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权力运行,正确确定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重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责任审计论文,权力论文,正确论文,重点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如何合理界定经济责任审计范围
中办、国办印发的《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第三条明确规定:“本规定所称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第三条也提出,“本规定所称任期经济责任,是指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对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实践中大家对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比较熟悉,但有关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怎么去审计?广大审计人员普遍感觉难以把握。我认为,要准确界定有关经济活动的内容,必须从经济责任审计的性质来加以认定。
(一)与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有关。
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一项重要措施,可以说,权力运行是领导干部活动的核心,如果没有抓住这一点,我们就永远没有接近经济责任的本质!
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体现在很多方面:人事安排、资金运用、业务开展,其中后两项内容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都应该予以重点关注。《广东省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试行)》第三条规定:“主管责任,是指被审计者对所在部门、单位的经济活动事项由于管理、领导不当造成不良的经济效果或者因监督不力致使所在部门、单位出现违法违纪问题应负的经济责任。直接责任,是指被审计者因对其分工主管的经济事项管理不当、或由于决策失误而事后又处理不力以及违规操作造成所在部门、单位经济损失或者经济效益差应负的经济责任。”《广东省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试行)》中对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的界定也大致相同。以上内容说明,我们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认定,不仅仅限于财务违纪违规方面的责任,还应该包括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方面的责任。
管理学家罗伯特·卡茨曾经提出,领导者必须具备三种技能,即技术技能(专业能力)、人际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概念技能(抽象和决策能力)。如果把领导者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则三种能力的比例为,低阶层47:35:18,中阶层27:42:31,高阶层18:35:47。这表明,业务能力是每个职位的领导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事实上,领导干部对业务方面的关注程度一般大于对财务管理的关注程度。所以,如果我们经济责任审计更多关注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被审计领导干部必然更重视经济责任审计。
(二)与具体的经济活动事项相联系
如果单位的业务活动不伴随着相应的资金运动,那它就不是我们审计的范畴,这一点我们必须把握。毕竟,经济责任审计是以财政财务收支为基础,没有相应的资金运动,就没有一个量化标准。如某单位为了内部挖潜增效,大力推行机构改革和人员竞争上岗,但它和资金运动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属于经济活动事项。又如对区审计局长的经济责任审计,审计项目是审计部门最重要的业务,但我们不可能去关注诸如审计项目的深度怎么样、执法力度如何这样的问题;而审计决定的落实情况怎么样、罚没款项的管理情况如何就可以作为审计内容,因为它有了可以量化的基础。
但是,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规模宏大,我们不可能每个方面都去涉及,在选择将哪些业务活动纳入审计视野时,除了符合上面两个条件外,我认为要遵循两个原则:
1、重要性原则。即被审计领导干部能够直接施加影响,或者涉及的金额比较多、影响面比较大的经济活动事项。①结合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经济性质确定重点事项。如我们在某地进行法院院长审计时,确定将“是否按标准收取诉讼费、执行标的款是否及时支付给案件当事人、破产案件的资金管理是否合法”作为法院业务活动审计的重点,采取审查法院的业务案卷和财务资料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检查有无“为钱办案、办案为钱”等方面的情况。由于深入到法院的业务活动之中,我们发现了该单位随意提高标准收费、挪用执行标的款、破产清算资金未依法支付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直接体现了该院院长法律意识淡薄,未依法行政,为组织部门使用干部提供了第一手真实信息。②结合其单位内部员工和社会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确定重点事项。如对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将药品采购情况、回扣管理情况作为重点。③结合纪检监察和组织人事部门的要求确定重点审计事项。如我们在审计某公司时,将纪检部门要求的工程变更问题确定为重点审计事项,看工程变更有没有经过复核认定,变更依据是否充分。
2、例外性原则:即领导干部通过权力影响,致使经济活动事项未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规则进行。如新闻媒体按版面位置和大小收取广告费是正常情况,经领导批准减免广告费就属于例外。审计中减免行政规费的例子还很多,我们要重点关注:①有无越权减免?②有没有制定规范的减免条件和减免程序?③是不是严格按条件执行?
