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综合调研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调研报告论文,教育质量论文,研究生论文,状况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研究生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急速发展的阶段,招生规模从1999年的9.2万人激增到2005年的36.6万人,7年间增长了近4倍,年均增幅接近29%。据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授予研究生学位共计126.65万人,其中博士学位16.12万人,授予硕士学位110.53万人。与1982年相比,2005年研究生招生数量增长了32.92倍,在校研究生数量增长了36.9倍[1]。2006年,我国招收研究生40万人,在学研究生规模达到110万人。[2]
在这种大规模、高速度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质量越来越遭到了社会的质疑。为了解答社会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的疑问,受国务院学位办的委托,我们就“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问题于近期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还召开了一次专家座谈会。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了比较客观、全面的分析。
一、质量·目标与评价视角
为了确定如何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我们首先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了定义,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简单地说就是指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从广义来说,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则是其学术水准、创新能力、文化及道德素养、团队精神等的综合体现。
我们知道教育目标本身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指标。但长期以来,我国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并不明确,这导致我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培养计划、培养学制等方面均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根据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新发展,我们认为,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者、精英。无论培养出来的博士毕业生今后是在学术界、政界还是在工业界、非政府机关等就业,他们都需要创造性地发展知识,批判性地传承知识,并在各种场合传达学术理念、价值,或把知识转化成生产力。
我们曾经把硕士生也是当作学术精英来培养的。从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2000年以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总体规模比较小,可以进行精英化培养,但现在由于我国的硕士生培养规模已经很大,很难再用精英化的培养方式来培养硕士生。而且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博士生教育阶段。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认为今后硕士生的培养目标除了少部分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作准备外,大量的应该是面向社会实际应用部门,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职业型人才。这样,我们就不能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待我国当今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就可以引入内部质量和外部质量的概念。所谓外部质量,就是指研究生对外部环境适应的程度,或者说其毕业后对工作岗位适应的程度,这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体的适应性,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另一方面是结构适应性,也就是研究生的整体培养质量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
所谓内部质量,主要是指研究生的学术和学业成就,这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创新性、规范性和伦理性,其中最核心的是创新性。而创新性的核心是原创性,只有取得了原创性的成果,才可以引起技术的变革。所谓规范性,是指学术论文和科学研究是否符合论文或科学研究的规范,方法是否科学,其中论文的规范性可以由同行资深编辑或优秀编辑软件等来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可以由同行专家评价。对于学术的伦理性,则应有专门的委员会进行审查,重点强调是否遵循了科学伦理,有无抄袭、杜撰、编造数据、伪造证据等行为。
同时,我们还应该明白,“质量”既是一个比较的概念,也是一个政策的概念。所谓比较的概念,就是说把我们今天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前些年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相比,把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其他国家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相比,其质量到底如何?所谓政策的概念,就是说对研究生教育强调的是什么、引导的是什么、针对的是什么,如强调把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成为科学发展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领军人物,这样我们就清楚了研究生教育政策目标,只有搞清楚了这些,才能决定我们选择什么政策或策略,来强化、改进、提高研究生教育某方面的质量。
这样我们就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定义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概念;从比较和政策两个维度建立了质量的评价基准视角;从培养目标出发确立了内部适应性和外部适应性的质量评价基准。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分析
根据以上的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理解及评价视角和评价基准的确定,我们主要就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学风状况、内部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等几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现状。
1.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
生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本次调查表明:虽然大部分的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对我国目前研究生的生源质量给予了肯定,但这种肯定是低水平的肯定。因为有1/3的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认为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一般”,有1/4的导师和1/3强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认为博士生生源质量“一般”。
