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地理课堂电化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模式论文,课堂论文,地理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本文提出了建立中学地理课堂电化教学模式的两个基本依据,并结合一批课例,详细介绍了四种教学模式。
什么是教学模式?一般认为教学模式是指教学过程诸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教学模式是对教学过程的抽象和概括,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普遍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有一定结构的,某种结构的定型就成为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研究教学模式既有利于课堂结构的改革,也有利于先进教学经验的推广。
通过课堂电化教学设计,建立学科电化教学的若干模式,同时将各种模式简炼而具体地表述出来,可以清晰地看出教学设计的总体结构,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
一、建立教学模式的基本依据
由于教学模式反映的是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程序,因此教学模式必须体现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模式应该符合地理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
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即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活动过程。根据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可以提出该过程的一般模式:
(1)意向阶段。即激发动机,引起兴趣,集中注意,培养情感,准备意志。
(2)感知阶段。即充分感知新的事物,形成地理表象,并将新的感性认识与原有知识相联系。
(3)理解阶段。即充分运用原有的知识结构来理解新的知识,展开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通过想象、联想、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方法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短时记忆新知识。
(4)巩固阶段。即通过技能训练和及时练习进一步熟悉新知识,巩固理解和记忆,实现新知识的长时间储存。
(5)应用阶段。即应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解决一定的新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
(6)创造阶段。即综合知识和智能,发展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些阶段是相互交叉的,有些过程是可以到某一阶段暂时终止的。如达到识记层次和达到理解层次的认知过程就不是相同的。
在建立教学模式时既要注意完整地反映地理教学过程的一般模式,又要体现学习过程的差异,尤其是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必须有充分的意向和感知
例如:高中地理《水循环》一节,如果照搬教材,势必要先出现水循环的概念并解释其定义。对于空间尺度很大的水循环过程,学生并无感性认识,很难理解这一概念。有的教师并不急于解释这个概念,而是先放映“水循环过程”的录像,利用媒体的优势使学生形象感知这一过程并产生了兴趣和动机。这样使教学过程的起始即为意向和感知阶段,保证认知过程的完整。
第二,必须经过理解再转入记忆
例如:初中地理《影响气候的因素》一节,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学生也是可以记住的。但未经理解,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遇到困难。有的教师运用投影片和挂图分析典型地点的气候特征,导出各个影响因素,再综合说明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各个因素的作用,记忆也比较牢固。
2.教学模式应该体现多媒体组合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组合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适当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同时结合常规教学媒体,组成教学信息传输和反馈调节的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教学过程,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
课堂电化教学设计应该优先考虑电教媒体的应用,但不排斥常规教学媒体。在地理教学中,挂图、板图、模型等媒体仍然有着重要作用。多媒体组合教学往往使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学习和认知过程的规律。
例如:有的教师在讲述“地质构造”一部分内容时,运用了四种媒体:用投影片分步演示褶皱和断层的形成,用录像演示褶皱和断层形成的全过程,用模型立体显示这两种构造,用板画解释“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各种媒体轮换出现于意向、感知、理解和记忆阶段,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中学地理课堂电化教学的若干模式
1.以地理事物特征和分布规律为基本内容的教学模式
这一类课的基本任务是:感知特征,形成表象,正确想象,解释成因,明确概念,掌握规律,经过比较和归纳找出影响分布的因素,应用概念和分布规律解释地理现象。
例如:高中地理《大气的降水》一节,需要使学生掌握降水的概念和理解降水的条件,进而从成因上对降水类型进行划分,应用降水的形成条件来解释各类降水的形成,经过读图比较,划分全球四个降水地带。为此,有的教师设计并实施了以下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气温变化对水汽凝结的作用?运用录像来形象演示水汽的饱和与凝结。学生思考,教师总结。
(2)提出问题:凝结核的作用?师生讨论,得出结论,进而概括降水的概念和形成条件。
(3)提出问题:降水有几种类型,各类降水的成因有何不同?运用录像和板图分析并得出结论。
(4)提出问题:降水的全球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运用投影分析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形势,理解原因,得出结论。
例如:高中地理《地质构造》一部分,需要使学生理解水平运动、升降运动、褶皱和断层四个概念,了解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的原因、地质构造的成因及其对地形的影响,解释地形倒置现象。为此,有的教师设计并实施了以下教学过程:
(1)运用投影和挂图演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的原因及形成的地形。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共同总结,得出结论,形成概念。
(2)运用投影、录像、模型和板画显示褶皱和断层的成因、形态及形成的地形。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共同总结,得出结论,形成概念。
(3)运用板画和模型演示地形倒置。引导学生正确应用概念,解释原因,进行判断。
综上所述,对于此类知识应该采用以下教学模式:
教师提出问题,运用电教媒体和其它媒体演示特征,引导学生感知——教师提出问题,运用电教媒体和其它媒体演示成因,帮助学生理解,形成概念——教师提出问题,运用电教媒体和其它媒体演示分布状况,帮助学生理解,总结规律——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应用所学概念解答问题。
2.以地理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为基本内容的教学模式
