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春艳[1]2012年在《汉日量词比较研究和对日汉语量词教学》文中研究表明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量词,日语量词大多来源于古代汉语。量词在两种语言中的地位和分类方法不尽相同。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两种语言中的量词的意义和用法都或多或少发生了改变。因此两种语言间的量词对比分析变得十分必要。这对促进对日汉语量词教学科学化、系统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中共涉及量词142个,这些量词在两种语言中的意义和用法的对比情况可以大致分为叁种: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意义和用法部分相同,意义和用法差异较大。另外通过对名量词的数量结构、动量词的数量结构、汉日量词省略现象和量词重迭等方面比较后发现,汉语和日语的数量结构构成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别,并且日语量词独立性较差,几乎不能单独使用。量词的特殊形式—量词重迭在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但重迭能力和形式有所不同。进行汉语和日语量词的对比是为了更好的为对日汉语量词教学服务。目前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对于量词的讲解侧重于语法结构,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笔者通过对“HSK作文语料库”中日籍留学生量词习得偏误的分析,总结日本人在量词习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日汉语量词教学建议。在对日汉语量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在清楚汉日量词使用情况的异同的前提下制定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廖婷婷[2]2010年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汉语中的量词是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中共同的难点。本文在前人量词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量词的科学分类,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探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外汉语中量词教学的若干方法。
刘颖[3]2011年在《以英语为背景的学习者习得汉语量词偏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量词是汉语独有的词类,尽管英语中也有表示量概念的词语,但和汉语量词不尽相同,因此,外国留学生尤其是以英语为背景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量词的时候,很容易引起偏误,影响正常的交际。对于日、韩留学生来说,虽然母语中有量词,但是和汉语中的量词的用法也不相同,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汉语量词的时候经常感到困惑,量词的学习和应用都是留学生学好汉语的一大难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汉语量词,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他们主要针对日、韩留学生在学习汉语量词时的偏误进行分析,这些研究成果是非常宝贵的,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些方法和指引,然而,对于以英语为背景的学习者来说,汉语量词的学习仍然不好掌握,以至于经常出现偏误,因此,本文以《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中规定的量词为标准,通过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分析,找出欧美留学生习得汉语量词时的偏误以及偏误的原因,并希望找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交待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第二章是英语表量词及汉语量词的对比,从结构,词义,词法功能和表意功能等角度进行阐述;第叁章对数量结构受英语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第四章是针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偏误类型,分析偏误原因;第五章是本文的最后一章,作者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和建议,希望能够在对外汉语量词的教学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王爽[4]2011年在《对外汉语名量词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量词是汉藏语系独有的一类词,也是汉语表达体系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类词。长期以来,量词教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其中,名量词由于数量繁多,且与名词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搭配关系,成为了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过程中出现偏误最多的词类之一。但是,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名量词的本体研究,得出的结论大多比较笼统,且理论性、抽象性太强,缺少针对名量词教学的有效的、科学的方法。本文试图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采用对比分析、问卷调查、访谈、文献检索和归纳总结等方法,从对外汉语名量词教学的整体出发,针对名量词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理论本体的基本内容、大纲和教材的收录情况、留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教学的不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分析。对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提出了名量词教学的层次划分方法及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对今后的对外汉语名量词教学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引言。