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准论文,主导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F121
主导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和结构演化的主角,其选择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主导产业本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因此,确定合理的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是正确地选择主导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前提和基础。
一、主导产业的涵义
最早提出主导产业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稍后罗斯托对主导产业进行了明确、系统的研究。罗斯托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根据他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史的研究指出,在任何特定时期,国民经济不同部门的增长率存在着广泛的差异。这时,整个经济的增长率在一定意义上是某些关键部门的迅速增长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效果。他把这些关键部门称为驱动部门或主导部门。它的主要特点是:(1 )具有高创新率,即能迅速地引入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2 )具有高速增长的能力,其增长率较整个经济的增长率高;(3 )具有很强的带动其他产业部门发展的能力,即具有很高的“扩散效应”。
在对主导产业作用的分析中,罗斯托对主导产业部门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带动作用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他把这种带动作用称之为“扩散效应”,这种扩散效应又具体包括:(1)前向效应, 是指主导产业部门的发展诱发出新的经济活动或产生出新的经济部门;(2)后向效应, 是指主导产业的发展对向其提供投入品的产业部门的带动作用;(3 )旁侧效应,是指主导产业部门的发展对地区的影响,包括地区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城镇建设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影响。主导产业正是通过这几个方面带动各个产业部门的发展,引起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为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创造条件。
由罗斯托对主导产业的分析,结合笔者对主导产业的理解,可以把主导产业定义为:主导产业是指能够较多地吸收先进技术,面对大幅度增长的需求,自身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的产业部门。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主导产业,还有必要指出:(1 )主导产业一般是由几个产业部门组成的主导产业群。在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单个产业部门的带动作用都是很有限的,对于大国来说,尤其如此;(2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部门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随着经济成长阶段的更迭,主导产业也呈现序列的变化。正是因为不断有新的主导产业取代旧的主导产业的地位,经济发展才能不断向前推进;(3)主导产生同基础产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基础产业是指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共同的、基本条件的部门,诸如交通运输、通讯、能源、基本材料、农业等部门。主导产业部门虽然可以包括某些基础产业部门,但也可以包括某些非基础产业,实际上也往往如此;(4)主导产业与先导产业也有区别。 先导产业是指能最多吸收先进技术、代表产业发展方向和为保持经济长期增长的需要超前发展的产业。因此,先导产业主要是着眼于未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小。主导产业虽然可以包括某些高新技术产业,也可以包括某些“适度技术”产业,而且一般来说,主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份额。
二、几类典型的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及其评价
在产业经济学文献中,已经出现过许多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类:
(一)根据我国现存产业结构已经达到的高度进一步演替的趋势来确定主导产业部门
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有密切联系。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的历程看,工业化大致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在工业化前期,产业结构呈轻型结构,一般是农业和轻纺工业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占绝对优势;工业化中期,大机器工业体系日趋完善,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重化型,电力、钢铁、机械制造业等资金密集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得到很大完善;工业化后期,以汽车、家用电器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和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加工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演进的一般趋势,对世界各国主导产业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但是,由于世界各国情况不同,发展的初始条件和社会经济文化特征以及国际环境的不同,其产业结构的演进模式,特别是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会出现种种差异。尤其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产业结构跨度很大,二元结构十分明显,仅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趋势来确定主导产业将会加深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进一步加剧基础设施部门和能源、原材料部门的“瓶颈”制约。因此,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必须考虑本地区的具体情况,仅从产业结构的演替趋势来确定主导产业部门往往是行不通的。
