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新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教学论文,跨文化论文,新视角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教学已有约一个世纪的历史了。早在1904年,Jespersen就曾说过:“学习它国的文化是语言教学中最重要的目的(L-earning about the culture of another country is the highest p-urpose of language teaching)。”然而,直到20世纪50年代,一些从事外语教学的专业人士才对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有所重视。在我国,大学外语教学界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视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中学外语教学中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视则迟至90年代。目前,我国中学主要以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合编的Junior/Senior Eng-lish for China这套教材为主。有些学校还在使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部分引进了国外教材。这些教材越来越多地对文化因素予以重视,融合了有关目标语国家的文化内容,诸如艺术、教育、历史、文学、音乐、政治、宗教以及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等。应当说,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是对中学外语教学的目标、本质和功能等方面的认识深化的一种表现。它要求教师将语言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文化教学。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递文化的任务。课堂就是将语言与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场所。但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多数外语教师对文化交际意识的认识还不够。《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3期刊载了东北师大外语系的“中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报告”。就此报告来看,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而没有重视对学生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虽然问卷仅涉及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最基本的语言和礼仪,但调查结果并不理想。这说明,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英语教学的要求。因此,认真研究跨文化教学,探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对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适应未来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是极其重要的。笔者认为,我们对跨文化教学的研究要摈弃过去单一的视角——简单介绍目标语的文化因素,而应代之以新的视角——认识向学生教授目标语的文化因素是为了提供一个理解目标语的工具;要明确传授的尺度对教学和交际的意义;把握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际运用。笔者就中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三个视角——工具性、原则性和实用性浅析于下。
视角一:工具性——中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出发点
所谓工具性,就是把文化作为一个工具来看待——通过帮助学生掌握语言中的文化因素这一工具来克服语言理解中的障碍,增强对目标语的理解。
文化因素被纳入外语教学的范畴始于19世纪末的直接法(direct method)。但在那时,文化因素在教学中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之后,随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相信,语言和文化之间具有不可分割性。这一结论普遍为世人接受之后,世界各国的外语教学界才真正在外语教学中对文化因素予以重视(Kenji Kitao,1991)。另有学者指出,不了解一个社会的文化,你甚至无法读懂一首简单的诗,更无法明白其弦外之音。在《文化与语言的关系面面观》一书中,著名语言学家及教学法专家威多森根据自己的经验指出,外语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掌握要达到象使用本族语那样熟练自如的程度,有许多文化差异要理解、沟通。当然,外语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沟通文化差异,而是培养学习者根据场合理解文化的能力。语言深深地植根于文化之土壤中,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二者血肉相连,不可分割。如果不了解目标语的文化,就难以理解某些词语的意义。如"Gram-mar School",可以望文生义为“讲授语法的学校”,实际上它却是为升大学设立的中学,即大学预科。在汉语中,同一词语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含义。如“茶叶”,在贵州,它不但是指大家所共识的饮品,它的另外一个意思是“质量很差的商品”。这一含义,对其他区域的人来说是很难想象的。
在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往往注重母语和目标语之间词语的对等置换,从而导致曲解某些词语的意义。如有人把"He is a gay guy"理解为“他是个快乐的男人”,而事实上,在美国俚语中,"gay"常用来指“同性恋的”。在语法教学中,我们很少想到文化因素也会影响到语法规则的使用。为了避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Sex bias),美语中引进了大量的中性词,如fisher替代了fisherman,flight attendant替代了airline hostess等。此外,英语中的单数和复数形式不只是一个记数的问题,它还是一个能反映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的世界观的问题(Kenji Kitao,1991)。汉语中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英语中变成了"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英语学习者如不了解这些文化特点,就无法对某些词汇、短语以及语法的内涵加以思考,更不用提对它们的正确理解了。这正如不懂中国文化就不可能理解“中庸之道”、“墨守成规”一样。缺乏西方文化常识也就很难理解什么是"This is my Water-loo!"(指一次失败)或"lobbyist"(指影响议员、政府官员的院外活动人士,多为以前的政客或律师)。从上述例子不难看出,要想学好英语,我们不仅要把英语作为一种外国语言来学,而且要把它作为一个习得文化的工具去感悟。而这,在笔者看来,也许是英语学习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当然,如何将文化教育与传统语言教育相结合,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视角二:原则性——中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立足点
