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理论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价值论文,关于深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1)02-0030-06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是价值形成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存在的根本分歧。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即“在新的形势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含义很广,深化什么和如何深化,人们正在进行学习和议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第一生产力。经营管理也是科学,能够大幅度地节约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它创造价值是理所应当、无庸置疑的。但迟迟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需要提出来深化认识。这是为什么?据笔者体会,这主要由于在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上存在长期的扭曲,从逻辑上阻碍了人们的正确认识。下面提出来,请同行专家学者给以批评和指正。
一、劳动价值的两种表现——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
创造价值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价值。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与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相对应,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体系。一般讲创造价值的劳动,就是抽象劳动,又称社会必要劳动,以劳动时间长度表示。这是政治经济学进行理论分析所用的价值,故称理论价值。理论价值是劳动价值的一种表现,而其另一种表现则为实际价值,它在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以后,一般都用货币计算产品数量,形成产值指标。产值指标既是价值指标,也是使用价值指标,反映所产产品的使用价值量,即实物总量,称为实际价值或实物价值。它应用极广,例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家和省地县发表统计公报,首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数字。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现行汇率将超过1万亿美元,这是2000年全国各行各业所产千万种产品(含劳务)的增加值总和,其中包括个人消费品、政府消费品、总投资产品和净出口产品。这种以实物量、使用价值量为内涵的实际价值或实物价值,应用虽广,但理论界却不予承认,至少认为它与劳动价值是两码事。讲这种实际价值也是价值,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这正是影响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一个障碍。道理很明显,如果仅有理论价值,以劳动时间计量,那再先进的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都和一般劳动一样,以劳动时间计量,不能增加劳动时间,也就不能创造价值。但如用实际价值考察就不同了。高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通过改进设备、材料和管理,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的:“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增长,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1](P84)多出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用产值表示,就会增加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值,即几十倍、几百倍的实际价值。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主要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这充分说明: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它创造价值、创造巨额价值。严格的逻辑和铁一般的事实,会得到社会包括理论界的广泛认可。
实际上,劳动价值有两种表现——一个是劳动时间计量的理论价值,一个是以实物计量的实际价值,这在经济理论界早就提出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曾指出:“应当注意,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含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品而取得他种货币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又叫使用价值,后者又叫交换价值。”[2](P257)马克思讲价值一般是指劳动时间的理论价值,但有时也指实物内容的实际价值。例如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论述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时就指出,复杂劳动“它也就表现为较高级的劳动,也就在同样长的时间内物化为较多的价值”。[3](P223)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创造较多的价值,这里的价值,显然指实际价值,或实物价值,而不是指以劳动时间计量的理论价值。否则,那就表明制造同一产品,复杂劳动所费时间要几倍于简单劳动的所费时间,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的效率更低,这肯定是反乎常理、反乎逻辑了。十分可惜,马克思这个十分著名的“倍加”的实际价值内涵,长期被理论界疏漏了,从而成为正确认识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创造更多价值的理论障碍,并且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阐明增加了很多矛盾和困难。
二、现代生产要十分重视研究价值构成的变化
现代生产高科技、高效率,对比过去的生产,可以几十倍、几百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相应地改变劳动价值的构成,要十分重视研究价值构成的变化。
劳动价值的核心在于确认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人们从事生产,制造产品,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并可从三个不同方面进行价值量的分析。
(一)价值总量:它等于劳动总量,只要劳动人数不变,劳动时间长度不变,价值总量就不会变化,价值总量=劳动总量=劳动人数×劳动时间长度。
(二)价值个量:一般称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它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变化。即劳动生产率愈高,在同等的劳动时间内制造的产品产量愈多,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就会相应缩小,二者成反比例变化。
