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健康教育浅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健康教育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法分类号】G807
一、健康与健康教育的含义
健康是一个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综合概念。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随着历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神灵自然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科学认识都很有限,对于生命现象和疾病也知之甚少,健康被视为神灵所赐,以获得生存、保护和延续生命为目的。并且认为,人的健康反映在四种液体自然协调与否上,即“血液、粘液、黄胆、黑胆”四种液体配合正常就健康,否则就会生病,人病了无法医治应求神问卜。这就是早期神灵自然医学模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人们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医学亦逐渐步入了实验阶段,建立了以生物机体和机体的生物性为研究对象的生物医学模式,开始从生物学的角度认识疾病,认为健康是生物学上的适应。但是,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观念仍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研究不断深化,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和消极影响便明显地暴露出来,它不但不能很好地解释现代医学发展提出的一些新问题,而且束缚了医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现代医学、社会学研究成果给了人们许多新的启示。人们发现,由理化、生物刺激所导致的疾病的死亡率已退居次要地位,而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的高血压、冠心病、癌症、溃疡和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则明显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死亡率已在十大死因中居前三位,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另外,政治、经济、战争、教育、居住、职业等社会因素以及冲动、孤独、紧张、恐惧、忧虑等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日趋严重。仅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考虑众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难以奏效的,必须注重社会、心理、行为等因素对疾病与健康的影响。基于这种认识,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4年提出了新的健康概念, 即:“健康是一种完整的躯体、心理和社会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伤残。”1989年WHO又一次把健康的概念深化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种新的健康观使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一个人健康状况的评价,不仅仅以躯体健康状况为依据,而且要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四个方面全面评价。这种健康观强调人的整体统一性,既考虑了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又重视健康对人的价值,强调人对健康的作用,将二者结合起来,使被动治疗疾病转变为积极预防疾病。预测疾病从单纯的生理标准扩展到心理、社会、道德领域,从个体诊断延伸到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评价。
健康教育着眼于增进人们的卫生知识,使其了解健康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维护自身健康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提高自我保健和预防疾病的能力,帮助人们选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二、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意义
首先,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高等学校是为社会输送高级专门人才的机构,人才合格与否,不仅要看知识和能力水平,更要看身心发展的健康程度。从大学生年龄特征看,他们仍处在长知识、长身体、长智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教育中,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此外,由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大学生处在传统文化与时代潮流碰撞、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变化等多种矛盾冲突之中,因而,在高等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及时纠正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大学生掌握一些生理卫生常识和心理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培养大学生健康成长,才能完成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
其次,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的需要。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在身体、心理、人格适应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疾病。根据江苏省卫生保健研究会统计,江苏省12所高校从1978—1987年,学生死亡、退学、休学共1524人,其中因健康原因休学、退学、死亡1162人,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75%,在休学、退学学生中,患肝炎、肺结核的511 人(《中国高校医学》1996年第1期第43页)。西北师范大学1992—1995年,因肝炎、 肺结核等疾病休学、退学110人,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73%。 尤其令人忧虑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健康咨询报》在全国范围内对12.6万名大学生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20.23%的人有心理障碍(1989年9月23日);湖南医科大学调查了872名大学生,发现21—35 %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南京师范大学1979—1989年学生休学、退学102 人,其中因神经衰弱、精神障碍而休学的48人(平新东《中国学校卫生》,1992年1月8日)。我们在对西北师范大学1992—1995年休学、退学的133名大学生的分析中,发现其中患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 神经官能症的有23人,占休学总人数的17.3%。可见,引起大学生健康方面的疾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没有建立起稳定科学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没有形成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加之高校在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的欠缺,使他们面对诸多压力、挫折和担忧等却无所适从,在长期的“无助感”和“无能感”中选择失误,导致了身心疾病的发生。因此,开展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健康教育有利于缓解高校医疗费用的紧张状况。我国高等学校的医疗费一直是比较紧张的。而当前由于环境等原因引起的疾病却在增加,加上高校人数的增长、人口的老龄化,对医疗资金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同时,各种检查、治疗器械的更新,一方面提高了治疗疾病的有效率,另一方面却增加了医疗开支,给本来就有限的医疗经费增添了更加沉重的负担。据统计,西北师范大学有2800余名享受公费医疗费用的教职工和5000余名享受公费医疗费用的学生,仅1994年用于支付医疗费的资金就近百万元,除省上下拨的医疗费,学校尚需补贴50余万元方能勉强维持。据不完全统计,1995年用于治疗肝炎、肺结核、精神分裂症、痢疾等疾病的费用就近10万元。高额的医疗费用,无疑给学校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实际上,许多常见病都与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心理状态有关,完全可以通过个人自我保健避免。因此,我们可以说,高校开展健康教育,是缓解医疗费用紧张状况、减轻学校资金负担的一条间接的新途径。
三、高校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
根据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国家教委1993年颁发的《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试行)》以及WHO 提出的健康教育的要求,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生理卫生知识教育。包括人体生理特征、男女性别差异、生长发育规律、怎样促进生长发育等。
(二)行为与生活方式教育。包括行为与健康、饮食与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劳逸与健康等。
(三)性与性卫生教育。包括男、女性成熟的标志、特点,性心理,恋爱与道德,异性交往的艺术,怎样对待失恋等。
(四)环境与健康关系教育。包括校园环境与健康、教室环境与健康、宿舍环境与健康、个人身心环境与健康等。
(五)自我保健方法教育。包括体育保健、课外健身运动、心理调节、根据个人特点进行的自我保健等。
(六)心理调控能力教育。包括常见心理疾病的预防,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如何面对挫折、缓解压力、调整心态、控制情绪、借助外界力量排除心理困扰等。
(七)健康与卫生常识教育。包括常见疾病、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知识,一般急救与护理知识,常用药物知识介绍等。
(八)艾滋病、性病、吸毒的危害与预防教育。
上述几个方面的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予以实施。首先,按国家教委《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应把健康教育纳入高校教学计划,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和必修课,通过课堂教学,系统地向大学生传授多方面的健康知识和方法。其次,要开办多种形式的讲座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再次,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拓宽心理咨询的范围,使“治”和“防”紧密结合起来。此外,还要广泛宣传和动员学生进行自我健康教育。
无论通过哪种途径开展健康教育,都要注意方法的灵活多样。既要有系统讲授,又要有讨论观摩;既要有常规手段的运用,又要有现代化手段(如录像、电视)等的配合;既要讲理论知识,又要注意结合实际、增强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本文为甘肃省教委资助项目阶段成果。
收稿日期:1996—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