系统概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通过对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名量词的考察分析,总结出大纲与教材中对于名量词安排存在的差异,指出了优点和不足。第叁章的内容是对外汉语名量词教学与习得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总结出他们在对名量词教学方面运用的方法、对教材的看法及建议;通过对学生的问卷测试,了解了不同汉语级别的学生对于名量词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对考察结果的统计分析,归纳出名量词学习的难易顺序。第四章集中介绍了了对外汉语名量词教学的策略。针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划定了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阶段应教授的名量词范围和运用的具体方法。
吴艳华[5]2014年在《汉语借用动量词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文中研究指明在汉语动量词中,借用动量词作为其中一个类,它具有开放性、数量上具有能产性、而个体成员具有具体性等个性的特征,其是动量词里最有活力的一类。本文将借用动量词分为两大类,即借自名词的动量词和借自动词的动量词,借自名词的动量词还分为时间量词、身体器官量词、工具量词、伴随量词和离合词后一语素,借自动词的动量词有动词“跳、惊、捶”和重迭动词,并对它们进行了语义分析。从本文的第叁章开始,以来自叁所不同大学不同学习阶段的留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了一份借用动量词调查问卷,让初、中、高级不同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做同一份问卷,以考察不同学习阶段的留学生对借用动量词的习得情况,从而推测出各类借用动量词及其相关知识点大约在哪个阶段被留学生普遍习得。问卷包括选词填空、不定向选词填空、改正病句、词语组句四道大题。在总结出借用动量词在各阶段的习得情况后,针对留学生在习得时存在的问题,本文在第四章提出了对一些借用动量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参考性建议,有正确认识借用动量词的重要性;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分组教学、语境与体态语结合教学;兼顾借用动量词所构成的动量结构教学;使用贴近生活的教学语料。并在最后部分设计了一份以“掌、脚”为例的借用动量词教学方案。
陈妹新[6]2016年在《认知视阈下的汉泰语形状量词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丰富而特有的量词是汉藏语系的显着特点之一。量词的作用主要是表示事物的单位和动作行为的量。除此以外,许多语言的量词还兼表事物的类别、形状、性别、级别等特征。就汉、泰语量词而言,关于量词的分类,由于考察方法、划分角度不同,在小类划分上会产生一定差异,但名量词第一层次的划分还基本一致,主要分为度量衡量词、集体量词、个体量词等类别。其中个体量词较为特殊,即用于描写事物的形状,本文将这类量词称为形状量词。形状量词既是汉、泰语个体量词中最为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一类,也是让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深感困惑的一类词。到目前为止,针对汉、泰语形状量词与名词选择搭配的对比研究并不多,且绝大多数研究是从语法结构和语义特征表达等层面进行的,缺乏从认知视角探究语义构建和解读中人的认知运作过程。同时,关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研究的着作和文献有很多,然而专门将有关认知理论与对外汉语形状量词教学相结合的研究领域尚待发掘和开拓。因此,本文在业界前贤研究成果之基础上,同时基于对中国国内及国外相关理论的思考,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出发点,对现代汉、泰语中具有代表性的16个汉语形状量词与对应的15个泰语形状量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认知语言视角的对比研究,探讨它们之间的共性交集和个性差异,并探索了其异同背后的深刻动因,从而揭示汉语和泰语形状量词的运用取决于人们理解和把握客观世界和情景的认知能力,阐明各民族间不同的认知方式对形成“量词使用个性差异”的重要影响。本文还通过200份问卷调查对处在不同学习环境的泰国学生进行考察,其中包括在泰国学习汉语的100名泰国本科生,和在中国学习汉语的100名泰国本科留学生。进而将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检验,从中归纳总结了泰国学生在使用汉语形状量词时所产生的偏误,通过借助认知语言学来揭示造成偏误的原因,基于认知理论试图提出针对汉语形状量词的有效教学建议和策略,以便使学习汉语的泰国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中的形状量词。具体说来,本文的研究目标主要集中于叁点:一是汉、泰语形状量词的选择和使用受到认知结构和概念化的影响;二是语义相近的汉、泰语形状量词之间的异同及其背后动因;叁是借鉴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考察泰国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形状量词时产生的偏误原因及其教学对策。为实现上述的目标,本文主体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在说明量词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汉、泰语形状量词作出整体性分析,利用融合词汇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的研究思路,具体考察汉、泰形状量词的词义,其内容分别为:在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下确定汉、泰语形状量词的范围,并进一步划分出形状量词的类别,同时对汉、泰语形状量词的性质作出说明,从中证明“形状量词”这个术语无论是汉语还是泰语,它们本身都带有强形象性的意义。借鉴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理清各类汉、泰语量词的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第二部分,对汉、泰语形状量词的语法属性进行描述。汉、泰语形状量词的语法属性包括重迭形式和组合搭配两种情况。汉、泰语形状量词的重迭是一种纷繁复杂的形式,本文要从中找到最基础、最核心的形式。然后,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汉、泰语形状量词的重迭形式进行探讨,并对双方语言的共性和个性差异作出分析和解释。