学)鉴赏、文化渗透有机融合?从2007年4月起,笔者三人组成了“语文小课题组”,以体会“文气”为抓手,试图探寻文言文有效教学的新角度。

之所以选择这个小课题,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苏教版高中必修三、必修四中分别有“因声求气”、“文以气为主”的文言教学板块,这是教学任务;二是中国古典文论中早有“以气论文”一说,“文气”是古典文论中的重要概念,但中学文言文教学对此不够重视。

二、问题解析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首次提出了“文气”的概念,同时指出了“文气”的重要地位,并以此评价孔融之文“体气高妙,有过人者”。这是从创作的角度揭示作家的个性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刘勰在论“建安文学”时也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文心雕龙·时序》)在刘勰看来,作家之气是源于生活、社会和自然的,是作家内在精神的表现,可以说是“建安风骨”之本。清代张裕钊在《与吴函父书》中说:“曰意,曰词,曰气,曰法,之数者,非判然自为一事,常乘乎其机而混同以凝于一,惟其妙之一出于自然而已。”意、词、气、法等不是割裂的,具有内在的联系。这就启示我们,以其中的某一方面为切入口,就能带动、渗透其他方面的教学。韩愈在《答李翊书》里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指出“文气”的重要作用,即词句的短长与声调的高下,说话时的婉转低回或慷慨激昂都是由气势决定的。这告诉我们,“文气”是动全身的那“一发”,最具贯串力,由“文气”入手,应能带动全篇。

我们认为,文气就是流淌于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情韵,弥漫在词句虚实中的某种情绪,结构篇章的逻辑脉络。具体看,应包含以下形式:(一)音韵节律。“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应能表现文气,所以感受音韵、体会节奏是探寻文气的重要方面。(二)作者情绪。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作家必然将自己的丰富情感寄寓于字里行间,若能从关键处发现作者的情感变化,必能更好地把握情绪氛围,从而体会文气。(三)文章脉络。文章因素是连接词句与文化的纽带之一,尤其是文章的章法结构。(四)语言风格。作品的风格反映作品的整个风貌和格调的基本特点,是作家“在思想和形式密切融会中安上自己的个性和精神独特性的印记”(别林斯基语)。因此,感受和把握文章的整体风格就能体会文章之气。优秀作家都有自己的作品风格,如孟子,为文气势充沛,曲折生姿;韩愈散文,雄健深厚,汪洋恣肆。同样蕴满浓浓悲情,欧阳修的《秋声赋》在悲凉中显出通透和豁达,展现的是一种淡泊、超然的悲情;王勃的《滕王阁序》则在悲叹中表现出坚持操守、乐观面对、不甘沉沦的雄心;而孙中山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中却是悲而愤起,悲而壮烈,悲而昂扬,表现出一位革命先行者的坚定与乐观。

三、课例评析

我们分别以苏教版必修四之《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黄花岗烈士事略〉序》、《秋声赋》四课为例,尝试用“体会文气”来带动文言教学的其他方面。我们的共识是在体会文气中解释字词,理解内容,渗透文化。简单表示为:“文气”→“文言”→“文章”→“文化”。

揣摩文气,首先要重视朗读,强化感性体验。朗读中应关注音韵节奏、语势变化、对话语气,体会句式、虚词在感情表达上的艺术效果。

[课例片断1——《秋声赋》]

生齐读:初淅沥以萧飒……但闻人马之行声。

师:刚才单华灵同学说出了这句话的一个特点,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秋声比作“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铮铮”、“金铁皆鸣”、“衔枚疾走”的人马声,通过这些恰当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使人感受很深。这可以说是这段语言的一个特色。还有什么别的体会吗?