(二)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具有普遍性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1.产业关联度基准。5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应首先发展那些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的观点。这一基准的含义是,选择能对较多产业产生带动和推动作用的产业,即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度大的产业,作为政府重点支持的优先发展产业。这个观点对日本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主导产业的选择和产业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2.收入弹性基准。收入弹性基准与下面要提到的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是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50年代中期提出的。这两条基准提出后,得到了日本政府的采纳,60年代日本制定的产业政策,参照了筱原的这两条基准。收入弹性基准是指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某种产品的需求增长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之比,收入弹性大于1的产品和行业, 其增长速度将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弹性小于1的产品和行业, 增长速度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长。显然,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收入弹性高的产品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渐提高,选择这些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国民收入。
3.生产率上升率基准。生产率上升率是指某一产业的要素生产率与其他产业的要素生产率的比率,一般用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比较。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按生产率上升率基准选择主导产业,就是选择技术进步快、技术要素密集的产业,因此,这一基准也被称为比较技术进步率基准。
对于主导产业选择的这三条基准,有人持基本否定态度,认为它具有严重的缺陷和本质错误。笔者认为,应当承认它们在理论逻辑上是能够成立的。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它们是分别从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的角度来确定选择基准的。产业关联度基准是从产业联系的角度考虑的,产业关联度高也即是该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强,实际上是从该产业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对其他产业发生带动作用。所以,这些选择基准之间在经济理论上分析并无实质性矛盾。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些选择基准是撇开了许多具体因素而抽象出来的理论模式,这些选择基准正常发挥作用必须具备几个基本条件:(1)已经拥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2)已经具有已达一定发育程度的市场和已经存在着一些相互之间有着直接联系的产业部门,否则主导产业的各种驱动效应难以扩散,产业链条会陷于断裂;(3)不存在严重的资金制约, 政府对重点扶持的产业可以进行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可是,现实中这些条件并不完全具备。如果我们不考虑本国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单纯依据这三条基准来实施主导产业选择战略,就会使产业政策效果与目标南辕北辙。例如,依据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是要选择技术进步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这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在较短时期内走完发达国家在很长历史时期走过的技术道路,充分发挥“后发性”优势的应有举措。但是,作为一个后起国家和地区在寻求发展时,所面临的技术条件是大跨度和多层次的,这就要求在选择主导产业时,既要考虑技术应用的先进性,又要考虑技术发展的渐进性和协调性,避免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过大的技术断带,致使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难于传递,主导产业的主导作用难以发挥。因此,不少学者对这些基准的可行性提出质疑。所以,仅仅依据这三条基准来选择主导产业也是片面的。
(三)从改变我国现有产业结构主要弊端而要求主导产业所必须具备的结构性功能来确定主导产业
这类选择基准的构造是以“结构矛盾缓解来推进整个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为基本框架的,其主要立论是:(1 )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有效供给不足,而不是有效需求不足;(2 )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矛盾,而不是总量矛盾;(3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瓶颈”制约,而不是笼统的资源制约。由此确定新的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1.增长后劲基准。增长后劲就是指一个产业的发展能够为产业体系整体发展提供深刻和长远影响的力度。以增长后劲作为基准,就是要重点扶植那些对产业体系整体的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的产业。也许这些产业的生产率上升率并不高,但它们所创造的供给具有支撑整个经济持续增长的功效。
2.短缺替代弹性基准。它考虑的不是替代弹性大的需求,而是没有替代弹性的需求,即无法强制替代的需求。以短缺替代弹性作为基准,就是要重点扶植那些具有无法替代的短缺性的产业,以满足社会最迫切而又必不可少的需求。
3.瓶颈效应基准。从产业之间投入产出的关系来说,不能只考虑前向或后向效应,而更应考虑产业关联中瓶颈制约的摩擦效应。瓶颈制约越严重,摩擦的强度就越大,从而摩擦的传递和扩散就越广。以瓶颈效应作为基准,就是要重点扶植那些瓶颈效应大的产业,以减少瓶颈制约所造成的其他产业生产能力的非正常滞存。
应当说,这类基准的提出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它有利于缓解现有产业结构中已经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尤其是基础设施和能源、原材料发展不足所造成的“瓶颈”限制;它考虑经济发展的长期利益,把着眼点放在经济发展的后劲上,有利于克服政府和公众为追求眼前利益、行为短期化的趋向。然而,以“短缺替代弹性基准”和“瓶颈效应基准”来选择主导产业,不能体现主导产业的基本特征,将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同主导产业正常发挥作用的约束条件混为一谈。将主导产业与“短线”产业、“瓶颈”产业等同起来;“增长后劲基准”的提法比较笼统,产业的“增长后劲”如何量化也是个问题。因而,对这种提法笔者不敢苟同。
除了上述三类基准外,国内外学者还提出过一些其他基准,如“比较优势基准”、“边际储蓄率基准”、“高附加值基准”、“货币回笼基准”、“就业与节能基准”、“环境基准”、“劳动内容基准”等等。这些基准在学术界亦没有达成共识,这里不再一一评述。