从历史变化来看,导师们认为和前些年比较现在研究生的生源质量“明显提高”和“略有提高”的比例合计为40%,选择“基本持平”的为33%,选择“略有下降”和“明显下降”的为27%。可见,导师们对近些年来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变化持积极肯定态度的只有40%,有60%的导师认为生源质量没有提高甚至下降了。据北京大学课题组2004年的调查,过去5年即2000—2004年,博士生生源质量的总体变化趋势并没有多大的提高,根据对博士生导师的问卷显示:只有28.2%的导师认为过去5年博士生生源质量有所提高,而30.9%的人认为持平,更有40.9%的人认为有所下降。[3] 虽然这一结果与本次调查结果相比更为悲观,但所说明的问题是一致的。特别是关于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的趋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2.研究生的学风现状评价
研究生的学风,是研究生学习风貌和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踏实的学风,会造就勤奋、刻苦,崇尚科学和人文精神的人才;浮躁的学风,则会导致整个人才培养质量的低劣。因此,学风的好坏直接传递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信息,反映着研究生们的精神风貌。
根据研究生管理人员对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风评价,无论博士生还是硕士生的总体表现都是不错的。如他们对博士生学风的评价中,选择“优”和“良”的比例分别达到了35%和48%,合计达到83%;对硕士生学风的评价中,选择“优”和“良”的比例也分别达到了24%和53%,总计为77%。导师们对硕士生的学风评价中,选择“优”和“良”的比例分别为18%和53%,合计达到71%;对博士生学风的评价中,选择“优”和“良”的比例分别为30%和51%,合计达到81%。这一评价和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的评价是基本一致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基本的判断:我国研究生的学风总体是优良的,也存在一些非主流的问题。
3.研究生的内部适应性
研究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如果知识结构不合理也就难以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其研究潜力也很难发挥。本次调查表明:我国博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基本令人满意,但硕士生的知识结构有待大幅度提升。导师们对博士生的知识结构评价选择“优”和“良”的比例分别为18%和59%,合计达77%;认为硕士生的知识结构“优”和“良”的比例分别为11%和49%,合计为60%。可见导师们对博士生的知识结构是基本满意的,而对硕士生的知识结构虽然整体来看持正面态度的多,但也有40%的导师认为目前硕士生的知识结构“一般”甚至“差”。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评价。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研究生作为一个国家创新队伍的生力军,创新能力的高低应该是决定其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关键因素。本次调查显示: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总体而言对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评价一般,只有9%和38%的导师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为“优”和“良”,合计仅为47%,而评价为“一般”和“差”的比例高达53%。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选择“一般”和“差”的比例也分别达到42%和5%,总计47%。也就是说有一半多的导师和近一半的研究生管理人员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甚至较差。对博士生的评价也不是很乐观,有30%的导师和31%的研究生管理人员认为博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甚至是“差”。即使研究生的自我评价也比较低:硕士生、博士生选择“一般”和“差”的比例合计分别为51%和34%。而用人单位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就更值得我们的关注,他们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一般”与“差”的比例达到了68%,这就是说绝大多数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基本是否定的。中国工程院徐匡迪院士认为,有很多研究生做自己导师给的题目很在行,但一旦离开了导师就什么也做不出来了,即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学会创新。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学位论文对于研究生而言是其最重要的学习和研究成果,其质量的高低是检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的一个基本判据和标准。本次调查表明:我国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总体而言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和前些年比并没有显著提高,而且不同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其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差异显著。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导师和研究生管理人员中认为“优”和“良”的比例合计分别为71%和82%。这说明绝大多数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是满意的。对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导师和研究生管理人员中认为“优”和“良”的比例合计均为84%。这一结果表明,我们的导师和研究生管理人员对目前我国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是相当满意的。值得关注的是,有59%的导师认为与5年前相比,我们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基本持平,只有18%的导师认为“越来越好”,有12%的导师认为“越来越差”,有11%的导师认为难以判断。这至少告诉我们:5年来,我们的学位论文质量没有显著提高。
另外,我国不同高校的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差别是很大的。1999-2006年的8年间,我国进行了8次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评选,总共评出了786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这些优秀博士论文即使和国际顶尖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比较,其水平也是不错的。但这样的论文数量太少,整体上我们的博士论文质量还难以和国际先进水平比较,而且绝大多数博士培养学校还没有产生过高水平的博士论文。我国目前已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349个,其中获得过1篇以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单位仅有124个。也就是说,有约2/3的博士生培养单位没有获得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即使获得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124个单位中,仅获得过1—4篇的高校达77所,60%(376篇)优秀论文集中在16所高校。也就是说,在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292所高校中,5.5%的高校产生了60%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