生:时光流逝得很快,心里很感叹。

师:我觉得把作者当时夜读时内心的感受表达得很细腻。我们看,他是用什么样的词句来表达的?结合刚才说的比喻再读读看。(教师朗读)

一开始语势平缓,突然之间变得澎湃而来,除了这个比喻的生动形象以外,这里的语音也用得很好。“骤至”都是第四声,如果换成“袭来”,大家读读看,意思差不多,但是气势就变得弱了。为什么会变得弱了呢?这就与音韵有关。“袭来”都是平声,而“骤至”为两个仄声,就把来势的猛烈表达得很充分。

再看,“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又来得舒缓些,“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语调逐渐变得迅疾、短促,“但闻人马之行声”,语调又变得舒缓些。句子的长短表现出节奏由缓到疾再到缓,实际上是作者夜闻秋声时内心情感的变化,大家要注意体会。

生再齐读:初淅沥以萧飒……但闻人马之行声。

[课例片断2——《季氏将伐颛臾》]

师:冉有为什么将“伐颛臾”这么大的事轻描淡写地说成“将有事”?

生:故意说得委婉、含糊,就怕老师责备。从而可见两人心里也清楚“伐颛臾”是无道之举。

师:孔子如何回应?“求!无乃尔是过与?”包含哪些复杂的感情?

生:直呼其名“求”,说明孔子很气愤、不满。

师:对,古人对他人称字不称名,称名是不礼貌的,直称其名往往意味着对被称者的厌恶、不满。但在《论语》中并不尽然,孔子称学生名的不少,但往往名后加虚字“也”,显得比较客气,如“贤哉回也”。这里直呼“求”,恐怕是颇为不满的。

(学生比较朗读“求!无乃尔是过与?”与“求也,无乃尔是过与?”)

生:但“无乃……与”似乎又显得比较委婉,可见孔子对学生还是比较客气的。

师:是的,这又体现了孔子“克己”的境界,尽管很不满,还是给学生面子。

[课例片断3——《〈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师:第1段哪个词可反映前后感情的变化?

生:“然是役也”的“然”,前面悲痛,后面赞颂。

师:前面叹精英损失殆尽,令人痛心,后面是说他们的血没有白流。下面请同学朗读,把这种感情变化读出来。

(指名一男生朗读第1段)

师:读得流畅,但感情、语气没有读出来,该停顿处应停顿。且气势不足。(教师示范朗读。)

(学生齐读第1段)

师:第2段,请找出表明感情变化的词,其他在理解上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生:“顾”,作“但是”,语气感情发生转折,感慨烈士们的事迹湮灭了。

师:感慨的还有,建墓时间间隔太长,编纂事略材料难收集,所以与其说是“感慨”,还不如说是“痛惜”。

(学生齐读第2段)

生:“语焉不详”的“焉”是什么意思?“田横事”是怎么回事?

师:“焉”是语气助词,无实义。

(PPT:“变乱纷乘”的史实。)

(PPT:田横典故)此处类比,司马迁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重在表现烈士史料难寻的痛心。

指名一女生朗读第2段,师生比较分析前后朗读的不同。

例1抓住了这段文字的音韵特点,从平仄、节奏入手,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朗读,领悟文本情境和作者情绪的变化。例2抓住称呼的不同,体会说话者不同的心情。这里,对比朗读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求”与“求也”的意味截然不同,通过朗读,悟“气”,悟“意”,悟“(语)势”,一举三得,所以,学生马上觉察到“无乃……与”(恐怕……吧)仍显委婉,这正是朗读的结果。例3抓住表示语意、情感转折的虚词“然”、“顾”及前后不同的情感,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并通过反复朗读,强化对文气的感悟。这样做,其实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关于文本的一个关系结构,这个结构包括文章主要内容、结构层次、章法、文气文势、主旨意图等,显然,这有助于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

揣摩文气,要重视引导学生领悟文脉与情绪。这涉及文章章法结构的学习、体悟,重点是理解文本语言特点与作者论理的逻辑思路。前者如体会修辞效果,像比喻、类比、反诘、引用、排比等;后者如先驳后立,层层推进等。

[课例片断4——《寡人之于国也》]

师:在辩论的时候,策略非常重要,但还要注意语言自身的“逻辑力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体会孟子语言的逻辑力量。(板书:逻辑力量)

我们知道,第4段文字有三句已经提示了文章层次与内容。现在我们把这三句话找出来——“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谁来说说这几句话在表达上的区别?

