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充足的自信心是高考成功的保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信心论文,充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同学们在高考复习中,每一阶段的复习完成之后,老师常常会进行大大小小的各种形式的测验,检验同学们复习的情况,这本来是有助于同学们查漏补缺的好方式,但是有些同学就会因为某一次或某几次的测验成绩不理想就怀疑自己,觉得自己的成绩在继续下降,害怕自己的复习存在知识上的漏洞,于是感到精神紧张、心情烦躁,对高考前景表现出种种担心,严重的会产生自暴自弃、自我逃避思想。这都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自信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它表现为喜欢自己、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如果你有自信心,你就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相信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并最终想办法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与自信不同的是自卑。自卑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力量认识不足,看不到自己的力量,总认为自己不行,做不好事情,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固定的心理定势,对工作和学习将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美籍物理学家钱致榕于1982年参加了南京大学建校80周年纪念活动,谈起他中学时代的一段经历,说明学生的自信心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解放以前社会风气很坏,也影响到了学校,很多学生考试作弊,不求上进。一位责任心很强的老师,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从三百个学生中挑选六十人组成了“荣誉班”。钱致榕当时是这个班的成员。“荣誉班”的学生个个心里十分高兴,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严于律己,勤奋学习。结果奇迹出现了,这个班的大多数学生后来成了有成就的人。后来钱致榕教授遇到了组织“荣誉班”的那位中学老师,一问才知道,原来这60个学生是他随意抽签决定的,并未经过什么专门挑选。上述事实说明,在“荣誉班”中,由于同学们被告知他们“很有发展前途”才被挑选出来,这就使得这些同学产生了强烈的自信心,他们自尊、自爱、自强,终于成才。日本教育家田崎仁分析统计了学生成绩差的原因,认为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由于缺乏自信心。因此,同学们在高考复习中应克服自卑心理,使自己始终都充满自信迎接高考。
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
正确地评价自己就是指要一分为二地看自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有些同学常常只看到自己差的学科,为此而影响自己学习其他学科的积极性,或干脆弃之不管。这就导致对该门学科越来越缺乏学好的信心甚至连以前的优势学科也逐渐衰退。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不可能样样都精通,那么就要充分发挥优势学科,扩大战果,使自己的优势得到体现,做到能拿的分数尽量去拿,而对自己的弱势学科,不要轻易放弃,找找原因,针对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然后制定好计划,循序渐进,争取每次都有所进步。还有些同学常常以别人的态度(如老师、父母、同学等的态度)来决定如何认识自己。如在某次考试中,某个同学考了个好成绩,老师表扬了他,他顿时觉得信心倍增,而在另外的考试中失败了,就全盘否定自己的能力,或怀疑自己的能力。同学们应认识到他人的态度只能为你认识自我提供参考。
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紧密结合
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理想,想当一名科学家、企业家、或医生等等,都想考上大学。但这不是马上就能实现的,还需要通过认真的复习,高考过关才能逐步实现。那么,为了逐渐实现自己的理想,同学们就有必要给自己确定一个近期奋斗目标,如下次考试语文得多少分,数学得多少分,或下次考试争取进入全班多少名等等。但是目标要适中,一个目标达到后又确立下一个目标,这样,通过不断地达到目标就会增强自己成功的感受和进取的信心。如清华大学的刘澎同学,上名牌大学一直是他的理想。高二时他偏重副科,主科成绩下降。到学年结束已落到班里第5名。当时他一度怀疑智力跟不上了,冷静思考才发觉是忽视了主科的原因。他想,必须再立个近期目标把成绩搞上去——超过第2名的同学。高三刚开学他干劲十足,经常注意这位第2名的同学,他学刘澎也学;他不学刘澎也学。一见他刘澎就呆不住了,就得看书。这样刘澎便无时无刻不处在紧张的努力之中,不到半个学期,他就升到班里第2名,年级第10名。接着刘澎又立下了进入年级前3名的目标,在高三的复习中激流勇进。终于在第3次模拟中实现这一愿望,进而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促成他实现了清华梦。刘澎不断用成功的愉悦激励自己奋发进取。
不要轻言放弃
在复习过程中,有些同学一遇到困难,虽说是努力过,但若长久没解决就认为自己不行而放弃。若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感到恐惧,没有信心,逃避它。但是如果你说服自己,告诉自己可以解决这个困难,假使这个困难是可以解决的,你便能办到,不论它有多么困难。相反,你如果认为自己不行,即使很容易克服的困难也不能解决。有位名人曾说过: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量。
学会比较
有些同学常常哀叹:“无论我怎么努力,我的成绩总比别人的成绩差,因为我在进步的同时,别人也在进步。我越是与他人相比,就越感到灰心丧气。”此时此刻,这些同学就有必要改变比较的对象,和自己比。与他人相比是横向比较,与自己相比是纵向比较。与他人相比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可将外界的压力变为对自我的激励,但如果总是与他人相比,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为“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与自己相比,学会鼓励自己,只要有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会增强人的自信。香港某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岳晓东曾说过,当一个人在与人比较中尽获自信时,他要学会与自己比较来获得自谦;而当他在与人比较中尽获自卑时,他也要学会与自己比较来获得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