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水利建筑工程中的河道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李宇峰

刍议水利建筑工程中的河道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李宇峰

福建省京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宁德 355100

摘要:近年来,水利建筑工程中的河道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河道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目标,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护岸工程施工、护坡工程施工等多个角度与方面,就该课题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水利建筑;河道工程;施工;技术

1前言

水利建筑工程中的河道工程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性的工作,其过程中涉及到诸多方面的要素与环节,如何更好地获取河道工程施工的优良效果,对于水利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提出了方法措施。

2河道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目标

2.1河道工程向高标准方向发展

在河道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中,实现河道工程的高质量、标准化,节约成本是直接目标,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河道水利工程自建设以来都是为人类所用,以人类的发展需求进行工程建设,导致河道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导致直接目标难以实现。

2.2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本地化

生物多样性和本地化是河道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间接目标。近年来,随着河道工程的不断发展,河道工程建设对河道的生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在进行河道工程的建设中,对于河道周围的生态环境要进行确切了解,河道工程方案要可行,尽量与河道周围的生态环境相适应,使河道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免遭破坏,将对于河道生态的破坏降到最低。

2.3河道工程管理要循序渐进的发展

河道管理循序渐进的发展是河道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长期目标。对于河道工程的管理,要有针对性的一步步进行,不能将所有的问题集中到一起进行解决,要运用渐进式的方式对河道进行管理。①相关部门要对河道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使群众明确河道管理的必要性,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②要根据河道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有侧重的进行管理。

3河道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3.1基础浇筑施工技术简析

基础浇筑施工过程中,为保障基础浇筑施工质量,施工放样工作必须操作到位,通常河道工程的护岸结构,多为垂直形式的直立式结构,所以对施工放线要求较低,难度不大。具体施工环节,放线质量的保证,导线点通常设置在放样直线的周围和两端或是通视条件较好的地方,利用经纬仪精准完成放样工作,结合断面的布设,进行直线端点的放样工作。但通常情况下,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河道工程的护岸线的直线状态很难长期维持,一般情况下会变为圆曲线状态,鉴于此不可直接使用这种施工方式,需对其开展针对性施工,改善施工技术。可采取的施工技术有:使用经纬仪,利用偏角原理放样,放样的起始边设置为待放直线,切线的值和方向根据旋切角角度值计算得出。此外,围堰结构的开挖工作必须实施到位,上层土体和基槽构成了开挖主体,开挖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谨慎把持挖坡比,并对围堰结构内部坡比、外部坡比等关键参数进行定期测量,随时掌握开挖施工质量。以此为基础,加强基坑的排水处理,施工现场地下水的排水处理,将下水管道、大气降水等外界影响因素降至最低,基坑的排水处理工作对于围堰结构下层土方的开挖工作,作用较为显著。因此,根据护岸工程具体情况,可以采取明沟排水方案,或者是井点排水方案。上述工作完成之后,进行基础浇筑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墙身砌筑施工技术简析

墙身砌筑施工中,为保障墙身砌筑的施工质量,立样架工作必须实施到位。具体立样架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必须以角铁为基本原材,且样架形状需呈L形态,施工过程中架样的坡度值,应与护岸工程对应的前墙坡度值统一,施工结束后,应第一时间拆除架样,保证拆除时间的恰当,不能早亦或晚,一切就绪后实施墙身的砌筑。通常情况下,河道工程单层墙体厚度取值应鉴于0.4~0.5m之间,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每层墙体需设置一定厚度的找平层,一般厚度控制为0.15m,找平层位置通常为墙身顶部,或者是压顶区域。墙体砌筑之前,需将砂浆预铺在墙体底面之上,遵照小面朝上、宽面朝下的原理,遵循施工原则进行石块的铺设。整个河道工程要分为不同的施工段,每一施工段之间安置一道沉降缝,遵照垂直走向、自下而上,宽度控制在1.5cm左右,垂直度控制在1.0cm左右,保障河道工程的施工质量。

3.3压顶浇筑施工技术简析

压顶浇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预制块通常为压顶浇筑的原材料,一般混凝土预制块宽度在20cm范围内,砌筑墙体找平完成之后,在沉降缝的两端安置混凝土预制块。混凝土预制块设置位置必须精准,防止出现位置偏差状况,保障施工质量,应利用经纬仪测算前后安置位置,合理控制混凝土预制块前后两端位置,利用水准仪测算左右安置位置,精确设置混凝土预制块的左右位置,保障混凝土预制块位置的精准度。压顶浇筑操作完成后,利用螺栓对模板加固,保障护岸工程外观的平直,提高施工质量。

4河道护坡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4.1施工孔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间隔20个孔引入一次控制桩的轴线,确保孔位的准确。此外,施工孔的设置,在施工现场遵照施工规范标识清楚,明确施工孔的施工要求,掌握施工孔的施工顺序。完成第一道施工工序之后,开始利用钻机施工,钻机的操作必须保障其结构的稳定,机架安装合适,机台位置准确且呈垂直状态,以及立轴位置准确,保持垂直状态。

4.2钻孔与终孔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钻孔质量的保障,需要借助泥浆护壁,通常1.1~1.25t/m3为泥浆护壁的规格,130mm为钻孔的规格。勘探孔的设置,一般情况下是间隔20m安置一个,为保障勘探孔质量,需进行分层取样,通过研究分层取样数据,构成柱状图,为有关施工提供参考数据。若勘探孔的设置出现误差,应及时安排专业人员对岩芯进行勘验,此外钻孔钻入时需有详细的笔录,准确记录钻孔的型号、直径、孔位,以及地质厚度和钻进情况等,若质量出现问题,可根据笔录参考及时解决。若在施工过程中,工程要求深孔钻进,需提前灌泥浆,消孔时间一般控制在30分钟之内为佳,确保钻孔内部的渣滓沉积量偏小,加深高压喷射设备的前进深度。

4.3高压喷射、回灌的控制

施工质量的保障,高压喷射的控制、回灌技术的运用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高压喷射的控制,在操作之前需明确喷射时间、方向和技术,且根据工程具体要求操作,如高压喷射需要的喷射水,需要使用的泥浆和气量等。此外,钻孔孔口根据1.355t/m3的标准进行灌浆,保障钻孔的高喷灌。钻孔灌浆过程中,需确保一次性完成,切不可中断,否则会影响到施工质量。在水利建筑中河道护坡工程中,喷射是关键环节,喷射完成后需马上进行回灌作业,保障施工质量,回灌操作时,管路必须保持通畅,缩减施工时间,保障施工效率。

5结束语

总之,水利建筑工程中的河道工程施工工作顺利进行,离不开对护岸工程与护坡工程的高度重视,在实际施工工作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从多个角度与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施工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白云斗,朱朝明,石磊,刘宝水,贾绍敏,张景忠.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7(11):60-62.

[2]徐荣安,光治合,刘英杰,王庆华.当前黄河群众防汛队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信息.2017(01):115-116.

[3]陈玉明,唐爱兵.城区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技术路线[J].江苏水利.2016(21):88-89.

[4]蔡民通.探究水利建筑中河道工程的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3)

论文作者:李宇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  ;  ;  ;  ;  ;  ;  ;  

刍议水利建筑工程中的河道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李宇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