生1:我注意到三句话里使用的虚词是不一样的:前两句用“也”和“者……也”,后一句用了一个“斯”字。第一句是肯定判断,第二句其实是一个双重否定判断,第三句是一个推理。可见语气一个比一个强烈。

生2:这三句话在内容上一个比一个充满诱惑力。由“王道之始”到“王(称王)”再到“天下之民至焉”,展示了实现王道的一个发展过程和实行王道后的美好前景。

师:两个同学都分析得很精彩。一个从语气的角度,一个从内容的角度,而且用“充满诱惑”、“美好前景”等词语,说明了孟子这几句话的巨大作用,让梁惠王心向往之。我们再看看局部的语言。大家齐读这一段文字,从“不违农时”到“王道之始也”。

(生读)

师:这几句话内部有什么逻辑关系?

生:总的来说是从条件到结果的推理过程。

师:具体来说呢?

生:前面三句话的逻辑结构是一样的,前半句话是条件,后半句话是结果。接下去“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前两分句是条件,后一分句是结果。再接着又以“养生丧死无憾”为条件,推出“王道之始也”的结论。

师:再把这些文字读一遍,体会其中环环相扣的逻辑力量。

(生齐读)

在这里,除了把握孟子的基本观点,文章论理的内在脉络和孟子的语言气势,也是不可忽略的,而这恰恰是教学过程中最难把握的环节。例4采用对话教学法,从文字肌理入手,由词到句,由句到段,一步一步将语言内部结构展示出来,水到渠成地把教学目标推向对该文内在脉络和语言雄辩气势的体悟上。如果教师只讲自己的体会,学生就会有“隔”的感觉,没有自己真正的感悟。

四、问题总结

通过课例实践,对如何体会文气以及“揣摩文气”在文言教学上的意义,我们有以下认识:

1.揣摩文气,可以兼顾达成“言”的目标。例1对摹写秋声的词语的理解,例2对“无乃……与”的把握,例3对“然”、“顾”两个转承词语和“语焉不详”的“焉”的领悟,都是从字词到文气、从文气到字词双向思维运动的结果。我们认为,从文气入手去理解字词,犹如站在一个制高点上俯察,有利于将单个的、孤立的词语与文本建立起密切的语境联系。

2.揣摩文气,要重视文化熏陶。教学《季氏将伐颛臾》时,在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孔子对时局的深切担忧的情感脉络的基础上,归纳了《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所体现的孔子的政治主张(即:“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和“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后,教师的概括和升华,重点放在体会孔子的政治原则和人格魅力上,以实现文化熏陶。教学《寡人之于国也》,则从文章主旨,即“民本”思想引申出孟子的“浩然之气”,解释“浩然之气”的含义,结合文章脉络帮助学生理解“浩然之气”的具体体现,让学生初步领会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3.传承文化要与现实对接。从文化传统中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对接点,融入现代社会新鲜的思辨元素,让学生获得一些“切己省察”的感悟。这样,既加强学生对文化传统的反思,又可缩小学生与古代文本的心理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秋声赋》的教学中,通过领悟作者对自然之秋、文化之秋、人生之秋的思考,联系现实情境与人生道理,激发学生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都是必要而有效的。

4.把握文气,既是“渔”,也是“鱼”。探求“文气”是疏通文言、实现文化熏陶的重要抓手,也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以“文气”为支点,往往能在较高层面上体察文本。

5.“因声求气”是体会文气的重要途径。当学生能够在准确把握声韵和情感的基础上朗读一段文字、一篇文章的时候,也就是他们能正确把握文气,从而使文言文教学更有效的时候。

6.“文气”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文气与作者的个性心理、行文风格、感情变化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求气”的过程中,有必要将这些因素置入考察的视野,力求作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印证和阐发。

标签:;  ;  ;  ;  ;  ;  

从“文气”看古汉语教学的新视角_寡人之于国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