就汉、泰语形状量词的组合搭配而言,本文需要对“数词+形状量词”的组合格式和“数词+形容词+形状量词”的组合格式进行描写,并从认知的角度予以解释。第叁部分,探讨汉、泰语形状量词中存在的“一量多物”和“一物多量”现象,首先在范畴化理论视野下,归纳汉、泰语形状量词“一量多物”的倾向性规律,并对其扩展动因进行讨论,然后从人类的认知能力的角度探寻其对汉、泰语形状量词“一物多量”现象的影响,并解释该现象的形成动因。第四部分,依据认知理论考察泰国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形状量词所产生的偏误原因及其教学对策。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泰国学生学习和使用形状量词的情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处在不同学习背景的泰国学生进行考察,通过借助认知语言学理论来揭示泰国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形状量词时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而将这些成果应用在对外汉语形状量词教学中,针对泰国学生汉语形状量词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和策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采用融合词汇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视野下汉、泰语形状量词的词义分析,以揭示它们的性质、区分类别,提高划定范畴的准确性,这样的分析不仅有利于解决汉、泰语形状量词各自特有的类别归并问题,而且也有利于把汉、泰语形状量词和其他汉、泰语名量词区别开来。二、以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为基础,从属性、频率和搭配这叁个原则作为确立和区分汉、泰语形状量词的典型性和非典型性之理据。从中表明凡典型汉、泰语形状量词都是象征性的量词,凡非典型汉、泰语形状量词都是相关性的量词,而中间状态汉、泰语形状量词有些属于象征性的量词,有些属于相关性的量词。这说明汉、泰语形状量词的典型性和汉、泰语形状量词所确立的词义范畴大体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叁、以认知语义学为基础,对汉、泰语形状量词重迭各形式进行语义分析,从中发现汉语CC式在认知语义上类同于R1格式,具有的“统合型”认知模式的特征,即“说话人采取静态的宏观视角把握集合整体状态”。这与说话人移动视角依次观察集合个体的R2格式对立。但实际用法上,汉、泰语形状量词重迭各形式却出现差异性,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阐释汉、泰语形状量词重迭各种形式所表示意义之间的差异,印证了两种语言使用者不同的认知方式。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例证举引地不够全面;另一方面,对于创新之处的实践检验过程不够充分,且研究思路偏于理论,例举量化分析的深度还有待于深入挖掘。
孙彬[7]2013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教学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印欧语系语言没有量词,量词是汉藏语系语言的独有特征,汉语量词研究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情况。本文以汉语量词为研究对象,以内蒙古工业大学的蒙古国留学生为问卷调查的对象,对他们掌握汉语量词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相应的提出对蒙汉语量词教学的方法。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理论结合实际法、观察法和经验总结法,这几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能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帮助。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和研究现状。本文以量词的理论知识和学者对量词的对外汉语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蒙古国留学生的量词习得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并根据调查的结果提出有利于蒙古国留学生习得量词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还提出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教学事项。在研究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中,针对蒙古国留学生的少之又少,因此研究如何在对蒙的汉语教学中总结出适合量词的教学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第二部分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的研究背景,分为量词的定名和量词的分类。早期汉语语法研究受西方语法体系和理论的影响,量词研究没有受到学者足够的重视。量词的定名过程很艰难,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正式给量词明确定名。量词的定名意义深远,为量词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量词分类的历史过程中,各家分类的角度不同,标准不一,因此对量词的分类有不同的观点,至今仍有不同的划界。本文将各家的分类总结成直分法、二分法、叁分法和四分法四大类,各大类下面还有不同的小类。虽然目前各家对量词的种类划分或者小类划分还有诸多矛盾,但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以后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参考。第叁部分是蒙古国留学生量词习得情况调查与分析,明确了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方法,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和开展问卷调查了解蒙古国留学生的量词掌握情况,分析留学生量词习得的偏误原因,并以此为依据为以后提出教学建议作参考。本文的问卷调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开放式的问题,通过留学生的真实的回答了解他们学习量词的方式、感受、难点和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二是一套试卷,试卷考察的内容涵盖了46个甲级词汇,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出蒙古国留学生的量词掌握情况。