二、经济责任审计中领导干部权力的具体分类和审计方法
具体到经济责任审计中来讲,领导干部有五项权力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一)政策制定权:是指领导干部在任期间,为了促进本地区、本部门(单位)的经济发展而自行出台的政策措施。
审计要重点审查这些政策措施是否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的内容相抵触。如某单位为了加大执法力度,采取下达罚没收入指标的办法,年初以文件形式将罚没任务分解到各基层单位。该行为就违反了《广东省罚没财物管理条例》(广东省人民政府1997年第33号令)第二十条“各主管部门和执罚单位不得向基层执罚单位和执罚人员下达罚没收入指标”的规定。
对地方行政领导来讲,要重点审查财政、税务、经贸等部门出台的文件,一般性部门、单位重点审查会议纪要、会议记录及印发的文件。审计人员要树立宏观意识,平时多学习法律法规。
(二)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权:重点审计领导干部在进行重大经济活动事项决策时,是否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有没有发现因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引起重大损失浪费。
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权主要从制定和执行两方面来审计,从程序和内容两个角度来进行审查。通过查看会议纪要和党委(党组)会议记录,看领导班子成员有无充分发表意见,是否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则主要审查决策制订的依据有无违反国家的大政方针,有无可行性论证报告,决策的内容有无可行性,有无取得预期的效益。
实践中要注意两点:①民主集中制是组织部门考核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以会议记录为依据,会议纪要不能代替会议记录。会议记录体现的是决策过程,反映领导班子内部有没有充分发表意见,民主集中制实现的程度如何;会议纪要则只反映决策结果,不能体现决策过程。②对决策的内容是否合理、有没有引起重大损失浪费不需要专业的标准,审计中通常把实际完成的指标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目标值进行对照审查。
(三)经济管理权:经济管理权是领导干部经济活动中内容最广泛的一项权利,可以分解为管理内容、管理效果、管理手段。
1、从内容分①对资产实物的管理:有无账实相符、有无账外资产;②对债权债务的管理:有无逾期不能收回,不能收回的原因是什么?领导干部应该负什么责任?
2、管理效果:即经营目标完成情况。有利润完成指标、收入完成情况、费用支出完成情况、工资收入情况(包括经营者年薪和企业总工资)。
3、管理手段:
①经济手段:所执行的经济手段有无经过内部讨论通过,是否按照既定的方案执行;
②行政手段:Ⅰ、有无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如财政收入征管制度、财政支出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Ⅱ、制度有没有执行到位。如在某单位审计时群众举报招待费数额大,增长比较快。审计中我们发现该领导干部在任期间制定有(招待费报销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报销招待费时必须填写附件,在附件列明请何人、办何事、谁批准、多少人陪同,领导才能签字报销。但该单位绝大部分招待费的报销没有附件,我们在审计报告中据此提出该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
③法律手段:审计需要重点关注经济事项的合同管理。如某地驻京办事处将宾馆承包给他人,第一年承包人缴纳了承包费,一年后将宾馆转包给他人,尽管驻京办就在宾馆一楼办公,但驻京办并未与转包人签订转包合同。在余下的四年内转包人以经营效益差、本人不是承包人为由只缴纳了部分承包费,但驻京办对承包争议并未采取任何对应措施。第五年合同期满,在转包人既未足额缴纳以前承包费,又未重新与之签订合同确定承包数额的情况下,该宾馆继续交由原转包人使用。上述原因给宾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风险。
(四)财经政策法规执行权:主要是通过收入、支出的真实合法性审计,看是否遵守国家有关财经政策法规。鉴于实践中审计人员对此项内容比较熟悉,本文不再一一枚举。
(五)廉洁自律权:即领导干部遵守财政纪律情况和廉政规定情况的权力,审计中主要审查领导干部个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实践中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的查处苦于线索少,不易深入,通常可以采取以下形式进行:
1、审计前向纪委和组织部门去函查询,有无被审计领导干部的举报信件,掌握相关线索;
2、进行审前公示,张贴在被审计单位门口,接受群众电话举报;
3、进行群众座谈,掌握相关信息。原则上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所有的中层干部都是座谈对象,采取任意抽取名单的形式。
标签: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经济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管理审计论文; 会议记录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