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挡土墙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减少了在城市道路中的许多河堤道路、高填挖道路等工程出现的事故,因此,合理的计划建造路基挡土墙是必要的,而且在建造挡土墙的同时还应该根据工程实况综合考虑,在合理施工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设计;挡土墙;路基防护
一、路基挡土墙的防护设计原则
由于路基挡土墙会随着道路的修建而到达全国各处,所以挡土墙对道路的保护作用很大,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市政道路的挡土墙,主要考虑的是挡土墙在市政道路方面的应用,现在的观点是在防护道路路基的同时还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采用一种适当的绿色保护方法来进行路基防护,这样就会使道路更加的安全和美观,因此,挡土墙的设计应遵循“安全绿色、水土保持、恢复自然、环保之路”的设计原则。
二、挡土墙的类型和适用范围
根据挡土墙在路基横断面上设置的位置,挡土墙可分为路肩墙、路堤墙及路堑墙。当挡土墙顶置于路肩时,称为路肩式挡土墙,若挡土墙支撑路堤边坡,墙顶以上尚有一定的填土高度,则称为路堤式挡土墙,如果挡土墙用于稳定路堑边坡,称为路堑式挡土墙。挡土墙的划分方法还有很多,除了按照设置位置的方式划分外,可以按照建筑方式等进行划分。把挡土墙按照结构的形式来划分,可分为:加筋土式、扶壁式、锚杆式、悬臂式、重力式、半重力式、衡重式锚定板式和桩板式等,他们的特点如下:
(1)重力式:此方式就是用挡土墙自身的重力来保持稳定,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取材和施工都很简单,使用的范围也是最广的,由于挡土墙自身较重,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较高。
(2)半重力式:一般采用片石混凝土浇筑,墙背拉应力较大时,需设置钢筋,由于整体强度较高,墙身截面和自重相对较小,常用于不宜采用重力式挡土墙的地下水位较高和软弱地基上,以及缺乏石料的地区,一般多用于低墙。
(3)衡重式:上下墙背间有衡重台,利用衡重台上填土重力和墙身自重共同作用维持其稳定。可作为拦截崩坠石之用。
(4)悬臂式:属钢筋混凝土结构,由立壁、墙趾板和墙踵板三个悬臂部分组成,墙身稳定主要依靠墙踵板上的填土重力以及墙身自重来保证。适用于缺乏石料的地区和承载能力较低的地基。
(5)扶壁式:属钢筋混凝土结构,由墙面板(立壁)、墙趾板、墙踵板和扶肋(扶壁)组成,即沿悬臂式挡上墙的墙长,每隔一定距离增设扶肋,把墙面板与墙踵板连接起来。适用于基承载力较低的地段和缺乏石料的地区和大型填方工程。
(6)垛式:又称框架式,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杆件纵横交错拼装成框架,内填土或石,以此抵抗土体的推力。适用缺乏石料地区的路肩墙和路堤墙,建筑高度—般不受限制。
三、市政道路中路基挡土墙的技术要点
3.1 石砌重力式挡土墙施工
石砌重力式挡土墙,一般由墙身、基础、排水设施和沉降缝等几部分组成。
3.1.1 石砌重力式挡土墙施工工艺及要求
(1)准备工作。浆砌前应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工具配备;按设计图纸检查和处理基底;放线;安放脚手架、跳板等施工设施;清除砌石上的尘土、泥垢等。
(2)砌筑顺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分层进行为原则,底层极为重要,它是以上各层的基石,若底层质量不符合要求,则要影响以上各层。较长的砌体除分层外,还应分段砌筑,分段处宜设在沉降伸缩缝的位置。分层砌筑时,应先角石,后边石或面石,最后才填腹石。
(3)砌筑工艺。浆砌原理是利用砂浆胶结片石,使之成为整体而组成人工构筑物,常用坐浆法和挤浆法等。
(4)砌筑要求。砌体外圈定位行列与转角石应选择表面较平、尺寸较大的石块,浆砌时,长短相间并与里层石块咬紧,上下层竖缝错开。
3.2 薄壁式挡土墙施工
薄壁式挡土墙的构造:薄壁式挡土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属轻型挡土墙,包括悬臂式和扶壁式两种形式。扶壁式挡土墙宜整体灌注,也可采用拼装,但拼装式扶壁挡土墙不宜在地质不良地段和地震烈度大于8度的地区使用。
3.2.1 扶壁式、悬臂式挡墙施工要点:
(1)测量放线,严格按道路施工中线、高程点控制挡墙的平面位置和纵断高程。
(2)挡墙基槽开挖,不得扰动基底原状土,如有超挖,应回填原状,并按道路击实标准夯实。
(3)挡墙基础模板在垫层(找平层)上支安模板,必须牢固,不得松动、跑模、下沉。
(4)挡墙钢筋成型,钢筋表面应清洁,不得有锈皮,油渍,油漆等污垢。
(5)浇筑挡墙混凝土基础,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强度要求。
(6)挡墙板安装,当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的75%后,方可安装挡土墙板。
(7)浇注挡土墙顶混凝土,测量人员按道修纵断高程控制模板高程。
(8)墙帽与护栏安装,墙顶帽石坐浆饱满,安装牢固。护栏与帽石联结稳固,防锈漆涂刷均匀,颜色一致。
3.3 加筋土挡土墙施工
(1)基底处理。基底土要求反复碾压达到95%的密实度。如因基底土质不良无法满足密实度要求,则必须进行处理。
(2)基础浇筑。按照测量放线的位置安装基础模板,现浇混凝土基础一般为C20混凝土。
(3)预制墙面板。预制墙板采用专用钢模板。模板要求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误差应控制在2 mm左右。
(4)安装墙板。当挡土墙的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时,即可安装第一层墙板。所有墙板在安装前必须仔细检查,有裂纹、缺陷者,一律弃之不用。
(5)调整墙板。墙板安装就位后,应进行适当调整使其竖向应符合设计边坡要求,横向应使每层墙板均在同一水平线上。
(6)铺设拉筋。待填土达到一定位置时,即可铺设第一层拉筋,拉筋铺设时应水平散开成扇形,筋条之间不要重叠以防减少拉筋与填料之间的摩擦力。
(7)填土碾压。每层筋条的填料一般分两层填铺,用平地机整平。
四、结束语
路基的防护是保护道路的重要措施之一,挡土墙技术的应用对市政道路建设带来了很大的作用,在进行挡土墙设计时一定要收集各方的资料后再进行合理设计,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通过对路基挡土墙的合理设计及施工,保证市政道路的顺利修建和稳定的运营。
参考文献:
[1] 谢时会. 公路边坡工程中锚杆挡土墙的施工技术[J]. 北方交通. 2016(07)
[2] 冉旭. 分析公路工程挡土墙施工[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4(07)
[3] 王德生. 公路设计中挡土墙的选择[J]. 林业科技情报. 2012(01)
[4] 何明芳. 路基防护中挡土墙的设置与设计探究[J]. 科技展望. 2016(20)
[5] 周华杰. 浅议公路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与施工[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11)
论文作者:易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挡土墙论文; 路基论文; 重力论文; 挡墙论文; 悬臂论文; 混凝土论文; 道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