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的中医特色护理80例临床探索和研究论文_郭淑萍

小儿肺炎的中医特色护理80例临床探索和研究论文_郭淑萍

郭淑萍

(隆德县神林乡卫生院 宁夏隆德 756300)

【摘要】目的:针对小儿肺炎的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索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肺炎喘嗽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在小儿肺炎喘嗽中的临床应用,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儿的住院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小儿肺炎喘嗽;常规护理;中医特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7-0199-02

小儿肺炎喘嗽是临床上常见的发病较急且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和发热的一种肺部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水平。应及时对患儿的病情实施治疗措施,并且应加强对其的护理,中医特色护理在其临床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缩短患儿住院治疗的时间[1]。本文主要针对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肺炎喘嗽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肺炎喘嗽患儿,男患儿41例,女患儿39例,年龄在1~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2±0.88岁;并将其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患儿22例,女患儿18例,年龄在1~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3±0.88岁;对照组中男患儿19例,女患儿21例,年龄在1~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2±0.88岁。对两组患儿在年龄和性别方面进行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根据《内科护理学》对患儿实施护理。

对观察组患儿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具体包括:

(1)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病情以及中医护理相关知识制定中医护理路径,主要由入院指导、健康教育、穴位护理以及饮食调整等组成护理路径表。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护理内容讲解,使其能够详细了解,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信赖度,能够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护理时,对护理路径表中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对没有完成的或是出现问题的护理项目以不同的标记符号进行记录。责任护士应定时检查护理路径表,以确保及时对护理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确保正常护理工作的实施,并且应随时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做到随时了解患儿的病情发展的。

(2)护理主要内容,入院指导:患儿入院接受治疗时,护理人员应向患儿及其家属进行相关护理情况的讲解以及疾病知识的讲解,提高其对中医特色护理的了解。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向住院治疗的患儿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能够使其增加治疗的信心,掌握有效地疾病预防措施。穴位按摩:对患儿的孔最、尺泽、合谷、列缺以及鱼际等穴位每天依次进行按摩。饮食调节:对患儿的饮食进行指导,增加患儿对易消化、细软、温热以及清淡食物的食用,禁止食用寒凉、生冷的食物,患儿每天应增加水的饮用[2]。

1.3 护理满意度评定以及护理评分标准

医院自制护理评价表进行调查,包括护理技能、管理能力、护理态度以及沟通能力,各占25分。患者评价达到90分的为满意,患者评价达到50分以上的为基本满意,患者评价低于50分的为不满意[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中38例患儿护理满意,护理评分为96.7分,护理满意度为95%,健康知识达标率为95.9%;对照组的护理满意人数为31例,护理评分为86.4分,患儿满意度为77.5%,健康知识达标率为8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肺炎喘嗽是临床上常见且多发的一种肺部疾病,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患儿发病期间各个器官均会出现不同的反应,对患儿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患儿发病时应及时实施治疗和护理。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中医特色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其根据中医护理相关标准制定与患儿并且相关的护理路径,并且对患儿进行入院指导、健康教育、穴位按摩以及饮食调节等方面的护理,增加了患儿及其家属对中医特色护理的相关知识以及疾病相关知识,更好地配合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儿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治疗时间,降低了患儿的住院治疗费用[4]。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各项指标,中医特护理能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护理在小儿肺炎喘嗽中的临床应用,降低了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效地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儿的住院治疗时间,降低了患儿的住院费用,对患儿及其家属具有重大的意义,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萍.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肺炎喘嗽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7):347-348.

[2] 刘嫣.综合护理对小儿肺炎临床疗效的促进作用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35):488-489.

[3] 肖承云.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2014,4(12):60-61.

[4] 何小仁,廖凯明.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肺炎喘嗽治疗效果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3,31(1):90-91.

论文作者:郭淑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5

标签:;  ;  ;  ;  ;  ;  ;  ;  

小儿肺炎的中医特色护理80例临床探索和研究论文_郭淑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