价值总量
价值个量=──────
产品产量
价值总量=价值个量×产品产量
某劳动者一天工作8小时,制造1件产品,则单位产品价值量为8小时。后来改进工具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每天可以制造产品2件、4件、8件、16件,则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4小时、2小时、1小时和0.5小时。
由于价值个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变化,使得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超的经济管理,尽管可以大幅度再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对价值总量都毫无作用。效率再提高,产量再增加,但价值个量随之再降低,结果价值总量都不会变化。
长期以来,由于政治经济学过去只谈价值总量与价值个量,有数不尽的学生、学者,举出数不尽的事例,讲现代科学技术应该能创造价值才对。但面对上述理论观点却不敢深究,不了了之。理由很简单,总不能违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呀!实际上仅仅讲价值总量与价值个量,存在严重的缺陷,必须把价值构成的研究提到重要地位上来。
(三)价值构成:在社会产品总价值中,除了补偿对中间产品的消耗外,马克思把产品分为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两大部分,并且相应把制造产品的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价值是劳动时间的物化,提出了必要产品价值和剩余产品价值,简称为必要价值与剩余价值。并且按照形成原因的不同,把剩余价值细分为三种——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其中相对剩余价值是大量而普通的,是由提高劳动生产率、压缩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形成的。下面准备利用上面提出的一个劳动者一天工作8小时,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例子,列表作分析说明。
表1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构成的关系
劳动者1人,每天工作8小时,即价值总量为8小时,它等于必要价值与剩余价值的总和,即(6)=(2)+(4)。但无论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其价值总量等于时间总量,都是8小时。并且说明价值个量(7)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变化,与上面讲的价值总量与价值个量关系的基本原理相一致。
如果从价值构成看就大不相同了,剩余产品(3)和剩余价值(4),开始为0,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断提高,也就是剩余产品、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例变化。而马克思正是这样阐明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数量关系的,指出:“相对剩余价值和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它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随着生产力的降低而降低。”[3](P335)
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超的经营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压缩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创造相对剩余价值。并且是科技愈先进,管理愈高超,愈能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愈多的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也是价值,从而证明了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价值——剩余价值、巨额的剩余价值,则无疑会得到社会的确认。综观中外和古今,经济先进落后的区别,不正表现为同样的劳动时间内,所能创造的剩余产品、剩余价值大不相同吗?维持劳动者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多种多样,假定通过交换,折合为10米布。这10米布的生产所费的时间,在不同国家是大不相同的,落后国家可能占劳动者一半以上时间(例如劳动8小时中的5小时,或者更多),而发达国家制造10米布,可能不消半小时或几分钟就够了。撇开所有制关系不说,余下的剩余产品、剩余价值,对比之下,可能就是几十倍、几百倍的相差了。
当然,工资作为劳动力的价格,以货币量表示,它不比一般商品,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地增加其物质内容,即提高劳动者必要产品的数量标准,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而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会把劳动时间与劳动成果沟通起来,这是一个重要的思路,会进一步使你逐步发现: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存在内在相等的数量关系。这比较抽象,拙文《论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对此作了专门的阐明。[4]
三、正确理解价值创造,消除对物化劳动价值关系的扭曲和误解
前面已反复说明,科技劳动与经营管理劳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压缩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时间的物化,从而创造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也是价值,故说科技和管理劳动能创造价值。在谈到科技劳动创造价值时,不少学者提出商榷,把创造价值说成是增加价值,从而认为这违反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创造和增加是两个有联系而又有区别的概念,特别是对于价值来说,增加与创造完全不同,而且相互对立。讲价值增加就不能讲价值创造,讲价值创造就不能讲价值增加。价值增加一般对价值总量而言,增加劳动人数和延长劳动时间,劳动时间总量增加了,则价值总量就会相应的增加,此称价值增加,但不能讲价值创造。而价值创造一般指价值构成而言,创造通常是指从无到有,有新的内容被创造出来。创造价值正是如此。人类在早期,工具极其落后,劳动生产率非常之低,终日劳动所得,只能维持温饱,甚至连温饱都不能维持,即全部是必要劳动时间,没有剩余劳动时间。后来,随着劳动工具的改进,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了,剩余劳动时间从无到有,产生了、延长了,从而创造了剩余价值,但不能讲是增加价值。
科技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作为知识形态存在于人们脑子里,或者写成报告文章发表在刊物上,并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要使科技成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把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凝聚在劳动手段、劳动对象上(这是应用科研),体现为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工艺。设备、材料和工艺统称为物化劳动,先进的物化劳动,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压缩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创造剩余价值。故物化劳动应该是创造剩余价值的主要源泉。