根据现代外语教学观点,交际错误可以分为两种:语法错误和语用错误。而后者性质更为严重。有学者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外族人在语言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因而,狭隘的工具观跨文化教学是不正确的。它容易将跨文化教学引入这样的误区——将文化交际等同于英美文化的导入。因此,语言教学中,跨文化教学的第二个视角应是原则性。所谓原则性是指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适度,教师对文化内容的讲解要有所选择。对于主流文化的内容或有普遍意义的内容,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举一反三。SEFC第一册的练习中有这样一个句子:"What is up?"它在课本中的意思是:“发生了什么事?”然而在美语中,"What's up?"常常用于同人打招呼的场合,其作用相当于:"How are you?"(你好吗?)再如,在高二课本中,“禁止吸烟”被译为"No Smoking",因此,当学生见到"Free Smo-king"时,就会望文生义地把它理解为"One can smoke freely"。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外语教师就有必要在讲解课本内容的同时进行必要的补充,以避免实际交际时学生因缺乏文化知识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文化内容本身既广又杂。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和实践,增加文化的积累。西方外语界流传着一句话:一个人一旦学了一门外语,就不再是以往的自己了。这句话揭示了学习外语和学习外国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何自然教授在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一书中所提到的文化差异对交际影响的三个方面(1.文化差异影响信息的获得;2.文化差异误导信息的获得;3.文化差异造成交际障碍),足以说明“原则性”这一视角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将“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译为"Go to work happily,and come back safely",无法让外国友人感受到汉语原文的含义;而"You are a lucky dog"也会让我们的中学英语学习者感到困惑不解。又如,中学德育教育中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曾被译为"Five stresses,four beaut-ies and three loves"。当中学生用这样的译语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时,他们没有想到,这样的英语会让对方感到吃惊,以为中国竟然在提倡“四个美人和三个情人”。
当然,文化教学是个敏感的问题。跨文化教学不能简单理解为西方文化的导入,重点应在于把握异域文化知识融入教学的特点、原则。其最高境界应是帮助学生正确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如果一位英语教师能意识到英语本族语人说话时的文化内涵,那么就更容易帮助学生克服文化障碍。应注意不要让学生产生这样的错觉,认为目标语民族的文化一定比本民族的文化优越或者低劣,而是应该帮助学生将本民族的文化和别国文化相比较,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既要防止过高评价异国文化,轻视本国文化,也要避免民族中心主义,贬低或排斥他国文化。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不应扬此抑彼,也不应扬彼抑此。正因为诸多文化同时存在于世界上,才使整个世界五光十色、灿烂辉煌。
视角三:实用性——中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着力点
所谓实用性就是指文化教学结合语言实践,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将文化背景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是培养语言得体性的前提。众所周知,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交际服务。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使学习者在与对方的交流中能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等进行得体、恰当的语言表达。这种能力反映出学习者对异域文化的理解程度。所以,语言和语言的运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就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而言,仅仅理解语言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了解文化的各个不同的层面以及对方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在实际交际中做到从容不迫。在教学中,只有当所学的文化内容与语言内容在日常交际中有密切联系时,学生才不会认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过于抽象、空洞和捉摸不定,才会真正认识到文化因素对于语言习得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实用性是中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着力点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1.只有将学到的文化知识运用于交际实践中,学生们才能领悟学习目标语文化的作用。Bsls(1971)曾作过一项研究,他把每天额外花10分钟时间来学习德语文化知识的一组学生同另一组每天只通过课本学习德语的学生进行了10周的跟踪比较。其结果是,前者的交际能力和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要远远高于后者。由此可见,学以致用是十分重要的。
2.跨文化的实际交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兴趣,使之感到所学的语言是本族语人真正使用的语言,而非书本上的语言。Chastian(1971)曾指出,实际交际能帮助学生将那些抽象的语音和语言形式同真人真事联系在一起。这种感觉是学而不用的学生无法感受到的。
3.实际交际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大多数学生都喜欢活动,实际的交际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4.实际交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Brooks(1966)曾说过,通过学习目标语文化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而激发出的学习动机是非常强烈的。
5.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他人和他国文化,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和本民族的文化。
6.通过交际实践,学生会逐渐认识到目标语文化中存在着有益于自己或有益于丰富本民族文化的一些因素,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并主动、有意识地去学习。
7.跨文化的交际实践也是语言习得过程中“说”这一交际技能的具体实践。
结束语
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语言所负载的内容又是语言特色产生的根源。如果把语言比喻成一座建筑,文化便是其建筑风格。鉴于上述基本认识,我们在进行目标语文化的教学时,要注意通过培养“文化的吸收者(culture assimilators)”(Piedler,Mitchella & Triandis,1971)、“文化的包容者(culture capsules)”(Taylor & Sorensers,1961)和“文化的串集者(culture clusters)”(Meade & Morain,1973)来训练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文化因素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工具性、原则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