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德育教育,优化音乐教学论文_彭玲

渗透德育教育,优化音乐教学论文_彭玲

广西南宁市横县横州镇柳明小学 530300

众所周知音乐是个比较特殊的学科,其特点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从而达到陶冶学生的情操的目的,正是因为这个独有的特点,成就了音乐教学的特殊性,这既不是空洞呆板的政治说教,也不是生吞活剥式的强硬灌输,巧就巧在音乐教学是将独有的思想教育性和音乐所呈现出来的美感融会贯通在一起,从而去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纵观古今中外,音乐作品比比皆是、星罗棋布,这正是我们从事教育的肥沃土壤。

一、借助音乐阵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音乐作品十分多,怎样才能在众多作品中科学选择优化教育也是比较关键的问题之一,乐海之中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怎样做才算符合国情和学生学情,这就要仔细应对审时度势,要十分关注作品的思想性,还要保证作品的艺术性,除此之外,教材的挖掘也是需要考虑的,作品的内涵何在,要能够充分揭示作品的内容,还要兼顾作品的艺术形象。比如学习《苏武牧羊》这一课,这是一首与历史相关的优秀的爱国主义歌曲,多少年来一直经久不衰,在人们之间深受喜爱,传唱不休,具体谈到该歌曲的背景,源于民国初年,因为当时我国正好沦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很多丧权辱国的外交事件的频发下,很多爱国人士义愤填膺,他们有着强烈的富国强兵的高亢呼声,希望能够抵御外寇,苏武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虽然流亡北胡,但是气节从来不动摇,这样一来,大节定不亏的艺术形象便被人们准确地反映了出来。该歌曲由五声间阶构成,中国民族特色极为浓厚,既古朴又苍劲,又通俗感人,而且深沉悲壮,庄重、坚定、平稳的节奏,金鼎二号麦,加上歌曲的平稳的调式以及交错多变的形式,不难看出这是一首塑造学生爱国主义的优秀载体,宽厚舒展的歌声,悲壮激昂的情绪在本歌曲中得到了浓重的抒发,从而让一个坚贞不屈的苏武形象深入人心,极具艺术感染力。

当然能有此积极教育功能的优秀教材还有很多,像革命歌曲、历史歌曲,还有一些供学生演奏者欣赏用的器乐曲等,只要我们抓住了歌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不难体会歌曲的来龙去脉,爱国主义情操就会得以陶冶,爱党爱国的教育目的也会顺势达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在音乐艺术美中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音乐是进行美育的一个主阵地,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好音乐课,通过解剖一些音乐艺术形象,从而顺利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那么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实施有效的音乐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音乐能力,做到音乐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相配合相渗透。必须承认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美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首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又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品行修养,对于正确的审美观的养成也能起到独特的作用,所以音乐教师就要牢牢抓住一系列音乐要素,诸如节奏、音色、作品的旋律和拍子曲式等,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身临其境,诱导他们进入歌曲所倡导的意境,进而让美好的情感得以抒发,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理解美中学会表现美和欣赏美,最终让学生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得以潜移默化。比如在学唱熟悉的国歌时,歌词意义这肯定要让学生作一个通透的理解,此外对于本歌曲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也要作足够的介绍,做到这些还不行,歌曲中不乏号角式的呼喊,还有排比的前进,既有急切呐喊还有三连音的强调与重点突出,这让歌曲得到了准确的淋漓尽致的呈现,还能激发每一个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树立学生的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方面也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在演唱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就会融入严肃和自豪的真挚情感,情景交融中让学生的灵魂得以升华。《放学歌》是一首以教师护送学生放学离校为题,尽情抒发了学生对教师热爱之情的歌曲,在教唱时,应注意到三拍子的叙事性及抒情性,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感情,动情地歌唱。“教师辛苦了,教师再见了……”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教师满腔的爱。在生动的感情体验过程中,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三、在音乐教学中寓德育于教学的全过程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设计各个环节,从而确保德育能够很好地得以渗透,当然在教学时要尽量避免那些形式生硬的说教,相反要抓住有利时机见缝插针,通过有目的地优选素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依此对学生讲文明讲礼貌等诸多习惯加以训练。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音乐教育的性质不同政治报告、哲学演讲,它的教育形式是具体的、直接的,并能达到灵魂的陶醉,精神的愉悦,美感的享受。

因此,要寓德育教育于音乐艺术的美感之中,用音乐的“灵魂”“流动的诗”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培养起最浓厚的爱国主义热情,使他们无论遇到如何恶劣的环境,也不动遥。

新课程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它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上,强调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是:诚信、团结、合作、能力。那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赋予了我们历史的重任,我们就要对学生抱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做好教育工作。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把他们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论文作者:彭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  ;  ;  ;  ;  ;  ;  ;  

渗透德育教育,优化音乐教学论文_彭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