物化劳动——设备、材料和工艺,是由其他有关企业的活劳动生产的,而且可以严格地逻辑证明,是本期活劳动生产的,不是过去活劳动生产的。所以从企业看,其剩余价值是物化劳动(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活劳动(劳动力)共同创造的,但从社会看,只是社会活劳动创造的,从而说明活劳动依然是价值形成的唯一源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就是物化劳动,它是搞好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手段和关键,是剩余价值形成的主要源泉和依据。可是长期以来,存在着严重的理论扭曲,认为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不能创造价值,并且把物化劳动等同于资本,讲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就是讲资本创造价值,就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三要素理论。对此,笔者已多次撰文加以澄清和阐明。如果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离开物化劳动——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工艺,就无法提高劳动生产率,既不能创造理论价值,也不能创造实际价值,更不能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可以想象,科技人员再多,水平再高,就是把全世界各国的顶尖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都集中到中国来,如不把他们高精尖的科研成果凝聚在物化劳动上,体现为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工艺,那只能是纸上谈兵,想入非非,无法形成先进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所以物化劳动创造价值,是科技生产力、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否定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科技作为生产力、第一生产力的命题就失去依据,就不能成立。
所以要使社会确认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劳动能创造价值,并且是巨额价值,就必须把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这个长期存在的理论扭曲矫正过来。
四、生产劳动范围已经拓广,对价值论的认识需要深化
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新闻周报》(20期)刊登了《十五计划“提神”的东西有多少?》一文,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的标题下,指出:“有消息说,十五计划在理论上将有重大突破,即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按照老祖宗的理论,体力劳动创造价值。知识经济时代,怎样理解劳动价值论,十分敏感。一旦突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估量。可以预见的是,年薪制、期权制,按资本技术等要素分配将不再是‘墙上画饼、纸上谈兵。’”对这段引文,需要作两个方面的阐明。
其一,按照传统的理论,体力劳动创造价值。这中间存在误解。改革开放,使生产劳动的范围即劳动价值的范围拓广了,这集中表现在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的核算内容上。过去我国推行物质生产平衡账户MPS,对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建筑业、商业和货运业作为生产部门,计算产值,国民收入为五大部门的新创造价值v+m的总和。这与西方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的综合生产,既算物质生产也算劳务生产,存在很大的不同。我国理论界对SNA持强烈的批判态度。1984年,国务院成立专门机构——国务院国民经济统一核算标准领导小组,领导我国国民核算制度的改革工作。它组织各方面力量,经过多年的研究设计和试点总结,制定了以SNA为主体的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2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这个核算体系方案,确定1995年全国转入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轨道。这表明包括服务生产在内,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为生产范围,进行劳动价值量的核算,已经从国家经济管理制度上确立了。
问题是理论界对这个重大改革不甚了解,或虽有了解,但理论上持否定态度,而不予说明,这赋予政治经济学教材内容作重大改革的任务。至于前面引文中提到,按照老祖宗的理论,体力劳动创造价值,这点不符合事实。体力劳动不等于物质生产劳动,老祖宗当然指的马克思,这点并不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原意。体力劳动相对的为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是受过教育,支付过较多费用的复杂劳动。马克思讲复杂劳动能创造比简单劳动的倍加价值,也就是从总体讲,脑力劳动创造比体力劳动更多的价值,怎么能说只有体力劳动才创造价值呢?
其二,一旦突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估量。这里的突破应该包括两个不同的层次,一个是被误解的层次,一个是实在的层次。两个层次一旦突破,在中国经济都会发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被误解的层次,指将物质生产劳动误解为体力劳动,认为只有体力劳动创造价值,并据以制定相应的分配政策。大锅饭、平均主义,人们记忆犹新,曾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从反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另一个是实在的层次,就是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层次。如果仅仅是理论价值,以劳动时间的长短来计量,把高科技劳动与管理劳动与一般劳动等量齐观,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那实行年薪制、期权制等,在理论上就无极无据。但如果突破过去只承认理论价值的扭曲,也承认实际价值,承认高科技劳动与管理劳动能够创造价值,创造多得多的价值,那就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是对现有劳动价值理论的巨大深化。这样,就既能从理论上确立新体制的科学依据,又能从实践上制定切乎实际的合理分配政策,使分配份额与经济效益挂钩,例如对企业主要领导和科技骨干采用年薪制、期权制等等,以更好地调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劳动者的积极性,力争创造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将会发挥不可估量的影响。但是一定要防止一哄而上。
收稿日期:200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