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公共财政体系——教育部经济学科指导委员会财政学研讨会纪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政学论文,教育部论文,新世纪论文,纪要论文,研讨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我院承办的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财政学研讨会,于2000年4月11日至13日在温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财政部财科所、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上海财政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河北大学等单位的教授、学者和我院科研处处长陈寿灿,童本立院长参加并主持了会议。
4月11日上午,温州市常务副市长阮晖向会议代表介绍了温州市改革发展的概况及温州市的财政经济情况。教育部财经政法处杨志坚处长作了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报告,强调了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原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许毅教授也作了内容丰富的财政经济报告。
会上各位代表对公共财政及财政学科体系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探讨。涉及的内容主要有:
(一)关于公共财政的涵义及探讨。公共财政已成为我国当前财政经济理论界争论的焦点,目前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在这次会议中有的代表认为:(1)公共财政就是财政,而财政从来就是国家(或政府)财政。(2)公共财政属于公共经济,是公共经济核心内容。但公共经济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公共财政学的否定。(3)公共财政实质是市场经济财政。提出在我国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实质上就是要建立市场经济财政的基本框架,用“公共财政”可以把目标说得更鲜明、更准确。(4)公共财政不是“吃饭财政”。(5)我国财政逐步向公共财政转变,不会影响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有的代表还认为公共财政的提出具有积极意义,并不是纯理论的,而是现实的要求。
(二)关于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的关系。有的代表认为,公共财政的提出并不是简单的逻辑推理,也不是单纯的照搬西方,而是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下都有财政,如何区别,就要以市场经济这个基点来考虑和研究。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三)关于财政公共性问题,有的代表认为“公共性”是公共财政区别于其他财政类型(如奴隶财政、封建财政、计划经济财政等)的根本特征。其内涵是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是弥补市场失效的,是由“公共”对之规范、决定和制约的财政。
(四)关于公共财政,主要有三种不同看法:第一种观点从"Public Finace"翻译的角度上否认了”公共财政“提法的合法性,但没有从实质上否认“公共财政论”;第二种观点,是从“公共财政”与“公共经济”的不同引发出来的相同观点;第三种是从财政本质上否认了“公共财政论”的观点。
(五)关于公共财政提出的看法,代表认为公共财政的提出绝不只是一个名词转换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一系列转变的问题,事实上是涉及到职能的转变,财政性质的转变、财政依托的经济结构的转变,财政服务对象的转变,财政运行机制、财政制度等等的转变。
(六)关于财政学理论体系建立,有的代表认为不是单纯的经济学、也不是单纯的政治学、它是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兼容,要与政府活动紧密结合。有的代表认为,财政学体系内容建设,首先要明确财政是什么,是干什么的,其次要明确其范围,再次要如何做才能做好。公共财政问题的焦点集中在财政范围上。
(七)此外各位学者教授还就构建公共财政的目的,我国公共财政的原则和内容、公共财政论与国家财政分配论、公共财政的发展、公共财政是否体现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等问题进行广泛而具有建设意义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