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论文_姜晓玲,刘俊

浅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论文_姜晓玲,刘俊

烟台骏丰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 烟台 264006

【摘 要】随着社会蓬勃发展,中低层的建筑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人口的居住,而高层建筑也是因此而来,高层建筑的特点是层数多,高度大,结构类型多样,体型复杂,本文结合我国现阶段的高层建筑施工现状,对其施工特点进行了讨论,分析高层建筑的几种实用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现状;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引言:由于高层建筑在施工时,其环境相对窄小,以及施工期过长,对相应的施工技术在要求上格外的高,对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总结出我国高层建筑施工存在的技术现状,并综合分析国内与国外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方面的相关方法,对其方法进行了探讨。从而使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更加完善。

1高层建筑施工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

1.1极深的地基

相比中低层的建筑,高层建筑由于楼层过高,基于对高层建筑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的保障,高层建筑需要高深度的基础埋深,具体深度依照建筑的高度来定。而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稳定性以及提高其承载力,地基的深度就无比增加。采取高科技机械施工方法可以减少现场作业量,尤其是减少地面工作量。而由于地基过深,施工过程复杂,就给施工技术以及过程中带来了非常严峻的问题。因此要做好重点质量控制、安全控制工作。发挥施工队伍的积极作用,以提高施工质量。

1.2.高层建筑的施工材料管理

重要的材料运输,雇佣车辆,然后合理摆放,还有安全防范。尽量采用流水作业法及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施工,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而相比这些较为普遍的准备工作,还有施工前的各种公关工作,无论是从行政上还是税务上,都极为繁琐。

1.3施工的技术人员应对建筑结构的施工以及后期的装饰施工等不同的施工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施工方法,并且改进。在整个施工流程之中,影响整个工程进度的往往是主楼的施工情况,所以在整体施工之中,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应该将主楼的建筑进行提前施工。而高层建筑由于楼层高,承载力过大,所以对于钢筋混凝土和刚才强度的核算以及电气安装和管道的铺设的技术上都应该严格的控制;施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设计方案以规范和指导施工实践。以确保高层建筑施工能顺利的进行。

2.高层建筑在施工技术上的研究

可以将施工工程分为几个时间段,将时间段内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划分,不将没用的材料堆放在施工工地内,然后将材料进行规范性的划分,使得塔吊拿取或者汽车拿取极为方便。

2.1 混凝土施工的技术

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较高、混凝土量较大、且带有地下室,所以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更大。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有效的控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控制:

2.1.1配合比的选定。

由于施工期较长且混凝土需求量大,导致了在施工时明明有着正确比例的混凝土也会出现强度不够的问题,而究其根本就是混凝土在养护时不够认真,严谨。其中需要控制的质量环节在于实验配比与实际施工需求的误差性控制。因此需要进行实验配比度的实际调整与现场砂石含水率的配率协调以最终确认混凝土的配合比。尽量避免使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宜<450kg/m3)。砂率每下降2% ~3%,混凝土的强度下降15%~ 20%。故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严格执行初步配合比计算和基准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合理设置后浇带,采取相应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混凝土中多掺纤维素类等。

2.1.2严格养护制度。

混凝土的养护可以说起到了为配比好的混凝土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即使混凝土的各个质量指标都合格的情况下,投资方或施工方为了缩短施工周期,对工程养护力度不够造成强度不足的问题。而想要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养护,就必须针对配比水源,客观天气环境以及最重要的施工进度上进行下手。通过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对配比的适当增加或减少。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养护控制,并且在养护范围上要扩大化处理。另一方面,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实际的施工方案采取相应的温度控制措施,同时在养护措施上要兼顾细节。在混凝土裂缝预防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内部最高温度与气温宜控制在25℃以内,否则因温差过大产生混凝土裂缝。

2.2钢结构施工

钢结构具有以下的技术优点: 施工速度快、可操作化程度较高、结构强度高、施工的工业化程度高。在应用钢结构施工技术时,我们必须加强对防火设施的设计与施工。

2.3高层建筑管道预留和埋放

如何使得管道贯穿各个楼层,而又不会过于外露以及埋放的地点都是极为重要的。而在施工图纸上做好明确的标识不代表,管道的预留和埋放就可以顺利的进行,如何使得管道的预留和埋放尽量按照图纸走,最小程度的修改都是高层建筑在施工上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2.4. 绿色施工技术

绿色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中包括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源的产生、污染的控制与治理、绿色植被的规划、节能能源和施工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2.4.1控制扬尘的污染

如在对运输过程中出现飞扬、散落的物料现象,应及时对车辆做出严密的封锁措施;应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结合,做出清理扬尘的主要措施。

2.4.2控制对施工用地的节约

控制保护好场地内具有历史特色及文物古迹的建筑物。在对现场地面进行铺设开挖时,应结合永久道路,尽量采用环形通路的铺设方案,争取减少道路的占地面积,使施工用地能够节约。

2.4.3控制保护施工土壤

对于道路开挖造成的裸土现象,应及时对此区域选择一些速生草种进行种植植被,保护自然环境。

2.4.4控制施工噪音

需保证建筑施工工程距离居民居住区两百米的范围,在夜间九点至早上六点这段时间停止施工。

2.4.5控制施工用水的污染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混泥土、防扬尘所排放的污水需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的不同情况进行处理,落实与此相对应控制措施,确保污水的排放能够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的标准要求。

2.4.6控制施工垃圾的产量

高层建筑绿色施工应对施工垃圾实行减量化的原则,减少垃圾的产生,利用袋装的方式把生活垃圾进行及时的处理;建筑垃圾进行合理的分类,集中处理。

2.5排水部分

给水部分一般分别设消防水池、生活水池或生活水箱、消防水箱或生活消防合用水箱,屋顶设消防水箱高层建筑内设备多,管道压力较大,各专业工种交叉打架多,各个专业工种应密切配合相互协调。设备安装高度要求,避免达不到装饰净空高度要求,此事应在审图时予以充分重视,并召集各专业人员按规范要求作统筹安排。

结语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的发展迅速很快,建筑朝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性方向发展,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拥有着相对的特殊性,所以对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更为严格,而且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重视施工中的技术,我国的高层建筑技术相比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许多技术上的难题仍待解决。因此,加深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深层理解是十分必要的。不过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会具有更强的影响力和优势。

参考文献:

[1]孙颖缘.浅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3).

[2]王开清.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的重要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20):90-92.

[3]刘志坚.浅析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J].江西建材,2014(20).

论文作者:姜晓玲,刘俊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

标签:;  ;  ;  ;  ;  ;  ;  ;  

浅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论文_姜晓玲,刘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