4.研究生的外部适应性
研究生的合作精神与组织协调能力评价。本次调查表明:我国研究生在职场环境中,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表现一般,组织协调能力表现较差。用人单位对毕业研究生的合作精神选择“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为7%和34%,合计只有41%,而选择“一般”的比例则高达47%,还有12%选择“不满意”。这说明我们的毕业研究生在团队精神方面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与合作精神密切相关的就是研究生的组织协调能力,用人单位的评价选择“很满意”的为零。选择“比较满意”的也只有34%,而选择“一般”的高达57%,还有9%的选择“不满意”。这说明我们的毕业研究生在职场上的组织协调能力比团队合作精神表现得更不如人意。
研究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评价。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强弱是一个毕业生获得用人单位肯定与否的基本因素。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研究生的团队精神的反映相比,对毕业研究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评价要稍微高一些,但也非常一般。选择“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为5%和54%,合计为59%;而选择“一般”和“不太满意”的分别为34%和7%,合计41%。这说明我们的毕业研究生在事业心和责任感方面的表现也差强人意。
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总体质量评价。综合素质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道德水准及其能力的综合体现。本次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我国毕业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基本是满意的,对研究生知识方面的素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对近年毕业研究生总体质量与5年前毕业研究生总体质量相比,50%的用人单位认为是下降的。用人单位在对毕业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选择“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为5%和66%,这说明大部分用人单位对毕业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是比较满意的。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研究生的基础知识评价来看,表现出了较高的认可度。如在对研究生基础知识的总体评价中,选择“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分别达到了20%和60%,合计达到了80%。尤其对毕业研究生运用英语和计算机的能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从研究生培养的总体质量上来看,用人单位对近期毕业的研究生与5年前毕业的研究生在质量上进行比较时,选择“明显提高”的仅为2%,选择略有提高的占24%,选择“基本持平”的占17%,“略有降低”和“明显降低”的占50%,还有7%的人没有表态。这说明近5年来,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总体而言没有明显的进步,甚至有下降的趋势。
研究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评价。长期以来,社会上流传着大学生(包括研究生)“高分低能”的说法,也就说我们的学生会考试,但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比较差,或者说我们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本次调查表明:我们的毕业研究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基本上遭到了用人单位的否定,用人单位在对毕业研究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评价中,选择“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为5%和38%,两者合计只有43%,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我们毕业的研究生实际动手能力是“一般”和“差”的。对他们独立工作能力的评价也令人不安,选择“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也分别只有10%和34%,合计也仅为44%。这和对毕业研究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评价完全一致,表明我们的毕业研究生在职场上表现出来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基本没有得到大多数用人单位的肯定。换句话说,我们的毕业研究生中,“高分低能”的现象是严重的。
三、结论与建议
基于以上的调查和分析,我们的基本结论是: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在规模快速膨胀而培养条件并没有太大改善的环境下,总体质量保持了稳定。但与5年前比,无论是生源质量还是研究生的论文质量都基本没有大的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学风表现良好,获得了大部分导师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学位论文质量总体而言具有较高的水准,尤其是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可以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媲美;但这样的论文太少且分布不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创能力差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致命弱点,而且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也还有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研究生的外部适应性整体表现较差,如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基本上遭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否定。即使毕业研究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表现也一般,有41%的用人单位对此评价较低。
当然,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的原因,如招收制度、培养制度、评价制度、培养目标等都还有待完善;也有客观条件的制约,如我们的图书资料陈旧、网络设施不全、教学试验设备落后、研究经费紧缺等等,在现代科学越来越成为资金密集型劳动的背景下,以我们现有的教学、研究经费是难以支撑如此庞大规模的研究生教育的。当然,还有导师素质的原因,如导师的学历普遍偏低,学源结构不合理等;也有研究生自身的原因,如入学动机问题、创造欲望和动力不足的问题等。因此,我国政府和研究生培养单位有必要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稳定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