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策略论文_盛春光,高刚超

简析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策略论文_盛春光,高刚超

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新时代的背景下,城市的生活节奏不断的在加快。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基本的交通运输方式,地铁是城市交通运输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这很大程度影响了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在公交等运输方式的运输能力已经难以改进的情况下,准确寻找到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关的解决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简述城市轨道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影响因素;策略

引言

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脚步,城市的发展与交通所带来的压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复杂。如何解决人口高密度的流通成为了巨大的问题。自从1863年伦敦大都会地铁的产生到现在,地铁在城市交通运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的作用。如今,地铁正处在一个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的时期。当然,目前很多城市的地铁运营都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城市极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其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值得我们去探索与深究。本文将针对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作出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策略。

1 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

1.1 停站作业的时间

目前阻碍地铁运输能力提升的因素中相对比较突出的是地铁停站作业的时间因素。之所以产生停站作业时间的问题,与目前的高铁的发展形势是密不可分的。现阶段下,很多地区和城市都看到了地铁所具备的速度快、不占地表面积、运载量较大、运行稳定等优势,因此近年来集中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致力于地铁的建设。但与此同时,地铁停站作业环节的问题此消彼长、层出不穷:比如地铁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跟不上去;地铁司机停站作业环节太过于繁琐、停站流程不够优化;停站时间设置不科学,有很多地方的地铁停站设置时间过长,严重影响地铁的整体运行时间,另外地铁乘客上下地铁的秩序不够有序,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地铁运输能力和效率的提升。同时经过笔者的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值得广大业界同行关注,那就是目前我国各地的城市地铁的乘客高峰时段,地铁的停站时间一般都会超出规定的时间,再加上地铁乘客过于拥挤,地铁的屏蔽门根本没有办法实现正常的打开和关闭,一般需要反复尝试很多次才能开关屏蔽门。从实质上来看,当列车已经超员的时候,地铁在固定的停站的时间内,就无法运输更多的乘客,这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列车的周转效率,影响地铁的运输能力。因此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广大业界同行进行反思,并群策群力,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进行有效的改善。

1.2 服务质量不高

作为城市融入国家大都市现代化交通的显著标志,地铁是一个城市面向世界的一个窗口。地铁服务质量影响着这个城市在世界人们心中的印象,优质的服务可以满足乘客的心理需求,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但如今有些城市的地铁站服务质量并不高,些许服务态度甚至可以用恶劣来形容。并且上下车的管理上做得并不好,很大程度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和交通运输能力。

1.3 地铁的折返能力

地铁的折返能力目前已经普遍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瓶颈。折返能力与折返线路的建设息息相关,而折返线路的建设不仅牵涉到城市用地规划而且受到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的影响。首先地铁的折返线路的建设受到土地的规划限制。近年来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城市人口激增,与之而来的就是城市各类建设用地规划紧张的问题。地铁的折返线路会受到土地的制约,建设规划、跨度较大,同时当地铁的折返线路建成之后,受地下空间的限制,更改十分困难。另外地铁的施工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撑,这对于城市来说是一笔重要的开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客流分布不均匀

客流分布不均匀也是目前导致地铁运输能力不够理想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越是临近城市中心的地铁站点,地铁上的乘客流量就越大,越是位于城市偏远郊区位置的地区,城市地铁的乘客流量就越小,也就是说地铁客流量的大小和地铁站点与城市中心区的距离呈正比。城市中心区范围内的地铁站点由于乘客流量较大,往往会有很多乘客滞留在地铁站台上,而影响到地铁车辆的关门时间,进而导致了列车正常运行时间的延误;以此同时,地铁站点的郊区附近站则容易出现车辆空载的现象,导致地铁车辆的运能浪费。

2 措施

2.1 设计路线

地铁交通网络结构类型是影响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设计路线时应该考虑到人流量、换乘位置、城郊与市中心以及城郊与城郊之间的相互通达是否便利等问题。放射-环形网状结构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它将环形线加在了放射网状结构上。这种结构在涵盖了放射网状结构的所有优点的同时,还实现了所有线路能够直接换乘的优点,使得路线的连通性加强了许多,而且不仅保留了城郊与市中心良好的联系关系,同时大大的增强了城郊与城郊之间的联系。使得地铁轨道交通成为了人们出现的第一选择。

2.2 提高服务质量

如今各个行业都开始重视起了服务质量,当服务质量提高后,地铁运输将有条不紊的进行,不会出现到站了却因为外面人大量涌进而没能够下车或者是因为出现乘客在车门即将关闭时冲进来而导致夹人夹物重新开关门等等,这将大大提高了地铁轨道交通运输的能力。

2.3 做好合理的行车安排

在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交路时,应该考虑到客流量、列车的配置、通过能力、拆返站能力等相关因素。经济合理的做好行车安排,将大大提高地铁轨道的运输能力。

2.4 优化地铁配置方式、压缩运营成本

“优化地铁配置方式、压缩运营成本”这一条措施主要是针对地铁旅客的潮汐特性来说的。目前比较实用的办法是针对早晚高峰期增加上线列车的数量的方式来减少高峰期地铁旅客滞留的情况。

2.5 选择大小交路运行、合理规划车次

对于地铁客流量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我们可以适当采取相应的大小交路运行的方式来切实缓解地铁的运输压力,进而提升地铁的运输能力和效率。另外笔者在这里需要重点提示一下,如果在一条地铁线路上实行大小交路的话,需要考虑在中间站设置折返线。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来到了大繁荣的时期,所有城市都在完善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体系。目前,多因素影响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而这些影响因素之间又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城市轨道交通对于一个城市的交通环境是极为重要的,它大大缓解了城市的交通拥挤。当然,不断改善过程中,也会出现新的问题,但轨道运输的发展已势不可挡,未来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将拥有城市轨道交通,那么提高地铁轨道交通运输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胡建强.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运输能力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2] 王海燕.基于复杂网络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形态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4.

[3] 胡帅.基于仿真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运输能力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4] 赵娟.超饱和客流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输能力的测算[D].北京交通大学,2015.

[5] 潘晓军.北京地铁1号线运输能力挖掘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3,13(04):200-204.

论文作者:盛春光,高刚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简析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策略论文_盛春光,高刚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