第四部分是量词在对蒙汉语教学中的教学建议,通过以上对量词教学的现状分析,对量词定名、分类的了解,以及对蒙古国留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从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汉语教师素质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叁个方向提出建议,并在这叁个方向上具体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以后开展对蒙量词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宝香[8]2016年在《蒙古国学生汉语常用量词习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蒙两国经济、文化的深入交流,蒙古国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国内有60多所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蒙古人越来越多。但是一方面针对蒙古国学生汉语量词习得研究的专着和论文到目前为止寥寥无几,无法给蒙古国的汉语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另一方面,汉语量词数量大、种类多、用法复杂,而蒙语中缺少量词,且在分类、用法、重迭形式等方面和汉语量词有很大差别。于是汉语量词的学习成为蒙古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因此笔者尝试着结合所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来探讨蒙古国学生汉语常用量词习得的偏误类型及成因并探索行之有效的汉语量词教学策略,希望对蒙古国的汉语教学尤其是常用量词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笔者通过对蒙古国学生的问卷调查、有关量词的平时作业、口头表达以及动态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分析,整理出蒙古国学生在常用量词习得中的偏误规律,总结了偏误的类型和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蒙古国学生的量词教学策略。本文内容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范围、研究方法、语料来源以及汉语量词研究综述等等。第二章主要介绍针对蒙古国学生的汉语常用量词调查问卷,以及据此得出的调查情况和结果。第叁章主要介绍蒙古国学生汉语常用量词习得偏误的类型以及偏误成因。偏误成因主要包括母语和目的语干扰、学生的学习和交际策略、教师教学和训练方法、教材编写、文化思维方式等方面。其中在分析母语和目的语干扰这个因素时特地总结了蒙语和汉语在量词方面的异同。第四章主要是依据偏误成因从教学原则等不同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笔者提出两点教学原则:量词教学应坚持在具体语境中进行、坚持分类系统化教学,以及在针对母语和目的语干扰、教师教学和训练方法、教材编写等方面应采取的一些策略。第五章是结语,总结主要观点的同时陈述本文的不足之处。
孙亚萍[9]2016年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方法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量词的广泛使用是汉藏语系的特点之一,是汉语研究的重要方面,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到目前为止,虽然针对量词研究和教学的论文和文献有很多,但是专门介绍量词教学方法的文章却不多。本文试图在量词本体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量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举例论证为指导,提出量词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本文共分四章讨论汉语量词。第一章介绍了文章的研究目的、意义及量词教学方法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了汉语量词本体的研究情况,主要集中在量词的分类和量词的特点;第叁章介绍了量词教学在教材、教师、学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根据前叁章的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以期解决量词教授难和学习难的问题。
谭雷[10]2011年在《汉泰量词对比研究及对泰汉语量词教学》文中提出同属汉藏语系的汉语和泰语,都有丰富的量词,但是这些量词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量词的时候也容易出现很多偏误。结合笔者在泰国从事汉语教学的实践经验,本文从汉泰语量词比较研究入手,将汉语和泰语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个大类进行比较,两个大类下,又各自分成很多小类,通过细致的比较,找出汉泰语量词的异同,进而预测泰国学生学习汉语量词的难点,然后通过偏误分析验证预测,找出偏误产生的原因。此外,本文还选取了《泰国人学汉语》这一套教材进行了量词部分的分析,试图找出现阶段对泰汉语教材中关于量词部分编写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从汉语本体角度和对泰汉语量词教学角度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汉日量词比较研究和对日汉语量词教学[D]. 么春艳. 渤海大学. 2012
[2].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初探[J]. 廖婷婷. 重庆叁峡学院学报. 2010
[3]. 以英语为背景的学习者习得汉语量词偏误分析[D]. 刘颖. 辽宁师范大学. 2011
[4]. 对外汉语名量词教学研究[D]. 王爽. 沈阳师范大学. 2011
[5]. 汉语借用动量词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D]. 吴艳华. 湖南大学. 2014
[6]. 认知视阈下的汉泰语形状量词对比研究[D]. 陈妹新. 山东大学. 2016
[7].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教学探究[D]. 孙彬.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8]. 蒙古国学生汉语常用量词习得研究[D]. 王宝香. 吉林大学. 2016
[9].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方法初探[D]. 孙亚萍. 天津师范大学. 2016
[10]. 汉泰量词对比研究及对泰汉语量词教学[D]. 谭雷. 华中科技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