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支教感悟
赵兴波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临洮街学校 730060
摘 要:乡村的三尺讲台,事关广大农村孩子的命运,更关乎整个民族的未来。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希望在强有力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下,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都将有温暖、踏实而有尊严的未来。
关键词:乡村教育 支教感悟 文明 传承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曾经给汉武帝献策,“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以化于邑”,即“教化乡邑”,意指乡村教育的根本是乡村教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学校是乡村教育的中心,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小而言之,全村的兴衰,大而言之,全民族的命运,都掌握在小学教员的手里。”他们的话今天仍然值得深思。掌握着“全民族的命运”的乡村教师,是一盏盏灯火,驱散乡土大地的蒙昧,烛照乡村教育的传承。
基础教育的热点话题,这些年常常胶着于课业重、择校热,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就读门槛,多半是围绕着城市打转儿,而乡村教育问题则相对沉默。不少农村孩子和家长忧心忡忡,在艰苦的条件下,有多少乡村教师还能坚守乡村教育?
乡村的三尺讲台,事关广大农村孩子的命运,更关乎整个民族的未来。乡村教师孤独地承担着包班教学,在“麻雀校”里成为全能老师。他们薪酬微薄,有的甚至白天教学,业余时间打工来贴补家用,遑论职业道德尊严?乡村教师的难处,乡村教育的短板,令人关注。另外,农村大规模的撤并乡村学校,虽然对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曾经生动热闹的乡村学校,生源少了,规模小了,教师跑了,乡村文化的主心骨何处安放?孩子们翻山越岭地奔向遥远的学校,年轻的父母在城里辛辛苦苦地打拼,祖父母则孤守于空荡荡的村落,谁来支撑起乡村的明天?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乡村教育引起了中央领导决策层的高度关注。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就直击肯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在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教育被提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高度,誓言“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份源自顶层设计、安排操作细则的改革计划,最令人振奋的是一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局部“理疗”,将药下了到了腠理深处。城市基础教育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敞开了大门,固然令人欣慰,但是,只有乡村与城镇拥有相对均等的教育资源,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才会从根本上缩小。
笔者曾经在农村任教十八载,深知乡村教育资源的缺乏和乡村教师的艰辛。2014和2015年,为提升甘肃省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学校教师队伍素质,为甘肃省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根据《甘肃省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实施办法》,又经西固区教育局推荐,兰州市教育局选派,我主动请缨,两次自愿奔赴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中寨乡马营附中和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苦水镇大沙沟小学从事支教工作,亲眼目睹并亲身体会到乡村教育的短板、乡村教师的不易。通过询问和乡村一线教师集体备课、听课、教科研等,对农村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转正,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一方面当地专科师范毕业生想回乡任教,但政府由于教师工资等教育经费支出大而无力接收,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了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比如,在文县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得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呢?相反,在城市的中小学,教学活动多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的。如此大的差距说明了什么?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不仅严重阻碍着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政府应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切实提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多让乡村教师走出去学习、听课、培训,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同时,可请进来城市的名校长下基层挂职,名师同乡村教师一起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撰写论文、课题研究等等,做到相互促进、互励共勉。另外,要招考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家乡任教,同时对乡村教师的工资、住房、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进一步改善,乡村教师在晋升职称、评优选先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希望在强有力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下,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都将有温暖、踏实而有尊严的未来。乡村学校承担的潜在责任也将发扬蹈厉:传承文化、维护社会安定、培育有凝聚力的民风民俗。用乡村教师举起的文明灯火,燃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进而让乡村和城市相携,一同走进现代中国,早日实现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的中国梦。
论文作者:赵兴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6月总第20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8
标签:乡村论文; 教师论文; 甘肃省论文; 学校论文; 教育资源论文; 兰州市论文; 贫困地区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6月总第20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