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红色边疆农场中学教师 姚桂玲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精神危机却日益凸显,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的优越感也越来越强,随之而来的是自私,任性,怕吃苦,依赖性强使孩子丧失了生存的能力,在幼小的心灵中除了物质外一片空白,他们的情感缺失该怎样恶补呢?这引起我的深思!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基于党中央提出的新要求及新课标的变化,我意识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既符合语文课改的基本理念,又为语文学科教学渗入了新的血液,课堂让学生把握知识并非是语文的终极目标,重要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备课时,应根据不同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思考,努力发现课文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考虑在教学设计中如何渗透,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产生某种程度的心灵效应。怎样才能有机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我认为应该根据不同的课文,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渗透。
一、以生动形象、情感丰富的教学语言入境渗透
语言具有情感性。我在导入新课时充分运用语言的这个特征,精心设计、构思教学语言,尽快调动学生进入作品情境。如在教授《与朱元思书》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用投影展示一幅优美的富春江山水画,配以《高山流水》的音乐,然后娓娓朗读“有一条美丽的富春江,那奇山异水,令多少仁人志士驻足忘怀、感悟自然的魅力,抒发人生的感慨......”不知不觉中,学生穿过时间的隧道,缓步走进作品,既易于理会课文的意境,又自然地获得了领悟事理的审美愉悦,收到了“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把情感教育融于自主探究之中
课堂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上课时,教师应努力处理好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培养情感教育的关系,不能一堂课全部学习语文知识,也不能一堂课全部大谈特谈情感教育。那么,怎样处理好这两方面的教学呢?以《黄河颂》这篇课文为例,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自主探究的问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①本课的题目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是题眼?从这个字可以读出一种什么情感?②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心目中的黄河象征着什么?具有什么精神?③现在是和平年代了,我们还需要这种精神吗?
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后,教师再加以点拨:①“颂”字是关键,歌颂黄河就是在歌颂中华民族,从这个字可以读出一种爱国情感。②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③现在虽然是和平年代,但我们面对的压力和困难并不少,我们要继续发扬“黄河精神”,使我们的国家强大。
三、巧设练习,贯穿情感教育
我们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文本内容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及体验,进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思维的积极性往往是在一个人的情感策动下进行的。因此在教学中设置情感练习,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在情感的策动下去完成,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老王》这篇课文为例,我在分析完人物品质后播放我们生活中“老王”的图片和影视资料,引导学生探讨“应如何对待自己周围的“老王”?从许多人对不幸者(弱者)的冷漠,你认为现代人缺失的是什么?”;帮助学生树立对不幸者的同情和关爱的信念,引导学生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社会。
这样的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陶冶了情操,收到了“一石三鸟”之效。
不仅在演和说的练习中进行情感教育,而且在“写”的练习中也可以进行情感教育。写,主要是作文和日记,用书面化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中学生处于人生的花季,他们以激情荡漾的心灵感受生活,但由于中学生阅历较浅,他们敏感的心灵,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浅显感受,易于片面,缺乏较深层次的思考。而写作,使他们不得不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使他们看问题的角度更近全面。这种积极的感情内省,可以使主体的情感逐渐强化,使学生更能深地体验人生的滋味,有利于创造明朗的心境,使之逐渐树立起坚定的人生观。所以我提倡鼓励学生写日记,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还让他们写读书心得,并要求学生说真话,说内心想说的话,使感情的内省得以正常的实现。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教师为再现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形象而溢于讲台的感情、激情。情感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激情如澎湃的江河,滔滔不绝,教师就是要用情感点燃孩子的激情,让他们“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让他们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让他们激扬文字,实现中国梦,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语文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让我们的孩子满怀爱国之情 ,为祖国的腾飞助力起航!
论文作者:姚桂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情感论文; 自己的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的是论文; 课文论文; 黄河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