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活动课的设计_升学考试论文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设计_升学考试论文

低年级语文活动课的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活动课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国家教委对中小学课程(计划)的调整,我校从1991年秋开始在市区教研室的具体指导下,开展“低年级语言活动课”课题的研究和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在语文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中,抓了以下三点:

一、围绕目标,编好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达到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既包含了语文课外活动课,但不等同于语文课外活动,又有别于语文新授课和复习课(练习课);它有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侧重于实现“发展”方面的目标,是以活动、实践、操作为主要形式的一种课程,是学科课程的延伸和补充,也是使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结合语文基础知识及能力训练的重点,围绕目的性、自主性、实践性和主导性制定了低年级语文活动课教学计划,在编写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以下的特点:1、实:围绕大纲教学要求,以培养学生语文素质、能力为宗旨。2、新: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有别于复习课(练习课),要使学科知识得到应用、延伸和扩展,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3、活:形式多样、生活活泼,以“动”为主。4、趣:教学内容要有趣味性、寓教于乐。

比如,我们在教完汉语拼音之后,设计了《汉语拼音游戏课》,采用做手型猜字母、“开火车”读字母、看图听音找朋友、听故事说笑话、拼读音节说句子等形式。由于增强了趣味性,给学生一种新鲜的感觉,学生在游戏和竞赛活动中熟记了字母、熟练了拼读音节、学习了普通话,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拼读能力。

二、精心设计,形式多变,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激发兴趣是调动儿童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如教法灵活运用,引人入胜,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我们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力求做到形式多变,变中求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节儿童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组织好课堂教学,使学生处在兴奋和抑制的不断变换之中,课堂教学动静结合,既有节奏又有乐趣,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提高了学习效率,活跃了身心。

比如,我们在《识字竞赛课》中,常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读一读,想一想

在学过的生字中有许多是音近字,如“师、石、十、是、狮、室”等,竞赛时,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朵花,在花的中心写上音节“shi”,让学生仔细想一想:音节是“shi”的字有哪些?请儿童在各花瓣里填上学过的字。填好字后,分组“开火车”读一读音节给每一个字组词,然后再让小朋友评议哪组的花开得最美(组的词又多又快、音又读得准)。这样,学生能正确区别音近字,提高了学生组词的能力。

2、猜一猜,写一写

对一些字如“工—土—士—干”这一类笔划相同的形近字,学生在书写时容易把“工”写成“土”,把“士”写成“土”。教师先让学生猜谜语:“二字中间加一竖,不能猜做‘土’这是什么字?”(干)“二字中间加一竖,它是农民的好兄弟,这是什么字?”(工)等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字形比较,让学生把猜中的字写在田字格里,看谁写得正确。通过比较,学生掌握这些形近字的笔划、书写位置,把字写正确。

3、玩一玩,比一比

在学过的生字中,有许多笔形相似的字,如“左、右、友、有、在、布”“清、请、睛、蜻、猜”等,采用“送信”的游戏可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收到好的效果。活动时,请一个同学当邮递员把“信”(生字卡)送下去;另一同学当小老师读生字,让手拿到“信”的同学逐个将“信”送回来,领着大家把卡片上的字读一遍,然后贴在黑板上。回信送完后再来比较这些字的异同点,最后通过口头组词说话,使学生正确区分形近字。

4、练一练,说一说

比如,给“口”字添上二笔,你知道有哪些字?让学生开动脑筋,在练习本上写出来,看谁写得又多又对,最后由教师归纳,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组成词语,改变过去那种乏味的认读和机械重复的抄写,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培养儿童思维的敏捷性。

5、找一找,做一做

教师把一些容易混淆的形近字拆开它们的部件,把独体字贴在黑板上,如“包、主、青、也、中、火”等,然后把“亻、彳、木、禾、饣、足、氵、讠”等偏旁分给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老师读字音,让手拿着偏旁的学生到黑板了找“朋友”组成合体字写出来,并组成词语。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做一个练习:把同偏旁的字都写出来。学生在游戏、练习中,不仅认清了字形及各偏旁的名称,也复习巩固了生字的字形。

又如,我们在组织学生春游和课外“找春天”的活动后,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春天来了》观察说话课,我们采用了以下的步骤和形式进行说话训练:

①猜字谜说春天。教师先用“三人同一日”这个谜语让学生猜一猜是个什么字,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春天有什么特征。

②看图找春天。教师让学生从“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的图画中找出是“春天”的图画,并说一说画中的春景。

③贴图说春天。教师把大画纸贴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把“柳树、桃花、小草、燕子……”等春景教具贴在画纸上,并用“春天来了”为开头,把各景物说一说。

④画景物说春天。通过让学生回忆想象春天的特征性事物在画纸上画出来,使画面的景物更丰富更美丽,然后再用一句话把新画的景物说一说。

⑤看图说话接力赛。大画纸上的春景画好以后,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自选画中的一个景物进行说话,但内容不许重复。

⑥听录音,欣赏课文写春天的好词好句。

⑦组词说春天。教师让学生用“春”组成词语,并说一句完整的话。

课堂上,我们把“观察——想象——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形式多样的训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许多学生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图画画上小河和小鸭子,说:“春天来了,小鸭子在河面上快活地游来游去。”有的给画画上小朋友扛着锄头,说:“春天来了,小朋友忙着去种树。”还有的给图画加上了小雨点和几朵花,他们说:“春天来了,小雨轻轻地下,地里的种子发芽了。”“春天来了,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美丽极了!”学生发展了语言,提高了说话能力,为写完整的句子打下了基础。

三、加强指导,启发自主,发挥个性特长

教与学是辩证的统一,教学方法得当与否,会直接影响活动课教学效果的好坏,我们除了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设计和能够启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案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导”字上下功夫,启发自主,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十分注意学生中的差异性,采取激励评价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每节课后通过小组的评议,老师对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小红花的奖励,鼓励他们继续进取。实践证明:正面的积极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在活动课中,教师让学生自选角色参与活动和进行课本剧或节目的演出,给学生有自我表演的机会。一些平时少举手发言或很普通的孩子在节目的表演中充分显露了他们的才能,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

加强课内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如指导学生当好游戏或节目的主持人、竞赛活动的组织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发挥小主人翁的精神。为了纠正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我们设计了《写字活动课》。课前老师指导学生从自己或同学的作业中找出错别字记下来,然后在课堂上请同学当“小医生”为错字进行“治病”,再分小组互相改错;课后教师指导学生把同学们常出现的错字别字汇编成小报,以各种形式出版《学习园地》。同学们各显才能,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促进个性特长的发挥。

标签:;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设计_升学考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