这一类课的基本任务是:观象运动变化的全过程,感知有关的地理现象,正确想象运动状况,分析运动变化过程的因素和环节,找出运动的规律,总结归纳有关的原理或假说,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高中地理《水循环和水量平衡》一节。需要使学生了解水循环的全过程及各个环节,理解海陆间循环的成因及其对陆地水体分布的影响,经过分析和归纳,掌握主要水体的分布规律和水平衡原理,用有关的规律和原理评价某些人类活动。为此,有的教师设计并实施了以下教学过程:
(1)运用录像演示水循环过程,使学生正确观察,完整感知。
(2)运用投影分析水循环的原因和主要环节,找出水体分布规律,形成水循环的概念。
(3)运用投影归纳水平衡原理,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得出水循环与水平衡的关系,推出水平衡方程式。
(4)运用投影显示人类对水的利用和开发,应用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进行解释和评价。
例如:初中地理《新加坡》一节,需要使学生了解新加坡地理条件的优势和不利方面,理解新加坡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了工业发展方向,分析并掌握新加坡工业化进程的条件和步骤,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为此,有的教师设计并实施了以下教学过程:
(1)运用录像和投影,帮助学生分析、思考并找出新加坡地理条件的优势和不利方面。
(2)运用录像和投影,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并归纳出凭借优越的位置发展转口贸易、航运业、旅游业和金融业,进而发展出口加工工业的工业化进程。
(3)阅读补充材料,经过讨论,总结新加坡工业化的原因和条件。
(4)运用投影和幻灯,组织学生讨论并找出新加坡工业化的成功经验。
综上所述,对于此类知识应该采用以下教学模式:
运用电教媒体演示地理事物运动变化的全过程,使学生正确感知并想象——运用多种媒体分析运动变化的环节和步骤以及引起的现象,找出运动的原因——运用多种媒体,总结并归纳运动规律——运用规律来分析说明具体问题。
或采用以下模式:
运用多种媒体分析影响运动变化的基本条件——运用多种媒体演示运动变化过程,划分阶段,找出原因——运用多种媒体总结并归纳运动规律——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3.以地理理论为基本内容的教学模式
这一类课的基本任务是:提供一定的地理事实,经过充分的思维,形成对某些地理事物本质的认识,运用知识、技能和能力,建立新旧知识的合理联系,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掌握一些科学方法、原则和认识方法。
例如:初中地理《土地资源》一节,需要使学生归纳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形成基本概念,了解土地资源对人类的重要作用,根据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认识土地资源的紧缺,进而认识人类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方面的主要问题,从而理解人类既要开发土地资源又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为此,有的教师设计并实施了以下教学过程:
(1)运用投影解释土地资源的含义和类别,得出土地资源的概念。
(2)运用多种媒体和统计数据说明土地资源的重要作用,经过讨论,明确土地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种要素的综合。
(3)运用多种媒体,从全球土地资源分布状况入手,结合其它事实,说明土地资源紧缺的现实。
(4 )运用录像说明人类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时存在的种种问题,揭示人类与土地之间既要开发利用又要保护的辩证关系,明确一定的观点。
(5)总结土地资源的含义和分类,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及数量,明确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懂得如何正确认识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
例如:高中地理《农业概述》一节,需要使学生理解农业的内涵,认识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从事实出发并运用区域地理知识,说明农业生产的条件,形成农业生产特点与布局条件的联系,大体掌握农业布局的原则和评价布局特点的方法。为此,有的教师设计并实施了以下教学过程:
(1)列举事实,归纳大农业的概念,明确农业的重要性。
(2)举出具体事实,运用已有知识解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总结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
(3)根据农业的内涵和发展条件,导出农业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两大基本特点。
(4)说明各种条件与农业特点的联系,形成总体知识结构,总结出认识农业布局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原则。
综上所述,对于此类知识应该采用以下教学模式:
对事实和现象加以抽象和概括,揭示本质特征,得出正确概念——运用概念,结合典型事例,说明对研究对象有重大影响的因素——依据事实,充分推理论证,建立相关概念和因素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提炼出基本观点或法则。
4.以区域地理知识为基本内容的教学模式
这一类课的基本内容是:正确观察并想象区域的空间位置和景观特征,准确记忆有关的地理事实和地理名称,分析组成区域环境的基本要素,综合它们的相关关系,形成区域总体特征,与其它区域进行比较,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对区域特征进行简单评价。
例如:初中地理《东南亚》“位置、范围和地形”部分,需要使学生记住东南亚的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理解该区位置的重要性,想象该地区的地形特征并解释成因,认识东南亚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及与我国的密切关系。为此,有的教师设计并实施了以下教学过程:
(1)运用投影引导学生观察并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位置,分析位置的重要性,认识该地区与我国的密切关系。
(2)运用多种媒体提供记忆线索,结合位置特点,帮助学生准确记忆有关地名。
(3)运用投影和录像,使学生感知并想象东南亚地形特征,简要解释其成因。
(4)比较东亚和东南亚两个地区,分析东南亚位置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学习东南亚的经济发展做好准备。
例如:初中地理《科特迪瓦》一节,需要使学生了解科特迪瓦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单一产品经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非洲的贫困问题,必须摆脱国际资本的控制,重视粮食生产和基础工业的发展。为此,有的教师设计并实施了以下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认识科特迪瓦的位置特点及自然特征。
(2)根据国家别称的变化,分析自然环境的变迁及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3)从可可生产带来的财富和价格的变化造成的困难,看单一经济的局限性。
(4)依据自然特征和人民生活所需,找出科特迪瓦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
综上所述,对于此类知识应该采用以下教学模式:
运用地理图像显示区域位置特点和景观特征,形成正确的表象——分析区域特征的成因,找出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按照一定线索记忆有关地名——比较和综合区域特征,并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