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一座真正意义的大学校园,学校应结合自身的文化、地域特点,提出适合自己的校园规划设计理念。由于受到设计时间、观念及各方面影响,高校校园规划设计也出现了特色不明的倾向,许多方案常常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忽视了对地域、环境、人文、个性的追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现代大学校园规划的设计理念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现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探讨
1、前言
在新的形势下,国家审时度势,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如今全国各地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国家政府支持教育建设,掀起了一股大学建设的浪潮。校园作为创造文明、绵延文化、培养人才的摇篮,更应注重校园环境的设计与营造,因为学生不仅在课堂中学习,更重要的是在校园中成长。
2、现代大学校园规划的设计理念探讨
2.1“现代”——现代大学的主流
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作为担当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重任的大学,建设一个有利于知识和科技创新的现代化校园在规划设计中至关重要。
突出体现现代大学的实质性要素人才、科学、技术、文化、信息。规划应使校园具有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时代气息,成为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的理想场所。
符合现代建筑规划潮流以人为本、自由、开放、功能合理、设施完善。以人为本应突出尊重人,并使人感觉“自由、开放、充满活力”。在各功能分区、群体布局中表现为保持合理的分区、合理的组团、合理的尺度,便于集中和分散交通的组织要
考虑交通流量、人车分流、车辆停放方便等。规划和建筑本身要适应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模式。人才培养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大众,成为知识与社会连接的桥梁。投资主体多元化、校园运行社会化、产学研相结合和教育制度创新等。使学校与社会优势互补,相互协助。
2.2对绿色生态校园的研究与营造
新校园位于襄阳市东津新区。基地总体地势平坦,北抵南环路,外围临城市道路,另有一条规划道路将用地分为南北两校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76.3公顷,拟建建筑面积约35.7万平方米。
作为襄阳东津新区的标志性工程,实现校园与城市、校园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创造独具特色的校园空间。
2.2.1建筑与景观共生的花园学府
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是只拥有自己的基地,以围合及对外封闭为特征的学校类型。人们太久地把高校的选址问题作为一般工程问题来看待,直到近30年人们才发现,高等院校对其所在的城市及周围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游离于城市之外的隐士型学校转变为功能复杂、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综合体,转变为一个小城市或城市片段。襄阳技师学院新校区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在传统功能分区基础上,优化校园空间结构,注重校园空间与建筑个体的互动关系,无论是功能还是空间结构,新建筑都应成为校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新建的建筑应该完整融入到基地中去,采用各种不同功能的边界庭院与周边多维度的环境对话,避免空间上与尺度上的压迫。庭院与花园是设计中重点考虑的因素,而一个有庭院和花园的校园则是设计的又一重要的实施原则(见图1)
2.2.2建筑组群内部的小气候调节
对于襄阳地区,小气候的设计有助于改善建筑周边通风条件,增加自然空气流动,同时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提高室内的舒适性。襄阳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中,精心设计的庭院空间将联系相邻栋与栋的单体建筑,使同一庭院内的各栋单体建筑在交通联系上和使用功能上结成一体,同时也会充分发挥建筑组群内部的小气候调节作用(见图2)。
2.3强调文化,凸显人文景观
总的来说,校园形成“南北校区、两心两轴”的总体空间格局。
两心:即校园生态核心,北校区以中心景观为核,图书馆、教学楼和学生宿舍环绕布置,遥相呼应,体现了建筑与自然、人文与生态的完美融合。南校区以开敞景观绿地为核心,教师公寓、体育场馆和实习工厂围绕该中心布局,营造出端庄大气的校园形象。
两轴:指南北向的生态共享轴和东西向的人文共享轴。校园的建筑与道路均以此为骨架,建立网格化构架系统。
生态共享轴,以宽阔的校园入口广场为序幕,以端庄大气的图书馆为发展,以中心景观为高潮,以体育馆和开敞绿地为尾声,将校园中最美丽、最具代表性的景观有机地串联起来,成为独一无二的校园标志性轴线。
人文共享轴将教学实训、中心景观和学生生活三个主要功能区串连起来,搭建起教研和生活间的步行联系桥梁,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最为便捷的步行空间和交流场所,营造出浓郁的校园生活气息。
就整体而言,校园根据外部城市特征和内部功能要求分成“两区四带”。北区以学生学习、生活等内部性功能为主,南区主要布置体育运动、实习工厂、教工公寓等外部性功能建筑。总体分成教学实训、生活、共享和实习工厂四个带状区域。
2.4注重细节,追求以人为本
可借鉴高雄第一科技大学的校园规划设计,其突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校园的设施上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校园中到处可见无障碍设计:建筑中所有的电梯都有轮椅出入按钮(见图4);建筑物的上下台阶,全部有斜坡设计;校园内,还有1000部爱心自行车提供给学生免费使用。为了打造校园安全,公共场所安装了大约90个摄像头。同时每隔500米的距离,就设置有一个报警终端,直接连接着学校警卫室。在触动报警按钮之后,2分钟之内就会有校警赶到现场。这些完备的设施,体现了设计者人文关怀的思想、理念。
2.5“发展”——人类永恒的主题
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使规划具有弹性,有活力。由于高校学科发展的复杂性,如学科的拓宽,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使得校园的发展有许多不确定性,所以校园规划是一种动态规划,须建立一种规划导向使规划有弹性、有活力。规划用地中应预留一定的备用地,但预留用地要充分结合现有规划,不能将其孤立。预留用地的布局充分考虑学校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使校园规划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建筑序列可伸展,各功能分区预留一定发展空间,各组团之间便于学科交叉和互补,便于二级学院之间资源共享都有发展空间。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水体设计中需考虑水质、水量的保持、维护,水生动物、水生植物的持续生长在园林绿化中考虑土壤、植物、动物良胜生物链的保持等。
综合考虑选用生态环保材料、节能、废物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及生活废水的循环利用,同时综合考虑新校园常年运行费用的节约、电能的节约利用、冬季采暖的节能考虑等。
3、结语
高校的校园规划设计理念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理念的转变、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前进等诸多因素而逐步发展建立起来的。一所大学校园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不仅在于它所能容纳的教育和生活内容及实践延续下具备的生长力,还在于它与众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张淑梅.高效、异质、整合式空间——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规划设计[D].开封:河南大学,2011.
[2]梁海岫.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9.
论文作者:杨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3
标签:校园论文; 建筑论文; 襄阳论文; 功能论文; 大学校园论文; 设计理念论文; 学校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