三、我国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从上面我们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及其评价来看,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善的选择主导产业的标准。这不利于我国及各地区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来扶植主导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探索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选择主导产业部门的基准。笔者认为确定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应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考虑:(1)主导产业的基本特征;(2)产业结构的演替趋势以及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具有普遍性的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3)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潜力。 前两个方面是总结和借鉴国外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发展的理论和经验;后一个方面是考虑我国现存的经济结构对主导产业发展的约束。将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我认为我国主导产业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四条基准:
(一)市场需求基准
巨大的市场需求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主导产业迅速发展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只有存在广阔的市场,才有必要、也才有可能进行大批量生产。而大批量生产有利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成本的下降,从而进一步有利于开拓市场,扩大社会需求,刺激有关部门的发展。
对各产业部门的市场需求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衡量:一是产值,主导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的份额;二是收入弹性系数,即产品的产出需求增长对收入增长的敏感程度。主导产业应有较高的收入弹性系数。一般来说,收入弹性系数高的产品的产业部门,在产业结构中也能够逐渐占有较大的比重。在某一时点上,不同产业部门产品的收入弹性系数的差异,显示出这一时点上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和方向,即收入弹性系数高的产品的产业部门将获得更快的发展,占有更大的比重。
市场需求是有层次的,它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我们在选择主导产业时,不仅要注意巨大的现实的市场需求的产业部门,还应注意有着巨大的潜在的市场需求的产业部门。
(二)产业关联度基准
产业的关联度,即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主导产业部门应该与其他产业部门具有广泛而密切的关联,通过这种关联,带动或推动周围一系列部门进一步发展,并且使这些部门派生出对其他部门的促进作用,产生广泛而深入的连锁反应,一层一层地推动经济的发展。这是主导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巨大作用的原因。如果产业部门的关联度小,其发展便难以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就不可能发挥主导作用。
衡量产业的关联度有这样一些指标:(1)影响力系数, 指其他产业的生产发生变化时引起该产业的生产发生相应变化的程度。它是衡量产业后向联系广度和深度的指标,也称为后向关联系数;(2 )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产业的生产发生变化时引起其他所有产业的生产发生相应变化的程度。它是衡量某产业前向联系广度和深度的指标,也称为前向关联系数。一般来说,处于制造中间产品的产业前向和后向关联度都比较大,处于制造最终产品的产业则后向关联度大。另外,还可以用生产诱发率、最终需求诱发系数等来量化产业的关联度。
(三)资源有效配置基准
一个地区选择什么样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必须考虑该地区的资源条件,地区的资源优势往往是形成主导产业的基础。资源有效配置基准就是确定选择何种产业最有利于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组合,避免资源劣势和资源浪费。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而资金、技术相对短缺,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就不能一味地选择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必须考虑主导产业以及相关产业部门对劳动力的容纳程度;各地区在选择主导产业时也必须看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客观上存在东中西三大地带。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先进,资金较为雄厚,人才荟萃,但自然资源较为短缺。中西部地区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程度低,经济落后,资金不足,人才短缺。因而在选择主导产业时,东部沿海地区可以从产业结构的技术导向模式上考虑,确定一些吸收先进技术多、生产率上升率高的产业部门作为主导产业;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则应该根据该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一些技术比较成熟的“适度技术”产业,而不是盲目追求高、精、尖产业。当然,这并不排除一些发展水平高、发展条件好的局部地区也可以采取技术导向的模式。
(四)经济利益比较基准
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最佳的经济效益是选择主导产业的最终目标。效益比较基准就是从现实的生产力水平方面进行效益比较的基准。众所周知,同一地区的不同产业部门由于其现实的原料、能源基础,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带来生产成本、经济效益的差异。那么,在产业结构中使用那些投入少、见效多、产出快的产业部门所占比重提高,就能加快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因此,经济效益比较基准就是通过对各种产业部门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来选择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部门作为主导产业,使它们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上升。
衡量一个产业部门经济效益的指标很多,主要有资金利税率、净产值率、成本利润率,产品销售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等。对这些指标综合评判,可以确定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我认为,一个产业部门要成为主导产业,必须符合以上四条基准,或者说,一个产业部门只有符合上述基准,才能成为主导产业部门。
主导产业部门确定以后,还要注意主导产业部门与非主导产业部门之间发展的协调与配套,这不仅有利于主导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而且将有效地带动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形成各产业部门以及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体系。
标签:生产率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收入弹性论文; 需求弹性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收入效应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