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忠 朱元廷 朱海成
(牡丹江市肛肠医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摘要】 目的:对腹腔镜下开展TME联合PANP手术直肠癌临床治疗效果详细分析,为直肠癌治疗提供有价值参考和借鉴。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收治30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15例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另15例开腹下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患者是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体征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收水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活动时间等都比对照组短,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术后对患者为期一年随访,观察组患者排尿功能障碍比对照组患者低很多,两组患者一年后局部复发几率不存在明显差别。结论:腹腔镜下采取TME和PANP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可彻底根治,能有效减少排尿功能障碍,所以这种手术方式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直肠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全系膜切除术;腹腔镜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213-02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直肠癌最常见,早期时不明显,一旦确诊病情已中晚期,这时直肠切除率并不高,但复发率较高,5年存活率不高。直肠癌扩大淋巴清扫手术后,会出现较严重排尿和性功能障碍[1]。所以术中,更重视提高直肠癌根治效果,同时还要减少排尿及性功能影响,当前常用的先进手段是TME联合PANP手术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收治30例直肠癌患者病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8到70岁,直肠癌患病时间15天到60天不等,中位直肠癌共1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共16例。将30例患者分两组,一组患者为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此组为观察组,开腹下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对二者临床数据对比和分析。
1.2 手术方案
1.2.1观察组手术方案
手术过程中,所有患者都实施了静吸复合全麻手术,之后对其开展TME联合PANP手术。具体方案如下
首先是左半结肠中线侧分离。紧密贴合乙状结肠系膜中线切开腹膜返折线,同时还要向头部方向对其进行延长处理。切开肠系膜下动脉,将其向腹侧牵引,同时还要将其向下推移。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对其强行拉拽,避免伤害到此处神经系统。
其次是分离左半结肠外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贴合乙状结肠的后部和Toldt’s的间隙将其向内侧分离,同时还要保证其和中线侧的分离可以形成一个联通的状态,此外还要保证肾前筋膜和乙状结肠系膜的功能性和完整性,避免其受到损伤。
第三是分离直肠后方。在手术的过程中要向尾部将乙状结肠和两侧腹膜返折之间的切口做适当的延长处理,同时还要继续对其进行分离处理,在手术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神经的完好无损,同时还要保证其治疗效果。
第四是直肠侧面的分离。如果S3骶椎与髂骨保持了水平的状态,就能够看到盆侧壁和直肠系膜侧面之间存在的侧韧带。在手术的过程中要想尾侧紧贴直肠系膜侧面对其开展锐性分离,同时还要对膜本身形成保护,按照肿瘤的实际情况切除一侧的盆丛。在切除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切实的保证侧面的韧带被完全切除。
第五是分离直肠前面。在手术中应该对直肠膀胱位置上的腹膜反折进行切开处理,同时还要保证两侧的切口可以顺利的联通起来。如果肿瘤并不是处在直肠前壁的位置上,同时也没有穿到直肠壁的外侧,就不需要对精囊进行包膜处理也不需要对其进行切除处理,这样就可以达到保护患者正常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目的,如果肿瘤已经穿到了肠壁的外侧,可以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之后对受到侵害的组织进行切除处理。
第六是保护盆内脏神经。盆内脏神经从自骶2到4孔穿过之后就会沿着盆壁侧筋膜下方直接进入到盆丛后下角的位置,因为它在运行的过程中其走向距离内侧和腹侧的距离相对较近,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尽量防止在肠壁处于游离状态的过程中对直肠造成拉扯,从而对直肠造成损伤,而这样就可以十分有效的避免盆内脏神经出现严重的损伤现象[2]。
最后一步就是直肠周围分离间隙的形成。在实际的操作中,对直肠的后侧和外侧前方位置进行有效的分离处理,同时还要在直肠系膜和盆壁之间形成一个相对更加科学合理的分离间隙,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在直肠系膜和盆壁的中间形成一个环形的空隙,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保证直肠系膜一直都处在变薄的状态当中,这样一来也就使得乙状结肠和直肠以及直肠系膜处于完全分离的状态。
1.2.2对照组手术方案
采取插管全麻的方式,术中观察肝脏、腹主动脉旁、肠系膜下血管和髂内血管附近淋巴结无转移。手术主要步骤为首先从分离左半结肠外侧开始,然后从左半结肠中线侧向外分离,其余步骤同观察组。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之后发现,观察组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明显要比对照组少,同时术后直肠功能恢复的时间、术后恢复饮食的时间以及术后的下床活动时间方面,观察组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术后的并发症方面,观察组要明显比对照组更占优势。
3.讨论
当前,腹腔镜下施行直肠癌切除术广泛应用,已成为相对成熟稳定手术方式。临床实践证明,该手术创伤轻、痛苦少、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较常规腹部手术更易被患者接受,具备较坚实的腹腔镜操作技能[3]。腹腔镜下TME术是专业性强、难度大的微创技术操作,目前欧美国家已完成多中心腹腔镜下实施TME与开腹情况下实施TME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明确了腹腔镜下实施TME+PNAP手术较开腹手术为直肠癌患者带来更多益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应康,刘朝宁,刘陶安.手术治疗直肠癌36例分析[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5(01):25—27.
[2]何泽民.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应用体会[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05):47—48.
[3]胡森懋.直肠癌手术疗效和并发症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09):36—37.
论文作者:赵宝忠,朱元廷,朱海成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8
标签:直肠癌论文; 肠系膜论文; 直肠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腹腔论文; 术后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